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天下海",这个词是用来形容载人飞船和深海潜水器的,它体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用"上山""、下海""、入天"这些词语来形容用地保障的方向和思路,颇为贴切。2012年以来,面对用地指标减少、用地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防城港市积极转变国土资源利用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拓展建设用地来源新渠道,创新性地提出了"工业和  相似文献   

2.
《勘探队员之歌》在冰城哈尔滨唱响,探索地球奥秘的激情在黑土地上空激荡。8月6日,来自全国15个省(市、区)的180余名青少年迎来了让他们难以忘怀的日子—2006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黑龙江总营在哈尔滨隆重开营。  相似文献   

3.
夜暮降临,窗外狂风肆虐,如同我此刻悲怆的心情一般。一天的忙碌结束,我聆听着那首熟悉的《勘探队员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伴着歌曲的心声,我的思绪停顿在了玉树多彩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2012年7月26日21点,那个令无数地质人  相似文献   

4.
正自古以来就有种说法,叫做"上天容易入地难"。2012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探测器历时八个多月飞行大约5 500万千米飞抵火星,圆满完成了一系列科学探索。然而,对于我们脚下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人类至今所能抵达探测的深度不足13千米。用"步履维艰"来描述对地球深部的探索,最恰当不过。时至21世纪,中国人已掌握太空卫星精准对接技术。但是,今天我们介绍是的另一项"对接"  相似文献   

5.
<正>一曲《勘探队员之歌》激动人心,近百面鲜艳的地质队伍旗帜令人振奋。11月4~5日,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座谈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国土资源系统、地质勘查行业及相关单位的地质工作者欢聚一堂,共同描绘未来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蓝图。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讲话中强调,地质找矿工作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土资源系统、地  相似文献   

6.
库布齐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为中国第六大沙漠,因其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而著称,号称"死亡之海".然而在这个"人类的禁区",常年战斗着一支以为国家提供资源保障为己任的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的勘探队员们.他们为国探宝,战沙斗寒,攻难克坚,让沙海璀璨,让大漠泛光,让我们感动……  相似文献   

7.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豁然开朗100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地球信息科学是进入全球化、网络化与知识经济的21世纪之新兴学科。它是一门融合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信息科学、全球信息网络,乃至多维可视化等的应用基础科学,是综合研究地球科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新学科、新领域。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融合与高新技术交叉发展的产物,是面向太空以地球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各种对地观测系统,需要"上天、入地、下海"采集数据进行挖  相似文献   

8.
"脚踏着山林田草地,胸怀着江河湖海域,不动产入一直在努力……"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旋律,这首《不动产登记之歌》唱出了河南不动产人锐意改革、优化服务、执着奋进的拼搏姿态和不懈努力. 5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河南不动产登记从无到有,全省131个不动产登记机构全部运行"一窗受理"系统,80%以上的机构实现不动产登记、税费征缴、房...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足够的矿产资源做支撑,但中国的资源禀赋缺乏保障能力。一个时期以来,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使中国很大一部分矿山处于资源枯竭等"米"下锅的严峻局面。为些,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三年来,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战略的实施波澜壮阔:从日理万机的国务院总理到餐风宿露的勘探队员,从运筹帏幄的共和国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余秋雨今年曾在凤凰卫视《秋雨时分》栏目中回答北京大学研究生问他怎么看"传媒感兴趣的不是科学家的现象……",传媒冷落科学家是完全不对的,科学家默默地做出巨大贡献,平日不被传煤关注,已经说不过去,好不容易遇到一次颁奖了,媒体还是不理睬。余秋雨分析说:"这与传媒的基本素养有关……因为他们缺少这种思路、话语、敏感,更不知道在人类科学的重大贡献面前,如何与读者津津有味地沟通。"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家的研究成就、贡献认识不足,对他们在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茫然不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早有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之日心理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不胜枚举,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之大,至今仍是难以估量的。《地学浅释》的问世,对晚清维新变法的影响和作用,凸显出科学家及其成就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华不注"是山东省济南市华山的简称,又名金舆山,目前建成济南华山省级地质公园,2007年4月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划定保护,至今已整整10年。而她作为一座文化名山,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完全可以用"名见经传""入诗入画"来概括:"经"是《水经注》;"传"是《左传》;诗由李白、曾巩、元好问、王士祯和蒲松龄等人所写;"画"  相似文献   

12.
讲座策划赵英时第一讲地球信息科学导论陈述彭第二讲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童庆禧第三讲遥感信息的开发应用田国良第四讲定量遥感李小文第五讲空间分析模型王劲峰第六讲数据挖掘周成虎第七讲地学信息图谱齐清文第八讲数字地球简介承继成第九讲地球信息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陈述彭地球信息科学---这一门新兴的学科,今天是刚刚开始展现在大家面前。地球信息科学是一门大学问。上天、入地、下海!上至电离层、下至莫霍面,“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它面对的是人与自然界这个复杂的、开放的大系统,是人类居住的整个星球。地球信息科学囊括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尽享天年"是人类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人的"天年"到底是多少岁,自古以来,无数科学家解密着这个人类生命的"第一话题".虽然考证方法不一,却大多把人类寿命的终点指针定格在120岁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5月以来,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广西国土资源厅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过程中,该厅学习教育入心入脑,解决问题立行立改,以及厅、市、县上下联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焕然一新。学习教育入心入脑《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发后,广西  相似文献   

15.
正6月27日,省自然资源厅组织1000余名党员干部赴青海师范大学集中观看话剧《永怀之歌》,开展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话剧共分为《绝徼移栽桢干质》《赤子归时抵百师》《英雄仗剑入昆仑》和《留取丹心照汗青》四大幕,以"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主要事迹为内容,以特殊时代为背景,高度浓缩了郭永怀一生的学研之旅、精神之旅、情感之旅和奋斗之旅。跌宕起伏的剧情牢牢抓住了观众们的思绪与情感,将观众带回了共和国初期那段艰苦奋斗、舍身创业的激情岁月,走进了郭永怀这个"两弹一星"元勋人物的精神世界,师生们用舞台剧的形式成功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响应国家号召,胸怀强国梦想,甘当无名英雄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生命的存续离不开适宜的环境,天气、水文、资源等自然要素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从人类文明社会开始,民间就有了对天体现象的观测。中国人对天象的探索从未停歇:古代,从神农氏尝百草、张衡发明浑天仪、沈括笔下的《梦溪笔谈》,民间流传的诸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等农谚,均为人们观察气象得出来的经验;现代,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改变了人类获取地球系统数据和对地球系统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湖北省天门市国土资源局采取三项措施,建设"廉洁自律、工作高效"干部队伍。一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集中上党课、集中观看警示片、周四大学堂集中学习、组织《党章》《准则》《条例》考试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约束自身言行,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二是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制定了分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方案,明确了局党组集体六大方面的领导责任和10个主要节  相似文献   

18.
本期导读     
<正>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第100期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如约而至,在晶莹洁白的世界里绽放了。100期,凝结了老一辈创刊人多少心血,多少叮咛与重托;100期,又蕴含着中青年编辑们多少辛勤,多少期待与梦想。在这特别的一期里,我们特邀自创刊以来,一直参与陈述彭院士主持创办、经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相似文献   

19.
<正>"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着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这首《勘探队员之歌》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回荡在豫西栾川的伏牛山深处,激励着地质队员们把火热的青春在这里熊熊燃烧,让这古老的大山由此而沸腾。1956年4月,中南地质局秦岭区域地质测量大队(437队)在春和景明的春天成立了。他们在豫西和豫陕交界地区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很快,测量大队第四分队发现  相似文献   

20.
正鲁迅以"索子"为笔名的《中国地质略论》(以下简称"略论"),发表于1903年第八期的《浙江潮》杂志(日本东京出版),在中国地质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地质略论》究竟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鲁迅的写作意图何在?此文发表后的影响又如何?鲁迅《中国地质略论》摘录第一绪言觇国非难。入其境,搜其市,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形图,非文明国;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质图(并地文土性等图),非文明国。不宁惟是;必殆将化为僵石,供后人摩娑叹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