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清林  方明 《江苏地质》2009,33(1):40-42
针对矿山宕口边坡的现状,阐述了宕口边坡环境治理的步骤,宕口边坡的治理方法,介绍了原层基材喷附工程、植被工程,植被管理工程技术体系在矿山宕口边坡治理中的应用.对迅速建立符合绿化目标和自然植被演变规律、有效改善和恢复矿山宕口边坡的荒废生态系统,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植被建设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边坡工程的特征入手,系统介绍了该工程矿石管理的方法,实例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高海拔多年冻土区露天煤矿边坡形成后的水分变化规律,明晰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特征,依托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露天煤矿矿坑开挖过程,运用调查和监测的方法分析了采场边坡的水冰环境。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内分布着连续的厚度不等的多年冻土(岩)层,矿坑开挖切割不同岩性的冻结地层而形成多种类型的边坡,由于边坡地层岩性和结构的差异而使岩体含冰特征体现出较大不同。原始冻结岩土体因开挖形成边坡而使其温度与水分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边坡表面地层由温度和水分稳定态转化为温度与水分敏感态,即逐渐由多年冻土(岩)层转化为季节冻土(岩)层,在水分和温度的双重因素作用下,边坡岩体的水冰环境在不断地发生着复杂的变化。通过地层温度和水冰环境的调查与分类概化,可为研究岩体的真实冻融劣化规律及边坡稳定性演化规律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露采矿山整治中山体坡面表面积的两种计算方法:剖面法和小三角锁法。剖面法是把宕口坡表面分割成无数个小梯形进行计算表面积的一种方法。小三角锁法是通过对宕口坡表面数字化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并在表面建立小三角锁,对所有小三角的面积累加得到面积的一种方法。小三角锁法大大提高了计算的准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露采矿山是江苏的主体矿山,占用并破坏大量的土地资源,资源禁采后,采矿宕口的复垦给土地资源紧缺的江苏带来了增量土地资源的广阔前景,尤其是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复垦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分析全省露采矿山占用与破坏土地资源不同特征的基础上,初步估算全省露采矿山可复垦的土地资源面积及可复垦土地资源类型,并对土地复垦产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评估,为露采矿山环境治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由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中,地震所诱发的滑坡和崩塌造成的损失约占40%。对于地震作用下斜坡变形破坏的类型与机制,前人已有大量的研究和归纳,然而对此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则少有涉及。四川省什邡市北部山区在512汶川地震中烈度达到11度,遥感解译出的地震诱发崩滑体地质灾害点达161处,其破坏机制主要有顺层-切层滑坡和滑移式崩塌2种形式。本文针对这一地区2种典型滑坡地质灾害,利用赤平投影图分析方法确定边坡的控稳优势结构面组合,在此基础上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对其失稳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显示:第1种斜坡破坏类型表现为缓倾坡外层状结构斜坡在强震作用下,坡顶首先出现拉裂,斜坡中部的结构面发生剪切变形,随着斜坡上部拉裂面向中部不断延伸并贯通,滑体便从高位沿中部缓倾结构面快速剪出。这种斜坡的变形破坏力学机制为滑移-拉裂,其破坏方式为顺层-切层滑坡。第2种斜坡破坏类型表现为高陡块状结构斜坡在强震作用下,斜坡上部结构面首先被拉裂,发生松动,被切割的块体沿拉裂面底端缓倾坡内或水平的结构面向外产生剪切变形,并在持续地震力作用下不断向坡外运动,以翻滚、崩落的方式运动至坡脚。这种结构类型斜坡的变形破坏力学机制为拉裂-滑移,其破坏方式为滑移式崩塌。  相似文献   

7.
张玉琦  蒋楠  周传波  罗学东  蒙贤忠 《地球科学》2022,47(12):4546-4558
爆破强震扰动影响下受软弱结构面控制型边坡易出现滑移破坏,其破坏机制研究是滑坡灾害防护的重要内容.利用波函数解析方法建立了应力波入射岩-结构面-岩模型,分析了爆破P波透反射规律与软弱结构面应力响应,结合自主研发的爆破应力波扰动结构面剪切强度仪得到了抗剪强度劣化规律,构建结构面动应力与扰动后抗剪强度量化关系,提出结构面内部剪切强度失效模型.研究表明:计算模型的P波在两个界面产生的透射系数均随着入射角增加而降低;振动台加载后软弱结构面的剪切强度存在明显的劣化,加载振幅为0.2 mm时,内聚力由68.75 kPa降低至9.69 kPa.结合建立的剪切强度失效模型与试验得到的剪切强度劣化规律,确定振幅在0.15 mm内时软弱结构面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8.
杨武亮  徐旭辉 《江苏地质》1999,23(2):118-120
为了满足矿山企业对储量简测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以无锡地区小型露采矿山为基础,综合考虑全省其他地区同类矿山的特征,研制开发了一套在省内较为实用的小型露采矿山储量计算系统软件(第一版)。该系统以DOS为平台,FORTRAN语言开发,对硬件设备要求低,适应性和针对性强。在无锡地区的实际使用说明,该储量计算系统具有计算快速准确,可快速滚动计算等优点,是矿山储量信息化管理的一个较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在露采矿山,块段原矿品位和开采生产品位的预测是生产中经常的、大量的工作之一,矿石品位预测的正确与否,对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矿石质量的控制及矿山生产门稳定性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拟以内蒙某露采铁矿为例,就矿石品位的预测问题作些讨论。一、块段原矿品位的预测问题露采矿山生产勘探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槽探,即在开采台阶上以较密的线距(约25~50米)布置探槽,在槽中连续取样,以槽探的资料用算术平均法或加权平均法来预测块段原矿的品位。这种估计方法的精度及可靠性如何,过去缺乏实际对比资料。近年来,国外多采用估计  相似文献   

10.
露井联采模式以前一直被部分有条件的金属矿山和浅埋倾斜煤层矿山的开采所采用,以往在开采浅埋水平厚煤层一般均采用露天或井工方法。近年来,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平朔矿区,就在浅埋水平厚煤层中采用放顶煤与露天联合开采方法,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在浅埋水平厚煤层中采用露井联采的开采方法对露天开采及其边坡稳定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半个多世纪的勘察与研究,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多个项目和课题支持下,通过现场勘察与室内实验、大型渠道原型试验、边坡监测与现场解剖、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膨胀土结构等工程特征及边坡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在宏观结构存在明显垂直分带特征,其浅层破坏主要表现为坡面冲刷和浅表蠕变,深层滑动破坏受制于膨胀土内部结构面,边坡土体强度取决于软弱结构面强度。基于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膨胀土浅层蠕变和深层折线滑动破坏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SPOT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通过不同时相对比,对南京东部地区露天采矿活动进行了动态监测,详细查明了不同时间段露采矿山的空间展布特征,分析了矿山开采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探讨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政府决策之间的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14.
在露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市露采矿山环境现状,指出了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建议,为科学有序地开展矿山环境整治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少才 《安徽地质》2021,31(2):169-172
通过对郞溪县某露采萤石矿开采形成高陡边坡(包括"倒坡")进行矿山开采现状、地质环境条件、边坡稳定性等综合分析,对"边开采、边治理"条件下高陡边坡(特别是"倒坡")的治理修复方案进行探讨,以达到有效消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修复矿区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也为同类型矿山开采边坡治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临空面的几何形状在边坡破坏模式与稳定性分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动学分析是确定边坡破坏模式与评价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基于运动学分析的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临空面边坡的破坏模式与最大安全开挖边坡角的确定。本文将此项研究扩展至双临空面边坡,将其破坏模式细分为4种,分别为沿结构面发生单平面滑动、沿结构面发生楔形体滑动、沿两个结构面的交线发生楔形体滑动以及倾倒破坏。在立体投影中得出,平滑滑动与楔形体滑动的滑动区为双临空面真倾向线与摩擦圆所组成的区域,单个结构面倾角矢量与两个结构面交线矢量位于该区城内;倾倒破坏区为双临空面真倾向线、摩擦圆与基圆所组成的区域,结构面的法向矢量位于该区城内。提出了双临空面边坡最大安全开挖边坡角的确定方法及边坡设计原则。最后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郭家坝村生基坡高边坡,研究了该双临空面边坡的破坏模式并给出了最大安全边坡角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7.
在地下金属矿山开采中会造成采空区围岩变形破坏,影响地下采矿安全。采用现场调查、位移监测、微震监测,并结合理论分析等方法对金山店东区地下采空区的围岩破坏机制进行研究。考虑水平构造应力和崩落岩体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能量法分别得到上下盘采空区围岩破坏机制,即倾倒滑移破坏和溃曲滑移破坏。上盘和下盘围岩在陡倾结构面的切割作用下,分别形成反倾结构和顺倾结构。在水平构造应力作用下,上盘陡倾结构岩体向采空区侧发生倾倒破坏,岩体变形破坏进而导致F4断层活化。随着采矿的深入,破坏的岩体数量和范围不断增加,形成一个深部滑动面,并穿过F4断层。下盘采空区围岩在水平构造应力作用下诱发了矿体边界处F1断层滑移,同时引起顺倾结构岩柱发生溃曲-滑移破坏,沿着节理面形成滑动面。  相似文献   

18.
张永安  刘星 《云南地质》2006,25(3):360-366
以云南安楚高速公路的工程实例,分析红层边坡楔形体破坏机制及防护加固技术,提出了红层边坡楔形体破坏机制的分析方法与防护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尹锡杰  晏鄂川  孙兆来 《岩土力学》2007,28(Z1):595-598
破坏面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存在各级滑动面。不同结构类型边坡,其确定方法也随之不同。对于反倾软岩边坡,不能通过不连续面空间展布分析确定其破坏面。联合FLAC3D和极限平衡方法分析具有节理块体切割破坏模式的某反倾页岩边坡稳定性。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应用FLAC3D研究其应力、应变等值线及相应增量等值线图确定边坡潜在最危险滑动面和次级滑动面,计算其稳定性系数。在防护设计中考虑次级滑动面,针对边坡危险区域分析其防护效果。应用强度折减计算两危险区域稳定性系数,表明防护后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该方法对反倾软岩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在防护设计中考虑次级滑动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五峰山斜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五峰山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特征,运用板裂结构理论和宏观地质法,分析了斜坡变形的影响因素、破坏机制和稳定状况。认为五峰山斜坡变形是各种作用长期积累的结果,不论有无其它触发因素,在自然状态下斜坡均会发生变形,变形模式为由下坡至上坡发展的溃屈破坏。位于陡坡上的碎块物质,当临界雨强达到7 6mm 10min时,将发生坡面泥石流。该研究对长江沿岸类似条件下斜坡的稳定性评价和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