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影响地下空间安全的典型灾害-地面塌陷为例,开展可能性风险评估研究,为降低地面塌陷灾害损失提供理论支撑。城市地面塌陷成因复杂,为了保证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全面,通过调研对塌陷引发因素进行了总结,从管道因素、病害体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建立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AHP-熵权法-灰色关联法组合评价,建立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郑州市典型地下空洞工程案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塌陷风险评价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证明了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同时为城市地面塌陷预防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地面塌陷进行成因机理分析及分类,是城市地面塌陷预防、探测、治理、研究的基础和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2014年到2015年国内有报道的城市地面塌陷案例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了我国城市地面塌陷特点及其诱发原因。并根据成因机理将非洞室诱发城市地面塌陷分为潜蚀型塌陷、冲爆型塌陷、真空吸蚀型塌陷、松散土体型塌陷4类。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技术的全国地面塌陷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运用GIS的缓冲区、叠加、空间分析等功能,从地貌类型、碳酸盐岩类型、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及土地利用因素方面,对以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为代表的中国地面塌陷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其中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主要是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而影响因素中的分类值则是地面塌陷点的分布概率.评估结果表明,地面塌陷极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贵州、云南,其次是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 相似文献
4.
?随着武汉市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岩溶地面塌陷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揭示其发育规律及进行危险性评价,充分收集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调查统计成果,结合基本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碳酸盐岩的发育情况、分带特征,得出岩溶地面塌陷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探明其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而建立武汉市三环区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量化理论得出研究区的危险性等级分区类型:高危险区、较高危险区、较低危险区、低危险区、非岩溶区。综合岩溶地面塌陷发育规律及危险性分区,分析得出各部分区域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工程建设和灾害治理。?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凤城市某矿业公司岩溶地面塌陷勘查工程为例,从矿区岩溶塌陷的地质背景入手,总结岩溶地面塌陷的致灾机理。通过地质调查、资料整理及钻探验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勘查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塌陷区具有分布空间形态复杂、不均一化的特点;该区岩溶塌陷形成条件是各种不良要素的共同作用;塌陷坑T1和塌陷坑T2形成原因主要为覆盖型岩溶区;塌陷坑T3和塌陷坑T4浅部10~25 m地层破碎,推测塌陷坑T3及塌陷坑T4为贯通塌陷坑。 相似文献
6.
平远县东石镇洋背村地处岩溶地质灾害易发区,在时隔不到3年的时间里,洋背村先后发生了两次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介绍了塌陷区和周边的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对塌陷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地道塌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地面塌陷灾害,它是先前开挖的人防工程年久失修之后塌陷至地表所致。为减小灾害损失,有效实施治理工程,需要开展详细的灾害勘查工作。本文以实际工作为例,在分析工作区内各类相关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查明地道塌陷灾害的分布现状,然后利用综合地球物理勘探、钻探,钎探和槽探等方法,综合研究分析,准确查明地道的埋藏情况和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西部岩溶山区地面塌陷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思秀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11(1):11-16
杭州市西部岩溶山区因开采地下水引发了近20起岩溶地面塌陷(变形)现象,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成为西湖风景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由于岩溶水水质优良,可达到Ⅰ级(饮用)水标准,其允许开采资源量512.7×104 m3/a,其中,环西湖山区开采量366.7×104 m3/a.为充分利用优质岩溶水的饮用水功能,既要保护地质环境、防止地面塌陷的发生,又要充分利用岩溶水资源,做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为此,提出合理开发岩溶水资源、防止地面塌陷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淄博市地面塌陷灾害日益严重,已严重危害工程建设以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造成淄博地区地面塌陷灾害的主控因素、机理展开研究,采用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力学等理论为指导,研究得出:采矿过程中高强度抽排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岩土体失去托浮力支撑,引起地面塌陷。研究结果对淄博地区地面塌陷的预防与治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面岩溶塌陷的高分辨地震勘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面岩溶塌陷是地质灾害主要灾种,由于其突发性,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威胁。浅层高分辨地震技术可以查明形成塌陷的基岩地质条件,特别是横波反射法可以查明覆盖层中地下水作用形成的潜蚀带或土洞等覆盖层地质条件。勘查洞穴是岩溶塌陷地震勘查方法面临的特殊问题,为了解土洞、溶洞形成的地震反射信号特征,专门进行二维固体超声波模型试验。唐山市岩溶塌陷勘查实例表明,高分辨地震技术可探明基岩埋深、断层、破碎带及覆盖层潜蚀扰动区,为防冶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1.
12.
北京市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地表变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地层条件的不同,对北京市轨道交通80个明挖顺作法基坑工程实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确定北京砂卵石和黏性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基坑工程周边地表最大变形的实测结果分布形态为正态分布或半整体分布,地表沉降变形值较大;最大地表沉降的平均值约为砂卵石地区0.11%H(H为开挖深度),黏性土地区0.20%H;地表变形与桩体向基坑内、外的水平位移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地表沉降随插入比的增大而减小,黏性土地区基坑支撑系统刚度对地表沉降有明显的影响;北京地区基坑工程周边主要影响区约为0.6H或0.7H范围以内。研究成果可对未来北京及其他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变形大小、安全性的预测和评估、指导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和对防止基坑事故的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坑工程是地下空间开发的技术支撑,随着人们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需要,基坑工程正面临新的挑战。回顾了北京地区浅层基坑的特点及设计思路;重点分析了目前城市超大深基坑的特点及挑战;结合北京市某超大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实践及其监测评价,总结了城市超大深基坑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概念;就北京地区城市基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地下水防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防治在深基坑工程中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是导致工程事故最直接的因素之一,针对当前地下水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了两个工程实例,①对南京人民商场改建一期工程基坑止水工程防渗结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②苏州商品交易市场塔楼基坑降水方案的成功之处进行了经验总结。最后,作者对深基坑降水工程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工程进行中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支援柬埔寨、几内亚桩基工程的施工实践,总结出在境外工程项目的管理中,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政局变化,加强卫生疾病的防治,进行必要的物质储备和规避风险等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对地勘单位拓展海外市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在工程实践基础上,对邯郸东部地基处理方法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施工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经济技术分析和环保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本区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原则。提出了当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或等于200kPa时,应采用CFG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当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200kPa时,东区应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干法)复合地基,西区应采用夯实水泥土桩法复合地基或水泥土搅拌桩(湿法)复合地基,北区和南区应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区杂填土地基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区存在许多杂填土回填地基,主要是人为挖沙等原因形成。该部分地基回填成分复杂,既有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又有几者的混合,而且此种地基成层薄厚不一、具有湿陷性和负摩阻力、均匀性差、承载力低、压缩性高、不确定性成分大且无规律性,所以此种地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确定经济、适合和可靠的优化处理方案,进行地基处理后才能作为建(构)筑物地基。结合西南四环珠江绿苑工程,论述北京市区杂填土地基处理组合型(综合)技术,并通过试验结果和沉降观测资料分析多种地基处理技术相互结合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效果,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对珠海机场场道地基处理方法作了总结,讨论了该工程在复杂地基条件下,高标准机场场道地基处理的设计思路和成功经验,以期为同类工作有借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泉州市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检测资料统计,总结了泉州市区桩基应用的类型与特点,并结合典型的实例说明桩基类型的选择应在安全的基础上,选择经济和合理的基础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