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图知识服务的对象、手段、需求均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本文阐释了地图知识服务的内涵,展望了面向大数据的地图知识服务新挑战与应用领域,旨在为大数据时代的地图知识服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近出现的更加强调数据深加工、更加侧重解决地学问题的一系列新地图概念和产品,基于行为地理学和地图学基本原理,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地图是面向地理行为决策的,并从空间认知、信息传输和地图可视化3个维度对知识地图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知识地图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与传统地图相比,知识地图更加强调知识传输和知识发现,更加强调视觉思维。  相似文献   

3.
地图大众化时代悄然而至,缺少地图常识和制作不规范的“垃圾地图”误导人们,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时尚、规范的地图册成为时代的需要,本文阐述了设计和编制地图册的一些科学方法和步骤,愿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地图制作门槛高、传播效率低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图形式——微地图,以适应自媒体时代对地图的要求。给出了微地图的定义、特点及其与传统地图的区别,阐释了微地图系统的功能。微地图作为传统地图的有益补充,将以其小、快、灵的特点成为面向"草根"阶层的地图。  相似文献   

5.
地图依附于一定的基质(在印刷时代,不妨称之为承印物)来显示空间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这就是地图载体。在地图的发展史上,分别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地图载体,不同的地图载体决定了地图不同的表现形式。地图史学家王庸在研究我国地图起源时认为“地图的起源很早,可能在人类发明象形文字以前就有地图了。”在地图产生的萌芽时期,人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的在线地图公共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图产品,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在线地图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互联网地图与传统纸质地图的区别,论述了各省制图行业参与互联网地图服务的进展情况及其优势,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地图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地图管理条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对规范地图编制、确立地图审核制度、规范地图出版活动、强化对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监管、加强对地图工作的监督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规定。为应对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迅猛发展的需求,《地图管理条例》专设一章规定互联网地图服务基本制度,着重强调了互联网地图管理。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地图市场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高新技术对地图市场的影响,以及给地图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互联网+”时代地图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预测,探讨了传统地图市场的发展出路和新媒体地图市场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李国建  高晓侠 《地图》2001,(4):33-36
跟随时代的发展 ,地图作为一种记录地理信息的重要方式经历了各种变化。地理信息的传播和使用 ,与地图的载体材料有着密切关系。很多物质材料在历史上都曾担负起记录地理信息的重任 ,如历史上的泥板、龟甲、木版、石碑、青铜、帛绢等地图实物让后人有机会一窥前人的成果。每次地图载体的变迁都为地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计算机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用于记录地理信息 ,从此地图跨入了电子时代。 90年代以后 ,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发展又一次为地图提供了一次机遇 ,为地图敞开了网络时代的大门 ,也使地理信息的传播和地图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曾翠云  孙成忠 《测绘科学》2012,37(5):219-221
网络化地图服务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构建地图服务的网络化平台是更大范围地促进地图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地图网站的数据分发和功能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江西省公共地图网站建设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占荣  刘涛 《东北测绘》2012,(5):154-155
论述了数字地图时代中小比例尺地图编制出版的基本过程,简要介绍了上一代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制方法,从出版周期、图面效果和地图现势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现代和传统地图编制出版中小比例尺地图的不同,推测未来的地图将向实用性更强、制作和使用更方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果清 《地图》2010,(3):136-137
<正>测绘与地图,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汉以来,各种地图带着不同时代的特色相继出现。明末清初,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地图测绘事业进入了新的时期。清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用户对地图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构建生产与科研一体化的地图保障机制成为满足这种需求,保证地图生产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本文在分析地图生产技术环境特点与地图服务需求特点基础上,从生产与科研一体化地图保障模式的概念、构建依据、构建方法、意义等方面做出探讨,可以为新型地图生产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已经迈进4.0时代,为适应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新常态,地图编制工作要有所调整,不断创新升级,才能快速适应社会发展。首先回顾了地图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新时代下地图编制的特点,最后对传统地图编制的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信息通信时代促生地图的对象空间与表达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图可视化理论面临空前挑战。针对泛地图的表达特点,构建泛地图可视化维度体系,给出了三元空间下泛地图可视化的研究框架,分析了泛地图可视化维度的层次、类型和特征,以具体的表达手段、状态、读图者视角、可视范围、变形、空间变换、空间参考等11个维度解构三元空间下的泛地图可视化模型,详细列出了其中6个可视化维度,并以迁徙地图、虚拟地图为例,分析不同维度组合下的泛地图可视化特征,拓展现有地图学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测绘》2014,(3):34-37
当前,地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了大众生活出行的重要出口和入口。5月5日,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在北京召开。高德软件CEO成从武在下午的高端对话中以“免费时代:地图导航如何拓展新疆域”为题,阐释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德是如何凭借数据优势以及免费战略卡位的。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到后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 人类的信息传播模式进入自媒体时代, 在地图上表现为制图用户向大众或地图爱好者转移, 地图的精确性不高、表达方式多样化。微地图是其中的一种, 旨在改善传统地图表达和大众地理空间认知的矛盾, 改进自媒体时代地图用户的主观信息表达, 突破传统地图仅从有限、规范化的角度和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表达的局限。首先, 针对微地图的3个特点, 在后现代哲学的视角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予解释; 然后,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体验人本观、原型范畴论和去中心论等后现代哲学方法论, 对传统地图的空间认知、信息分类、制图表达等基础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和重构, 形成具有后现代哲学特点的微地图概念框架;最后, 通过实验验证了微地图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后现代属性。  相似文献   

18.
正从原始的小笔尖、玻璃棒、曲线笔手工制图,到计算机辅助制图、数字化制图,再到现在的信息化制图时代,几十年间,科技进步带来的技术革新改变了传统的地图制图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代人,一套制图工艺,地图制图事业的发展正如时代变化的缩影,让我们打开历史长卷,共忆往昔峥嵘岁月,同看今朝测绘风云。小笔尖上的"舞蹈""手工制图是一门艺术""大比例尺地图转换为小比例尺地图必须要换算"……时光倒流53年,1963年秋天,  相似文献   

19.
加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是大数据时代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新特征;探讨了地图美学在现代地图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地理信息认知、传输和视觉感受过程中的功效;提出了培养学生美学素养的课程设置与具体途径,以提升学生对地图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为相关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地图与各类生活服务深度融合,地图从专业化应用逐步走向大众化应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地图数据的分发、共享、获取与动态更新等提供了极大便利,但伴随而来的是地图数据传输过程中面临的信息泄露、窃取等安全隐患问题也日益严峻。现有的矢量地图加密方法大多是在经典密码学算法基础上扩展而来,虽然已有加密方法考虑到矢量地图的特征,但是现有方法大多仍以整个地图或图层为加密单元,在用户需要访问某个局部的感兴趣区域时需要对整个地图文件或图层进行解密,对于矢量地图的按需局部加密仍未提出有效方案,还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地图按需用图、众包地图数据采集与云端更新等应用场景对矢量地图局部加密的应用需求。为此,本文从矢量地图的数据结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顾及多级空间索引的矢量地图局部加密方法。通过点、线、面不同矢量地图数据的加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矢量地图的局部加解密;(2)相比于现有加密方法,本文方法采用局部加密策略,且支持多级分块并行加密,具有更高的加密效率;(3)本文针对不同加密单元采用不同加密参数,显著提高了加密算法的抗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