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了小型脉状金矿的地质及激发极化异常特征,通过已知脉状金矿体的实例,说明寻找隐伏金矿时,要注意研究低缓的,幅度较小但稳定连续的异常,这些激发极化异常有可能是小型脉状金矿体的反映。由于成矿条件的限制,在金属硫化物含量不同的情况下,矿体可以表现为低阻高极化体,也可能表现为高阻高极化体。电阻率法受地形影响大,不易分辨小型脉状体的异常,可以作为评价和解释的参考信息,而激发极化法受地形影响小,是寻找含硫化物的小型脉状金矿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脉冲瞬变电磁法(TEM)和激发极化法在贵州×××金矿勘探中的综合应用。介绍了TEM瞬变电磁法、激发极化法原理、工作仪器及工作中所采用参数及资料整理中所有分析解释软件,选择了黄泥堡金矿10线TEM剖面、激电剖面作为实例进行异常解释推断并结合电测深及钻孔资料对异常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兴安金石金矿外围 4号分散流异常区 ,通过地电化学提取金测量法 ,查明测区存在 5个走向规模小于 5 0 m的金异常区 ,W( Au) 最大值为 72 .4× 10 - 9,高出背景值十几倍 ,并藉综合土壤吸附汞测量 ,高精度磁测和激发极化法等多种物化探方法来确定这些异常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 ,提出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在金的地电提取高异常区、高汞量异常区、高磁性异常区、低视电阻率异常区和中等视极化率异常区的“三高一低一中”的找矿模式。确定测区的北北东角 (右下角 )一带具备有利的金矿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兴安金石金矿外围4号分散流异常区,通过地电化学提取金测量法,查明测区存在5个走向规模小于50m的金异常区,W(Au)最大值为72.4×10-9,高出背景值十几倍,并藉综合土壤吸附汞测量,高精度磁测和激发极化法等多种物化探方法来确定这些异常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提出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在金的地电提取高异常区、高汞量异常区、高磁性异常区、低视电阻率异常区和中等视极化率异常区的"三高一低一中"的找矿模式.确定测区的北北东角(右下角)一带具备有利的金矿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5.
激发极化法在金星金矿勘查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星金矿受北西西向金矿化破碎蚀变带控制,在该区采用中梯装置的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激电测深等方法,进行了金矿勘查,并取得了该区深部金矿不同空间的地质成矿信息。电法激电异常对深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通过钻探工程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低阻、高极化是该区深部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6.
引言世界级的科拉尔金矿田的金矿床,位于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班加罗尔东边80km处。该矿床产于科拉尔绿岩带中。该带是一条长80km、宽3—15km的太古宙上壳岩带,其大部分是由镁铁质火山岩组成。该矿床在古开矿地点上再次被发现后,这个地区自1880年以来是连续开采金矿的。从大约4800万吨矿石中回收金的总产量是790吨,被磨碎矿石的金平均回收品位为16.48克/吨。现在工厂原样品位大约是3.5克/吨,每年生产金大约1.2吨。  相似文献   

7.
坦桑尼亚姆瓦莫拉金矿综合找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坦桑尼亚Mwamola金矿位于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区域的太古宙卡哈马(Kahama)绿岩带,是典型的铁建造(BIF)型金矿,为一大型隐伏矿床,因此建立Mwamola金矿床综合找矿模式,对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要意义。太古宙卡哈马绿岩带是坦桑尼亚重要的成矿带,已发现金矿床和矿点多处,Mwamola金矿是代表性矿床之一,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地层和剪切带双重控制,矿化作用局限于条带状铁建造地层和岩性单元。地面高精度磁测高强度负异常能有效地识别控矿地层—条带状含铁建造带或矿化带,激发极化测深显示的"低阻高极化"异常可对条带状含铁建造和金矿体进行空间定位。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表明矿体上Au、As、Sb具强富集特性,且Au与As、Sb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建立了Mwamola金矿地质、物化探综合找矿模式,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为该绿岩带铁建造型金矿的勘查和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时彦芳  朱钊锐  李波 《地质与资源》2021,30(1):85-91,74
与地面激发极化法相比,井中激电测井方法测量电极更接近矿体,因而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勘探精度更高,在金属矿普查和勘探中应用广泛.通过该方法在山东省莱州市招贤地区金矿普查中的应用实例,研究讨论了其在金矿普查中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金矿、多金属矿富集岩段表现为低电阻率高极化率,异常特征明显.该方法可以判断矿体展布规律及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9.
引言在许多太古宙克拉通的绿岩带中都产有重要的金矿床。但在已知克拉通矿化带中,金矿化的特征和强度是很不同的。在绿岩带中至少发现两种特征的金矿床类型:(1)与条带状铁建造共生的层状含金硫化物矿脉;(2)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或与长英质火山岩共生的脉型含金石英脉矿床。  相似文献   

10.
邵帅 《地质与资源》2016,25(6):539-542
哈里恒金矿处于东准噶尔华力西褶皱带,属于额尔齐斯金矿带的东段,断裂构造发育,区内发现3个土壤组合异常.在Ⅱ号异常内发现金矿体,已基本查明该矿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Ⅲ号异常面积大,Au异常分带性强,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值高,与已知矿体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小石人金矿勘查中,视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高精度磁测法和伽马能谱法均为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以视电阻率信息为主要标志,可以建立高阻、高极化、低磁、低K、低总计数率的地球物理模型,且该模型在空间上与硅化蚀变带相对应。在植被覆盖的条件下,该模型在此类金矿勘查中起到先导作用,可用于推断硅化蚀变带的规模和指导勘探工程的布设。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拉拉铜矿落凼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大型露天铜多金属矿床。工区位于四川省拉拉铜矿落凼矿床北部。虽然前人在拉拉铜矿进行过激发极化法勘探工作,但是一直效果不佳。为了研究该方法在拉拉铜矿的有效性,在充分研究工作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基础上,采用大功率激发极化法中间梯度装置与激发极化法测深相组合的勘探方法模式进行勘探研究。通过分析激发极化法异常的平面分布特征与激发极化法测深异常特征,发现这些激电异常与已知地质成果基本吻合,证实了大功率激发极化法勘探在拉拉铜矿区是有效的。通过分析激发极化法异常特征,认为拉拉铜矿具有高极化-中低阻率的激发极化异常特征。此研究为激发极化法在拉拉铜矿地区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印度最大的金礦——科拉(Kolar)金礦,位于印度半島南端迈索尔(Mysore)邦內班加罗尔(Bangdiore)地方。其东方有浸入花崗岩体,礦床工業类型屬于高溫热液礦床,呈脉狀產在前寒武紀变質岩系中。印度半島是前寒武紀的古陸,迈索尔出露的岩系大都是达尔瓦尔(Dharwar)系(約和我國五台系相当),有角  相似文献   

14.
单娜琳 《地质与勘探》2003,39(Z1):40-42
文章结合微细粒金矿床的矿物组成及岩、矿石的电性参数分析了高龙金矿利用电法勘探圈定成矿靶区的可行性,根据已知矿体上的视电阻率、视极化率特征,总结出高龙金矿不同类型矿床的激发极化和电阻率异常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推断的异常基本得到证实.电法勘探的效果表明,在微细粒矿区采用物探方法圈定找矿靶区可以得到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龙王江锑金矿位于湘西雪峰山NE向弧形剪切构造带与湘中白马山--龙山EW向构造岩浆岩带的复合部位,为赋存于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的剪切带型锑金矿.在分析湘西龙王江锑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及外围280km2进行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所圈定的10余处具有一定规模的Au-Sb-As元素综合异常,除有与已知矿床(点)相吻合的异常外,还有多处具进一步找矿潜力的新异常.其中,南江坪综合异常经控制性钻探验证,见矿情况与化探推断意见完全一致,预测该异常金资源量达5t以上,表明矿区及外围类似的综合异常找矿前景良好.因此,该区及类似地区在化探工作中关注Au元素异常的同时,加强对Au-Sb-As综合异常的研究将有助于寻找金矿或锑金矿.  相似文献   

16.
激电中梯测量工作在多金属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东郓  王伟建 《贵州地质》2009,26(3):218-220
该项目在全面收集、分析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区域化探工作所圈定出的金异常和Cu、Pb、Zn多金属异常区,作为进一步找矿的靶区,根据金与硫化物关系极为密切的特点,采用了地球物理勘探电法中激发极化法,终于在测区发现了一条较为明显的近南北向激电异常带,反应了埋藏的极化体的存在,同时结合该区区域化探异常成果认为,该激电异常将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激发激化法物探测量工作方法的成功使用,为该区后续地质勘探工作进一步缩小了找矿靶区,预示了埋藏的金或多金属矿化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东平金矿位于辽西凌源-阜新金成矿带上,金矿(化)体主要赋存在硅化构造角砾岩、硅化流纹岩和硅化流纹质角砾熔岩中.矿石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其中自然金约占80%,银金矿约占20%.激电中梯及钻探结果显示矿体主要受北北西向构造控制,金矿(化)体主要位于高阻低极化率的F2构造蚀变带内.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综合异常22处,Ⅰ-4异常区经钻探验证发现多个隐伏金矿(化)体.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比邻区赵家沟金矿,初步推断其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同时认为区内北北西向构造蚀变带内具有的黄铁矿化、强硅化和碳酸盐化是主要的矿化蚀变信息,高阻低极化率及Au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带是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介绍了金家庄地区应用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寻找金矿的效果.矿床赋存在变质岩地层的硅化、钾化和黄铁矿化比较强烈的蚀变破碎带中.含矿岩石具高阻和高极化率,用上述方法圈定矿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杨进  刘兆平 《地学前缘》2008,15(4):217-221
为了说明天然场激发极化法的应用效果,选取了一多金属矿区为试验区。在该区同时进行了常规的中梯激发极化法和大地电磁测深法测量。资料分析对比研究表明,大地电磁的相对视频散率异常和中梯激发极化异常在异常的范围和幅度上都吻合得很好。研究结果说明,天然场激发极化法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金属矿勘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造山带是中国重要的金成矿带,已发现几十处大型、特大型金矿床。当庆沟脑位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南带印支褶皱带西段,积石山复背斜之当庆沟脑次级背斜核部,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具有良好成矿前景的新区。当庆沟脑与玛曲县大水大型金矿床位于同一层位和同一构造带中,但该区地质工作程度低。通过对当庆沟脑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4个组合异常,其中HS-1异常为Au、Bi、Cu、As、W组合异常,异常面积约11.5km2,5种元素异常套合较好。通过1∶10000土壤测量和探槽工程揭露对HS-1组合异常开展异常查证,发现一条长约1.5~2km、宽约0.6~0.7km的金、钨矿化带,带内圈定3条金矿(化)体,2条钨矿(化)体,显示了良好的金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