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ECMWF数值产品在热带气旋(TC)路径预报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应用到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海平面气压场(MSLP)、850 hPa涡度场和风场,对2004—2008年西北太平洋(WNP)和南海(SCS)所有编号热带气旋(TC)进行路径预报。结果表明:基于850 hPa涡度场的TC预报效果好于气压场预报,而综合考虑850 hPa涡度场、风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的预报效果最好,且有效预报次数更多。与中央气象台(CMO)主观定位及预报对比发现:ECMWF客观预报的0 h的TC平均路径误差为79.9 km,24 h平均客观预报误差大于中央气象台的主观误差,而48~96 h则小于中央气象台的主观误差;误差年际变化分析表明:主观预报水平进步缓慢,而客观预报水平进步明显。ECMWF客观预报效果优于中央气象台效果差的主观预报。  相似文献   

2.
杨国杰  沙天阳  程正泉 《气象》2018,44(2):277-283
本文从四个方面检验分析了ECMWF 2009—201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集合平均预报性能。结果表明:集合预报对路径的预测能力逐年提高,对强度预报整体偏弱。随着热带气旋强度增强,集合预报对移速和移向的预测能力提高,而移向预报偏左、移速预报偏慢、强度预测偏弱的现象较明显。将影响热带气旋的引导气流分为偏强、中等、偏弱三类,引导气流偏弱时热带气旋移动偏慢,因此移向预报的不确定性大;而引导气流偏强时热带气旋移向明确,只是移速预报不稳定。进入南海的三类路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对西行、西北行两类的移速、移向预报效果较好,而西行后北折的预报较差,在热带气旋北折前,移向预报发散度很大,向北转折后移向趋于稳定,移速预报的误差相对较大。这几种情形的检验结果,在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的业务应用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3.
插值方法在提高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时效分辨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次样条捕值和线性插值方法,对热带气旋(TC)路径预报进行时间插值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12h时效内3次样条时间插值相对于线性方法能明显减小插值误差,考虑起报时次前6~12h的TC实际位置能进一步减小插值误差,从数学方法中体现了TC移动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在TC路径预报集成中,特别是各成员起报时间不一致时,需要先进行...  相似文献   

4.
以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采用EEOFS展开选取“典型场”作为数值预报产品的信息,以统计释用方法研究建立的,可以应用于南海区的热旋路径业务预报方法。该方法于1994年台汛期参加由广东省气象主持的“关于热带气旋预报业务试验项目”,进行了9个台风的共14次预报试验,平均误差24h为187km,48h为252km。  相似文献   

5.
热带气旋路径的一种集成预报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天泉  费亮  薛宗元 《气象》1993,19(11):21-24
利用Tsui,T.L.提出的组合置信加权预报方法,对我国6种不同特性的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在3个区域分别进行组合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后预报性能优于参加组合的任何一种预报子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ECMWF新推出的0.125 °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出现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所有被编号的热带气旋按强度进行分类分析,通过与Bogus对比发现该资料模拟的热带气旋整体表现良好,无论是对强台风以上级别、台风还是强热带风暴级以下热带气旋的温度场、高度场、湿度场和风场的刻画均比较符合热带气旋的实际发展状态,且该再分析资料既可获得热带气旋的非对称、精细结构,并且分辨率又与模式相匹配,有利于在未来的预报和同化分析中起到积极作用,以便最终应用于热带气旋的数值预报领域,进而取代Bogus模型。   相似文献   

7.
热带气旋是沿海地区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研究近海热带气旋对深圳三个重点港湾码头站的定量阵风预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除了考虑热带气旋强度、热带气旋相对于气象台站的距离、方位角等热带气旋特性因素外,进一步详细分析了热带气旋尺寸对热带气旋引发重点区域的定点阵风预报影响。研究使用2014年以前的港湾码头站在热带气旋影响期间的小时极大风观测记录与各热带气旋特性因素建立预报模型,用2015—2018年的14个近海热带气旋对港湾码头站的小时极大风影响来检验预报模型的实用性。结果发现在进一步考虑了热带气旋尺寸因素对热带气旋引发定点大风影响后,预报模型可以精准地预报重点区域的最大阵风值,其预报结果可为行业气象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最新研制出来的DLH1热带旋路径预报方案,在1994年及1995年两个台风季里,共对24个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及台区进行了87次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案在应用了T42高度预报场后,比原的“两层订正引导”方案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9.
热带气旋路径的模糊概率预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南海及其附近区域热带气旋路径左、右折突变与持续稳定的类型预报判据,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路径变化类型模糊概率预报方法,此方法具有48小时的预报时效和预报路径突变或稳定的性能,还能给出预报轨迹的模糊概率,便于预报决策使用。业务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显示直观、客观定量、结论明确、效果良好。特别是当模糊概率大于70%时,方向误差和48小时平均距离误差都明显小于国内、凶各主要预报台相应时次综合预  相似文献   

10.
11.
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国民  张喜平  白莉娜  万日金 《气象》2019,45(4):577-586
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最佳路径数据集为依据,对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热带气旋定位精度及路径、强度和登陆点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评定结果表明:2017年定位总平均误差为26.7 km,比2016年略偏大。无论是主观预报还是客观预报方法,近两年在72 h以内的路径预报整体水平并没有超越2015年。2017年,中央气象台除了对台风纳沙在台湾宜兰的24 h登陆点预报较差外,其余台风的24 h登陆点预报误差基本在65 km以下。采用不同机构的最佳路径或实时定位定强数据作为参考会对精度评定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北半球夏季海平面气压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CEP/NCAR再分析资料集中1948—2005年北半球夏季海平面气压(sea level pressure,SLP)场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在东亚和北非大陆地区以及极地地区。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中后期夏季SLP场有两次跃变过程。对于北半球夏季SLP的这次年代际变化过程而言,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于北欧地区出现距平变化,然后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70年代早期贝加尔湖地区开始出现正距平信号,之后这种正距平信号开始往南移,70年代中期东亚大陆出现正距平中心。另外,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北大西洋SLP距平也开始了转变,之后分别向南、北移动,于70年代早期加强了北欧的正距平强度,同时非洲北部也开始了SLP距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2012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陈国民  余晖  曹庆 《气象》2013,39(10):1350-1358
本文对2012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定位、路径和强度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2012年定位总平均误差23.4 km,与往年相当。国内各综合方法的路径预报平均误差分别为94.3 km(24 h)、168.2 km(48 h)和284.2 km(72 h),中央气象台24 h路径预报准确率相对于2011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全球模式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96.8 km(24 h)、177.2 km(48 h)、283.6 km(72 h)、382.3 km(96 h)和583.6 km(120 h),其中部分数值模式预报水平接近主观方法的平均预报水平,但是最优的主观预报具有相对所有数值预报的正技巧,表现出较强的数值预报应用能力。通过对比国际先进数值预报模式的误差表明,国内区域模式的路径预报能力与国外先进模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4个台风业务中心强度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4.11~4.63 m·s-1(24 h)、6.10~6.90 m·s-1(48 h)和6.84~8.71 m·s-1(72 h)。部分客观强度预报方法表现出一定的系统性偏差。各方法对“海葵”在象山县鹤浦镇的24 h登陆点预报较为成功,而对“苏拉”在台湾花莲的24 h登陆点预报较为失败。  相似文献   

14.
2013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陈国民  曹庆 《气象》2014,40(12):1549-1557
本文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最佳路径集为依据,对2013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定位、路径和强度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并对部分全球和区域模式在路径和强度预报中存在的系统性偏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定位总平均误差为21.7 km,比往年略偏小。国内各省(自治区)主观预报方法路径预报平均误差为80.2 km(24 h)、143.3 km(48 h)和221.7 km(72 h),与2012年同比分别降低了13.9%、13.4%和20.9%,中央气象台24 h路径预报误差首次低于90 km。全球和区域模式的路径预报性能稳步提升,并表现出一定的系统性偏差。统计预报方法的强度预报整体性能仍然领先于数值模式,而在数值模式中,区域模式的强度预报性能则略优于全球模式。部分全球和区域模式在强度预报中也存在着系统性偏差。各主观方法对台风温比亚(1306)、台风尤特(1311)、台风潭美(1312)和台风菲特(1323)的24 h登陆点预报效果较好,而对台风西马仑(1308)的24 h登陆点预报不是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