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7,(7)
<正>《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了集聚开发、分类保护、综合整治"三位一体"总体格局,对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保障体系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描绘出安全、和谐、开放、协调、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的美丽国土空间蓝图。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7,(3)
<正>国务院近日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国首个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规划,对涉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整治的各类活动具有指导和管控作用。值得关注的是,《纲要》还对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有效管控新城新区和开发区无序扩张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林家彬表示,国土规划是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6)
<正>《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由国务院印发实施,不仅标志着自2009年开始的《纲要》编制工作圆满收官,也标志着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纲要》确立了建设"安全、和谐、开放、协调、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的目标,以《纲要》的出台为标志,我国国土规划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我国空间规划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近日,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庄少勤对《纲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籍踪杰 《地球》2011,(8):57-58
2010年9月2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通过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方案》,正式启动了全国国土规划前期研究和纲要编制工作。按照计划,2010至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重大专题研究,形成《纲要》基本思路。2011年底,完成《纲要》(送审稿)并报国务院审批。2012年,《纲要》将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5.
赵小双 《地球》2019,(6):40-45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5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7,(2)
<正>为严格保护耕地红线,科学实施国土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按照《土地调查条例》有关规定,国土资源部于2014年部署开展了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2016年12月28日,国土资源部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国土资源部地籍管司(不动产登记局)副司长(副局长)冯文利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李宪文介绍了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7.
刘丹 《地球》2011,(8):52-53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谋划了未来国家和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了主体功能定位,明确了开发方向,也将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2)
<正>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深入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各项海洋发展战略规划相继出台。近日,国家海洋局与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兴海长效机制。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55%,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  相似文献   

9.
籍踪杰 《地球》2011,(8):34-37
中国最早形态的国土规划从“一五”期间开始。据中科院地理所提供给《地球》记者的材料显示,“一五”期间,在联合选厂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从原苏联引进了“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规划是空间规划系列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7,(9)
<正>8月15日,国土部召开全国油气资源勘查开采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开采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已初步形成石油储量基本稳定、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速推进、页岩气和煤层气迈入产业化商业化生产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新格局。2012年~2016年,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取得了一批重大突破和发现,为新格局的稳定和持续奠定了基础。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方盆地外复杂构造区拓展9套新层系,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地球》2016,(3)
正全国海洋气象十年发展蓝图划定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2025年)》,确定了未来十年全国海洋气象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和主要任务。《规划》明确,到2025年,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齐全的海洋气象业务体系,实现近海公共服务全覆盖、远海监测预警全天候、远洋气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地球》2018,(1)
正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发布国土部近日发布《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面积为13462.40万公顷(20.19亿亩),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与2014年末的9.96等相比,全国耕地质量状况总体稳定。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面积比例分别为2.90%、26.59%、52.72%、17.79%。  相似文献   

13.
姬玮 《地球》2011,(8):59-61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后,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国土资源部作为副组长单位,要落实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同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按照这一规划对产业化、四大开发区的部署,落实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部署,并从土地、海洋、矿产、资源等方面,配合这一规划进行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7)
<正>由环保部、农业部、交通运输部共同编写的《2016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近日由环保部统一发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2016年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状况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近日介绍了公报的具体情况。他表示,"十二五"以来,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呈改善趋势。其中,优良海水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劣四类海水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欢迎订阅     
《地球》2012,(10):112
权威前瞻敏锐《地球》杂志创刊于1981年7月,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主办。《地球》是国土资源行业一本集前瞻性、权威性与科普性为一体的综合类期刊,是向社会公众普及和传播地球科学知识、深度报道国土资源(土地、矿业、新能源)开发、宣传生态保护、推介地学旅游的重要窗口,在社会上和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为弘扬国土文化、提高公众环保生态意识、普及地学知识、发展地学旅游事业等发挥着积极而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珠江流域氮、磷营养盐入河量估算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鹏  林永红  杨顺顺  栾胜基 《湖泊科学》2017,29(6):1359-1371
针对日益严重的流域营养盐污染问题,以珠江流域为例,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多主体农户和农村环境管理模型耦合构建反映农户生产决策实际污染过程的流域氮、磷营养盐排放仿真系统,模拟2000—2030年不同污染源的营养盐产生、排放和进入河流的污染过程,分析其污染特征、影响因素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基准情境下,珠江流域总氮(TN)入河量从2000年的5.79×10~5t增加到2030年9.45×10~5t,在2027年达到峰值(9.53×10~5t);总磷(TP)入河量逐年递增,年均增长率为2.0%,从2000年的7.9×10~4t增加到2030年1.4×10~5t.在TN入河量中,种植业贡献最多,其次是城镇污水、养殖业和农村污水,2000—2030年期间年均贡献率相应为43.5%、32.5%、19.2%和4.9%.在TP入河量中,2000—2030年种植业、养殖业、城镇污水和农村污水的年均贡献比例分别为35.6%、28.8%、21.5%和14.1%;2000—2010年,养殖业为第一污染源,其次是种植业、城镇污水和农村污水;2011年种植业的贡献比例(31.6%)开始超过养殖业(30.8%)成为首要污染.研究显示,流域营养盐排放仿真系统可为营养盐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滨海湿地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滨海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陆海统筹,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不久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震》2014,(2):F0003-F0003
<正>《华南地震》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地震学、地震预报、地震观测技术、地震地质、地震工程、诱发地震、防震减灾对策等方面的论文、综述、评论、科研简报和问题讨论等,为地震科研、观测、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以及建工、水工、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和政府部门有关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园地,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I)来稿应包括标题、作者、作者单位、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3~8个)、引言(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英  相似文献   

19.
《华南地震》2014,(4):F0003-F0003
<正>《华南地震》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地震学、地震预报、地震观测技术、地震地质、地震工程、诱发地震、防震减灾对策等方面的论文、综述、评论、科研简报和问题讨论等,为地震科研、观测、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以及建工、水工、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和政府部门有关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园地,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来稿应包括标题、作者、作者单位、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3~8个)、引言(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英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7,(4)
<正>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近日在京开幕,会上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年度报告(2016)》《关于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情况的报告》《支撑服务能源资源重大突破地质调查报告》。会议总结了2016年地质调查工作,部署2017年工作任务。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对会议的召开作出批示。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出席会议并讲话。部老领导寿嘉华、孟宪来,国务院参事张洪涛,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彭齐鸣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