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比例尺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的尺度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中的尺度划分都以经验值为主,缺乏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本文通过对中小比例尺基础电子地图显示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础电子地图载负量的计算方法,采用数据拟合,分析了基础电子地图载负量与显示比例尺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研究的显示范围,进而通过特征点确定了中小比例尺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的尺度划分,并进行了误差分析,拟合效果良好。该结论已在陆地国界地理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2.
电子地图载负量是影响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清晰性、平滑性和层次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多尺度显示模型建立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电子地图载负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电子地图与纸质地图载负量变化规律的差异性;采用基于RGB值的方法获取了大量的电子地图载负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双峰型电子地图载负量变化规律,并对双峰型电子地图载负量变化曲线形态、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基于双峰型电子地图载负量变化规律,建立了较为科学实用的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3.
江南  张昊  曹亚妮  颜玉龙 《测绘工程》2013,(6):39-42,46
电子地图以灵活多变的显示形式,可以在不同比例尺下显示与地理环境有关的各种信息,且在一定限度内可进行无级显示.然而,在电子地图缩放过程中如果不对屏幕载负量加以控制,往往容易造成各要素互相挤压,但如果只是对屏幕载负量简单限制又满足不了用户多尺度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地图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及可控性,文中提出基于RGB特征提取电子地图载负量的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地图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位置信息的重要工具。由于手机地图具有屏幕小,快速移动和近距离阅读等特点,所以手机地图内容各要素的分层显示特征更为明显,这要求手机地图显示尺度的划分更加精细。而现有基础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无法完全适用于手机地图多尺度显示。为此,针对不同要素视觉感受的差异性,利用眼动实验定量确定了手机地图各要素载负量的权重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要素载负量对显示尺度划分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主成分迭代分析建立手机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的方法。并与现有基于地图面积载负量建立的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为今后手机地图多尺度显示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导航电子地图的多尺度显示目的就是在导航终端有限的屏幕容量下.形成适宜载负量的地图。本文在对导航电子地图载负量指标进行研究的同时,将导航电子地图用于显示的道路形状数据、背景数据、地名数据,按照每一类要素的几何大小或重要程度再分为若干级别,利用分级显示技术,计算出导航电子地图各级显示尺度下的合理载负量,使导航电子地图在多尺度表达时显示要素载负量合理、分布均匀,尺度切换时鼐示要素过渡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6.
通过具体实验获取大量数据,并对比分析多个地图网站的多尺度模型,从不同网站的尺度级别设置、重点表达区域、载负量变化规律、同一区域在不同网站表达的详略程度等方面入手,探索网络电子地图载负量随尺度缩放的变化规律,并提出适宜人眼视觉感受的多尺度模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导航电子地图的自适应多尺度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导航电子地图的自适应多尺度表达的概念、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实现方法.该方法根据道路网的密度、显示的范围自动调节显示屏幕上不同区域内的地图比例尺,实现同一屏幕上地图数据的多尺度显示.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实现视相关的导航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即显示的比例尺随地物到观察位置的距离增大而变小,而且在一些约束规则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兴趣点(POI)的合理取舍.  相似文献   

8.
蒋雪 《东北测绘》2014,(2):43-45
分析了现有网络地图多尺度表达设计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方法,并根据电子地图屏幕显示与阅读的特点,结合地图符号学理论,从地图视觉感受和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地图载负量设计、地图分级显示设计和符号尺寸设计,并以重庆市地图的多尺度表达设计为例,对提出的设计方法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从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LOD的选取模型。在选取模型中将显示比例尺和地图比例尺的比值作为LOD算子,总结了LOD算子设置的3个层次,以及分类、分级、要素和空间几何特征等LOD算子的设置规则。  相似文献   

10.
从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LOD的选取模型。在选取模型中将显示比例尺和地图比例尺的比值作为LOD算子,总结了LOD算子设置的3个层次,以及分类、分级、要素和空间几何特征等LOD算子的设置规则。  相似文献   

11.
杨永崇  辛修建 《测绘科学》2016,41(7):211-214
针对数字城管基础数据库多尺度表达的需求和缩放可视化中出现的问题,在研究二维电子地图的多尺度表达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分级显示的数字城管数据库多尺度表达技术。它将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有规则的分级,使其在不同的比例尺下显示出来。该文以宝鸡市为例进行了数字城管基础数据库多尺度表达的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分级显示的数字城管基础数据库多尺度表达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地图载负量的计算是制图综合的量化指标之一,通常采用色差识别方法获得。本文以地图学理论为支撑,提出了点、线、面要素及要素注记载负量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电子地图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图特征,并给出了模型应用的流程。通过试验比对,模型计算方法能实时准确地计算电子地图载负量。  相似文献   

13.
多尺度地图数据在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中的组织和显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引入LOD思想,详细论述了在同一比例尺数字地图不同详细程度的分层显示和不同比例尺数字地图嵌套显示中,多尺度地图数据的组织和显示方式。通过运用多比例尺数据切换显示,间接地实现了电子地图的无级缩放。  相似文献   

14.
电子地图载负量是衡量电子地图在满足清晰易读条件下所能表达地物要素多少的重要量化指标。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影响电子地图载负量的图面负载度、图面压盖度和色彩对比度,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感受的电子地图载负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从矢量数据出发,在精确计算图面负载度的基础上,首次以图面压盖度和色彩对比度作为权值参与计算,得到电子地图载负量。最后,基于地理信息平台TerraGIS对该方法进行了嵌入试验,获得不同图面负载度、图面压盖度和色彩对比度的实验地图载负量计算结果并将其与传统方法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又基于眼动仪的视觉感知试验,对不同实验地图下的用户平均眼动时间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并结合热点图结果,分析了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载负量结果的合理性,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多尺度地图数据在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中的组织和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华新  李霖翟亮 《四川测绘》2005,28(3):106-108,113
本文引入LOD思想,详细论述了在同一比例尺数字地图不同详细程度的分层显示和不同比例尺数字地图嵌套显示中,多尺度地图数据的组织和显示方式.通过运用多比例尺数据切换显示,间接地实现了电子地图的无级缩放.  相似文献   

16.
从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两个角度指出了导航电子地图多比例尺可视化的必要性,并对其理论基础、实现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导航电子地图多比例尺可视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解决AR Maps表达中普遍存在的视觉过载问题的方法,基于实景视觉信息量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交通应用场景的AR Maps载负量计算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AR Maps多尺度显示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了AR Maps多尺度显示模型;根据此模型进行了AR Maps POI标签的显示控制方法的研究;实现了AR Maps原型系统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交通应用场景下,AR Maps载负量计算方法和多尺度显示模型可以有效解决AR Maps中存在的视觉过载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能够为AR Maps表达的研究提供科学性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密度区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际应用出发,将地理区域划分为最密区、密集区、中密区和稀疏区4种类型,针对不同区域建立了适合其显示的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研究了基于RGB灰度值的地理区域类型自动判别方法,在定性分析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基础地理要素显示分级体系。以我国中原某地区的电子地图为例进行了多尺度显示实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基础电子地图符号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影响电子地图符号设计的因素,运用视觉感受论和符号论等提出基础电子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探讨了基础电子地图符号类型和视觉变量的设计方法。并在MGISⅡ系统中进行了实验和应用,制作出了基于不同显示模式的大中比例尺和中小比例尺两套符号体系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理信息多层次、多尺度快速显示需求,依托地理信息多尺度处理数据成果,设计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库模型及高效的多尺度地理信息访问引擎,提出双向两级预加载缓存技术,并研究要素按等级、重要性、地理分布特征等分类显示技术,实现在多尺度变换过程中按照合理的载负量自动进行必要要素显示,保证地图要素在显示过程中的完整性、连续性和流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