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还没有实现机掘的地质勘探队,往往用6"炭索钢钎人工手锤凿岩,在缺乏胶质硝化甘油炸药的情况下,许多地质队,尤其是小型的地质普查队,往往不得不使用粉状硝铵炸药或黑硝等来开挖井巷爆破矿石。这就首先要解决粉状硝铵炸药的改装和加工问 相似文献
3.
粉状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不同天气下的原位及室内试验方法,对广东云浮地区粉状煤系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测试,系统研究了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重点论述了粉状煤系土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下抗剪强度和现场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粉状煤系土的多项强度指标,建立了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经验性公式。研究结果为合理评价粉状煤系土的特性、路基处理和边坡处治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3年秋,耀县桃曲坡水利指挥部在耀县城北门外塔坡一带建楼挖基过程中,发现5处灰坑,每个灰坑内都存在有大批青瓷残片和烧窑用的匣钵,经专家鉴定,为宋代青瓷。与此同时,还在发掘出的一个陶瓷中见有少量灰白色粉状物,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现该灰白色粉状物保存在耀县药王山博物馆。陶瓷中的灰白色粉状物究竟是何物,众说纷纭。不少人认为是瓷用“釉粉”。为究其实,在对古耀州窑历代瓷器微构研究过程中,对该粉状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验室分析和测定对比研究,进一步确定了灰白色粉状物的性质及其用途。 相似文献
5.
6.
7.
乙二醛交联氧化淀粉粘合剂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玉米淀粉用高猛酸钾氧化制得氧化淀粉,用乙二醛进行交联制得粘合剂。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交联氧化淀粉粘合剂的耐水性和干燥速度比普通氧化淀粉粘合剂好。 相似文献
8.
一、矿床地质概况矿床产于上泥盆统中。该岩系下部为天子岭组灰岩、泥质灰岩,常夹有碳泥质薄层,为主要含矿层;上部为帽子峰组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和碳质页岩,其中矿化较微弱。矿区外围数公里有燕山期花岗岩,一般认为矿床的形成与该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矿区断裂构造极发育,北北东向断裂往往是大致平行地相间分布,并且把矿区分割成同方向的长条状断块。矿化主要集中在F_4逆断层的两 相似文献
9.
10.
天然粉状叶蜡石,自然粒度细腻,作为玻璃钢产品的无机填料,其性能与国外进口高岭土近似,可以替代国外进口高岭土,为玻璃钢产品选择使用无机填料方面提供了新的原料。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了片状触媒合成体系和粉状触媒合成体系,在金刚石合成过程中,合成腔体内压力、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结合金刚石合成特征区分布图,分析辽些压力、温度变化对合成金刚石品质的影响,由此,指出粉状触媒是合成金刚石用触媒材料的较佳形态。 相似文献
12.
以武深高速广东段沿线的粉状煤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扫描电镜技术(ESEM)获得了不同含水率直剪试验后粉状煤系土剪切面的微观结构SEM图像;结合MATLAB及Image Pro Plus(IPP)软件,对剪切面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煤系土的分形模型,求出了二维空间内煤系土孔隙轮廓分维数、孔隙数量~孔径分布分维数.结果表明:煤系土微观结构多为片状颗粒集合体,接触关系主要为面-面接触和面-边接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剪切面粗糙度先增加后减小,力学强度参数先增大后减小,转折点在最优含水率附近(10%~15%之间);煤系土微观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可用孔隙等效面积-等效周长分形模型、孔隙数量~孔径分布分形模型描述,其分维数介于1~2.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以来,亚利桑那州地质调查局就收到许多州周边大范围多个分散地点出现新裂缝的有关报告。此前90年代中期,报告的大部分裂缝均是人们所熟悉的类型,即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引发的地裂缝。然而,这些新裂缝大部分被证明具有不同的诱因——富含粘土的土壤或沉积物的干燥或被烘干。通过绘制这些被报道裂缝的地图及观察其航空照片,结果显示,这些“巨型干裂缝(GDC)”要比预先想象的普遍的多,并且比由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裂缝广泛的多。通过绘制亚利桑那州这些巨型干裂缝的地图,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证明了勘测的结果。这篇文章概述了那篇报道。 相似文献
14.
在金刚石钻进中,经常遇到严重漏失地层,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先堵漏或在钻杆上涂抹润滑脂。针对这些方法费工费时及不安全等问题,我们采取不堵漏,向钻孔内倒入少量脂肪酸作润滑油的方法,在钻杆与孔壁界面形成一种有一定强度的边界膜,达到润滑减阻的目的。机械行业把边界膜分为两类:一类是适用一般温度、速度、载荷的物理或化学吸附膜;另一类是适用重载、高温、高速的反应膜。在金刚石钻进中钻杆与孔壁的摩擦接触属于轻载、中速、低温,只要求在两者表面形成物理吸附膜,就可达到钻杆的减阻目的。形成这种吸附膜的原料主要是脂肪酸。由于脂肪酸是极性分子,能在钻杆与孔壁表面定向排列,靠分子间 相似文献
15.
16.
17.
张芒 《福建地质科技情报》1990,(1):32-37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资料讨论了叶蜡石的干磨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发现,在干磨过程的初始阶段,叶蜡石层片产生剥离、滑移及褶皱,以及粒度的减小结果导致比表面积大大的增大,最大达到-60m^2·g^-1。干磨30-32分钟时,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干磨时间越长,结构无序度越大,扫描电构还子显微镜及比表面积数据表明可能会出现聚集作用。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某些残余的有序结保存在退化的结构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北京古北口蟠龙山段明长城城墙砖缝间粘合剂样品的碘-淀粉实验和淀粉粒分析,发现长城粘合剂样品中残留有植物淀粉粒,碘-淀粉实验显红棕色,表明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具糯性; 镜下检测到的淀粉粒具十字消光特征,粒径大于10μm,具有粟类淀粉粒的一些形态特征。进一步通过对现代小米的糊化过程实验和淀粉粒形态变化对比分析,表明长城粘合剂样品中观察到的淀粉粒与现代小米加热后糊化-半糊化的淀粉粒相似。本研究发现了长城粘合剂中粘性植物添加料的直接证据,与史料记载的一些古建筑所使用的\"糯米灰浆\"有相似之处,但添加植物显然不是糯米。本研究丰富了对古代粘性植物材料的认识,为了解我国明代长城的建筑工艺及文物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