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建民  刘金林 《河南测绘》2007,(2):13-13,18
一、概述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测量用户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 (1)空间卫星群: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并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各平面之间交角为60°,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55°,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可以接收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卫星观测方位对遥感成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松  冯钟葵  石丹 《遥感学报》2007,11(4):433-438
光学卫星成像主要是通过传感器接收地表对太阳入射光线的反射、地表辐射和大气散射等能量,形成影像数据。卫星侧视成像时,太阳与卫星之间的位置关系随日期、地理位置和地方时变化,当条件适当时,两者处于对称关系,从地面上看类似镜面反射状态。此时,由于地表的非朗伯性,就使卫星接收的反射能量偏高,造成接收得到的图像亮度高于正常水平,甚至过饱和而不可用。本文以SPOT卫星为例,从卫星的观测方位和太阳的照射方位入手,讨论卫星观测方位对遥感成像质量的影响。经分析,每年5—9月期间,在北纬32°—45°地区,当SPOT卫星以较大的侧视角向左侧成像时,卫星观测方向和太阳入射方向在成像区投影共线并且太阳的高度角与卫星的高度角近似相等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影响卫星成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空军、总参等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快速获取了北川、汶川等极重灾区的航空遥感资料。本文介绍了以航空遥感资料为主,结合北京1号小卫星、CBERS-02B等卫星数据快速调查地震堰塞湖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浙江测绘》1998,(1):42-43
一、征文内容; ·测绘仪器的发展动态、综述;·测绘仪器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光电测绘仪器国产化中的技术问题及对策;·工业测量系统;·测绘仪器的检验、鉴定、使用及维护;·计量测试技术及仪器;·测绘仪器的市场预测、生产管理及应用;·有关仪器仪表领域的其它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背景:2007年6月19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张宏仁、秘书长彼得·鲍布罗斯基、司库安东尼奥·布兰巴蒂,副主席埃尔得瑞奇·摩尔斯。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副部长李元陪同会见。温家宝总理就地质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发展,加强中国和各国地质学家的友好合作发表了重要谈话。现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遥感》2007,(1):40-40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业卫星遥感公司——美国地球之眼公司(GeoEye),将于2007年春发射一颗迄今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对地成像卫星——“地球之眼1”(GeoEye-1,地球之眼公司的前身轨道成像公司的“轨道观测5”(OrbView-5)卫星)。该卫星不仅能以0.41m全色分辨率和1.65m多谱段分辨率搜集图像,而且还能以3m的定位精度精确确定目标的位置。因此,该卫星一经完全投入使用,将成为当今世界上能力最强、分辨率和精度最高的商业成像卫星。[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针对编队飞行中星间相对定位的任务需求,分析了卫星导航系统对编队卫星的动态观测几何问题,引入了相对定位精度衰减因子(RDOP)描述,并讨论了其性质。在对编队中单颗低轨卫星进行导航卫星GDOP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编队宽度下编队集合的共视卫星和共视时段,仿真了一定场景下的编队卫星RDOP,并比较了与PDOP的大小关系。接收机的截止高度角对于导航卫星GDOP影响较大;编队宽度会影响到共视卫星的选择;而与采用单个GPS系统相比,采用GPS-Galileo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对编队卫星进行相对定位,RDOP数值明显减小,从而有利于高精度的星间位置确定。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通讯》2007,(22):10-10
为做好今年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近日下发了《关于开展2007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司发通[2007]70号),现予转发,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叶绿素荧光的GOSAT卫星遥感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杰  刘良云 《遥感学报》2013,17(6):1518-1532
由于大气吸收和散射等大气辐射传输影响,叶绿素荧光卫星遥感反演存在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利用日本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的TANSO-FTS超光谱数据,选取770 nm附近受大气影响较弱的KI夫琅和费暗线,借助KPNO2010高分辨率太阳辐照度光谱,设计了加权最小二乘拟合的叶绿素荧光卫星反演算法,利用矩阵的谱条件数确定了算法中KI吸收线所采用的权重系数,获得了中国区域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的叶绿素荧光数据。并利用TANSO-CAI云标识数据剔除了受云影响的反演结果,并按照2°×2°格网逐月计算了荧光强度均值。将反演叶绿素荧光强度结果与同期MODIS的增强性植被指数EVI、光合有效辐射比例FPAR、总初级生产力GPP产品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荧光强度高值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中南等植被覆盖度高、生长旺盛的地区,荧光强度季节性变化规律与EVI、FPAR、GPP等相似,但季节变化比上述各参数变化提前且更敏感,可以反映其他参数所不具备的独特信息。  相似文献   

10.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时间同步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测距的基础是测时,而定轨和定位的前提是各观测量的时间同步,因此,时间同步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设的关键。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时间同步技术包括卫星与地面(星-地)和地面站间(地-地)的时间同步,主要时间同步方法有用于星-地时间同步的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法(TWSTFT)、倒定位法等,以及用于地-地时间同步的TWSTFT、卫星共视法、搬运钟法等。本文重点介绍TWSTFT和卫星共视法进行时间同步的基本原理、精度分析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钟差预报。  相似文献   

11.
用SLR资料精密确定GPS35卫星轨道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GPS35卫星是全球定位系统卫星星座中的一颗卫星,它的对地一侧安装了激光后向反射器,可实施激光测距观测。用全球SLR资料精密确定了GPS35卫星1995年10月22日——26日和1999年8月1日——6日共2个5天的轨道,求得观测值与计算值的RMS小于3cm。  相似文献   

12.
在BSS上采用变换光束法,测制1:500地形图,能否保证成图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是有不同看法的。通过杭州测区(1987·9-1989·10)40平方公里的作业实践,我们认为是可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13.
闫娜 《测绘通报》2007,(3):1-71
近日,徕卡测量系统宣布将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以“徕卡·新篇”为主题的系列市场活动。本次活动将于3月20日在杭州、南昌和太原率先开幕,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徕卡·新篇”将携春风贯穿全国30余个主要城市,为全国广大用户带来2007年度徕卡测量系统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4.
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组织的“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活动於2008年10月20日结束。此次评比活动共评出精品科技期刊76种,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测绘》2008,(2):88-88
在过去的20多年,大容量、多用途、长寿命、高效率的大型卫星一直是卫星技术发展的主流。然而,大型卫星的成本高、周期长、技术复杂、风险大,从技术、财力、物力等各方面极大地限制了中小国家开发卫星技术。小卫星的出现,使卫星的研制生产由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家(或公司)走向中小国家和科研机构。据报道,未来5-10年我国将发射50颗小卫星。2015年前国外有200—300颗小卫星需要发射,国内外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卫星共视法时问比对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两个共视观测站选择共视跟踪时间和跟踪卫星,并在选好的时问内进行跟踪观测,从而测得本地钟与卫星钟之间的时差,经过一系列改正后就得到本地钟与系统时间的钟差。最后,两站间求差就能获得站问高精度的相对钟差,从而实现两站间的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17.
对ETALON卫星的精密定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ETALON卫星是1989年发射的激光卫星,具有正球形、高质面比和轨道近圆等特点。其轨道倾角65°,半长径为2.5万km。其轨道不仅稳定,而且优化了覆盖欧亚大陆及太平洋地区的几何特性,适合于测定地球自转参数,更适合于全球测地和地壳运动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对E-TALON卫星精密定轨的要求,如摄动模型的选取,数值积分中积分步长的选取等,利用1994年10月ETALON-2的资料,对ETALON-2卫星进行了精密定轨,一个月(31d)弧长的定轨精度优于10cm,10天弧长定轨精度优于5cm。  相似文献   

18.
多源卫星遥感影像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帅  徐青  刘军  李建胜 《测绘学报》2009,38(2):0-174
根据遥感卫星传感器对地扫描成像过程中CCD线阵列侧视角匀速变化的机理,从理论上改进基于仿射变换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严格几何处理模型!推导地物与影像间的正反算公式.经对一spot-5(异轨立体像对的试验表明,利用改进的几何模型和视CCD线阵列侧视角为常数的仿射变换模型对立体影像进行几何处理!前者较后者的像点,坐标精度有一定的改善!物点的高程精度有所提高,平面精度两者基本一致#这说明成像过程中CCD线阵列侧视角的变化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严格几何处理模型中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杨元喜  任夏  王建荣 《测绘学报》2022,51(6):854-861
航天对地观测已经成为全球对地观测的主要手段。本文简单梳理了国际上现有大地测量类对地观测卫星的概况,侧重分析了我国地形测量类对地观测卫星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未来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展趋势,载荷集成型综合测绘卫星发展的可能性及其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总体认为集成型测绘卫星尽管单星观测效率高,但是整体观测效益不高;分析了微小卫星密集组网型对地观测的可能性及其相应的关键技术,包括载荷模块化设计、卫星小型化设计、卫星最佳组网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卫星在轨弹性调配技术和星上数据快速处理技术等;对未来智能卫星对地观测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技术,包括星上观测智能识别技术、星间智能传输与星地智能传输技术、星上和地面智能数据处理技术等。此外,卫星的智能避障、运载火箭落点的智能跟踪和智能控制也是航天对地观测需要考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杜兰  周佩元  方善传  刘泽军  郭睿 《测绘学报》2016,45(11):1270-1277
基于日地关系建立地影模型,利用数值法可以高精度计算单个卫星的地影参数,但是难以快速而全面地分析某一类卫星的地影参数变化和分布规律。本文从日、地和卫星三者的几何关系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视场的卫星地影直接建模方法。首先,分别利用轨道半长轴和太阳的周年视运动确定卫星地影的大小和位置变化;其次,基于球面几何分析法推导了卫星地影参数的计算公式以及扁率摄动等对长期预报的影响改正公式。对北斗混合星座中3类卫星的地影参数分析试验表明,卫星地影模型和地影参数解析法能够快速获得中高轨近圆轨道类型的星蚀规律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