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铀矿地质发展的几十年中 ,铀矿地质勘探工程———槽探、硐探和浅井工程遍及全国。这些山地工程不仅破坏了自然地貌 ,而且勘探工程排出的大量放射性废渣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 ,危害人类的健康。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保护环境 ,造福人类 ,必须对铀矿地质勘探工程造成的放射性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1 地质环境中铀的分布铀在地壳中趋于富集 ,平均丰度为 3 2× 10 - 6 。铀的地球化学性质很活泼 ,不同岩性中铀的丰度差别也很大。火成岩中铀含量随SiO2 含量的增加而增高。花岗岩中的铀含量最高 ,所以花岗岩大多是铀… 相似文献
2.
分析目前邢台地区面临的地下水超采问题,提出安全开采量的概念,并通过枯季(11月-次年5月)和汛期(6月-9月)分别预测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方法预测地下水未来一个月甚至一年的埋深变化,从而达到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根据降雨补给控制开采量,实现指导地下水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3.
4.
冻土的低渗透性改变了地表水下渗,导致寒区流域产汇流过程发生改变;其季节冻融及引起的活动层深度变化,改变了土壤含水量从而调蓄流域储水量。过去数十年,气候变暖引起冻土退化重塑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改变了地下水热状况;而多年冻土退化的后果是其所含有的固态冰向液态地下水转化,进而改变多年冻土地下水的时空模态、生态环境和工程设施基础,影响多年冻土的碳汇功能,以及释放封存于其内的温室气体并进一步加速气候变化。尽管水化学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人们对于冻土地下水补径排和循环机理的理解,但冻土区恶劣的环境和直接监测地下水的困难,仍然使冻土地下水研究存在巨大挑战。本文通过梳理多年冻土地下水相关文献,刻画了多年冻土地下水的时空模态,探讨了冻土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水化学方法应更加侧重于冻土地下水动态,数值模拟应更加侧重于地下水热过程。另外,还整合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年冻土地下水变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描述了从补给区-排泄区、冻土融化起始-长期退化至消失过程中地下水的赋存、补径排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最后,尝试性探讨了冻土地下水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以期为多年冻土地下水水文、水资源和生态环... 相似文献
5.
6.
近50 a,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经历了历史时期的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和近期的生态保护修复的不同阶段,对区域地下水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地下水长期演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认识尚不清晰。以新疆孔雀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基于最新地下水监测数据与历史数据对比,分析流域地下水流场时空演化规律以及流域地下水对河岸带胡杨林的影响作用,探讨地下水长期演化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971—2021年,孔雀河流域因过量集中开采地下水引起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地下水水位整体呈下降趋势,流域内累计降幅大于40 m的面积达204.69 km2,累计降幅20~40 m的面积为1735.81 km2,累计降幅5~20 m的面积为1018.56 km2,并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生态输水前,中下游河道长时间断流,河岸带地下水水位埋深累计降幅超过10 m,导致河岸带胡杨林退化萎缩,2016年实施生态输水工程以后,埋深逐渐上升2~4 m,上升至胡杨林生长临界水位以上,2014—2018年天然胡杨林植被覆盖率增大17%。本研究有助于认识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地下水和生态环境演化规律,为类似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铀矿地质档案现状与技术安全分析,以及考虑经济因素,铀矿地质档案计算机管理应以磁存储技术和光盘存储技术相结合,采用档案修复和转化技术完成档案的介质转化存储,实现了电子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地下水生态系统中的地下水位、水质和包气带含水率与含盐量的变化驱动着表生生态格局的演变,但目前对各变量的生态阈值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与方法体系还不完善。以保定平原区为例,采用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回归法、GIS法、差分网格计算法等方法,从时空角度分析了地下水位变化的驱动力以及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生态水位阈值。研究表明:(1)20世纪50—60年代,研究区依赖于地下水的生态格局基本维持着天然状态;1959—2000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局部地段出现降落漏斗;2000—2008年,地下水位骤降,降落漏斗迅速扩张,地下水与地表水补排关系发生变异;2008年至今,部分区域地下水位逐渐上升。(2)研究区内山前地带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为10~15 m,拒马河冲洪积扇群与漕河—瀑河冲洪积扇群为5~10 m,唐河—大沙河冲洪积扇群为3~5 m,冲积平原中定州—望都范围为3~5 m,保定市为10~15 m,其余均为5~10 m,冲湖积平原环淀区域小于3 m。(3)以确定的地下水生态水位为标准,初步估算研究区现状地下水位恢复至生态水位的需水量为57.14×108 m3。研究成果对恢复当地地下水生态环境格局有重要意义,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生态水位的确定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地球上有限的矿产资源来满足人类社会在无限时间中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主题.目前江西多数铀矿矿区的铀矿开采仍然以人工干预为主,这大大降低了开采效率.且开采安全性也明显偏低.因此,研究如何较好利用江西铀矿资源,如何合理安全开采铀矿是非常有必要的.介绍了矿山安全信息系统在江西铀矿中的应用,对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以及该系统在铀矿安全生产过程所能实现的功能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11.
苏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体具有频繁影响、相互制约的特点,地下水的生态属性和环境功能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其生态水位及生态需水量盈亏特征对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阜宁县为例,在分析浅层地下水水位动态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生态水位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地下水生态水位,并基于Arcgis平台评估了浅层地下水生态水量盈亏特征。结果显示:阜宁县大部分地区生态水位埋深上限值为1.5~3 m,生态水位埋深下限值为2.63~3.18 m;2021年1月,25.3%左右的区域地下水位处于非适宜区,生态需水量为589.96万 m3;2021年5月,生态需水量为747.19万 m3。在地下水非适宜区,要结合县域供水现状,调整浅层地下水利用方式,宜禁则禁,宜采则采,实现地下水生态和环境功能的高效管控。 相似文献
12.
生态脆弱区烧变岩研究现状及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变岩是地质历史时期煤层自燃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岩体。烧变岩的研究有益于对煤层形成以来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古气候和古地理的研究。同时,它也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勘查对象。50年来,烧变岩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勘查方法,尤其是较多的论述了其磁性特征与物探确定烧变岩体边界问题。近年来,研究了其水文地质特征。笔者论述了烧变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烧变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岩体,空隙、裂隙发育,具有形成富水区的有利条件,是陕北煤炭开发区良好的供水水源。提出了应加强烧变岩内部结构、非均质性特征和空间分布形态的研究,系统开展烧变岩水文地质勘查,评价烧变岩地下水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烧变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对吐哈盆地ETM遥感数据进行KT光谱空间变换处理,提取亮度指教、绿度指数和湿度指教.利用这些光谱指教图像对吐哈盆地地下水排泄构造进行识别,并结合基础地质研究成果对吐哈盆地进行大范围的水动力环境分析.研究表明,了墩隆起西部边缘存在一务区域性的北东东向地下水排泄构造,其东南方为斜坡带径流区域,该斜坡带连接鲁克沁-鄯善、七克台等大型西山窑组三角洲沉积单元和中天山广大高放射场蚀源区域,具有地浸砂岩铀矿找矿远景.文章同时指出,该地下水排泄构造的遥感探测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地下水资源寻找,这对于中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水文》2011,31(5):42-44,46,45
在全面了解国内外有关生态安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权重,比较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不同区段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流域生态安全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水资源、土壤、植被对流域生态安全贡献最大,气象对生态安全贡献较小,人类活动对下游生态安全影响较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几乎没有贡献。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可为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其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由于煤矿的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并且破坏了水的动态平衡和生态环境。一方面分析了采矿对地下水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对地下水的脆弱性评价警示人们在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同时对地下水资源采取有效的防治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20.
硅碳泥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铀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地下水在这类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对铀的活化、迁移和沉淀富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类矿床地下水中铀的存在形式及沉淀条件的研究,是其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对四个矿床的地下水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铀的五种存在形式及其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