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五莲山-九仙山地质公园,包括2个园区组成,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中型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地质灾害遗迹。查明九仙山园区西部保存了7亿年前地壳形成过程中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经历了三叠纪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而发生强烈的变质变形,属于新元古代荣成岩套,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其形成年龄799Ma,变质年龄255Ma;九仙山中东部和五莲山主要为中生代早白垩世崂山超单元晶洞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120Ma。  相似文献   

2.
街头镇地处五莲县最南端,全镇总面积238 km2,辖77个行政村,5.6万人口.该镇花岗岩石资源丰富,"五莲花"、"五莲红"、"五莲灰"等优质花岗岩石可开采储量达50亿m3,储量全国第一.现有石材加工企业900多家,加工设备3 000多台(套),年加工板材1 800万m2;花岗岩石采矿点316处,年产成品荒料60万m3;从业人员2.2万人.2005年以来,结合国家、省、市、县关于矿业秩序整顿规范活动,通过地方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招商引资和积极引导,对街头镇的矿山企业进行小矿整合,推广应用轮锯切割式开采,在规范矿业开发秩序、节约资源以及保护山区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山东地处中国大陆地壳一级构造区华北板块的东南缘,构造作用和岩浆作用,特别是新太古代和中生代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十分强烈,形成了大量的花岗岩类,构成山东省各类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物质基础。以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成果为基础,开展深入分析总结,结合山东花岗岩分布格局,划分为华北板块鲁西隆起区、胶辽隆起区和苏鲁造山带胶南-威海隆起区3个不同花岗岩地貌景观分区;从造型和观赏的角度将山东省花岗岩地貌又划分为峰丛型、峰林型、山丘型、石蛋型和岩穴型花岗岩地貌景观5类,并以泰山、蒙山、五莲-九仙山、莲青山、峄山等典型实例,论述了各类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同时也论述了影响花岗岩造型景观的主要内部和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4.
五莲群下部为海眼口组,一段以斜长角闪岩为主,二段以云母变粒岩、片岩为主;上部为坤山组,主要为白云石大理岩、方解石大理岩,下部夹石英岩、云母片岩。五莲群下部地层海眼口组电气石石英岩与黑云变粒岩最年轻的碎屑锆石MC-ICPMS U-Pb年龄数据为1685~1727Ma,这限定了五莲群原岩沉积时代属中元古代。而侵入海眼口组黑云变粒岩的花岗岩脉岩浆锆石206Pb/238 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777.5±1.8)Ma。表明花岗岩脉所代表的热事件与扬子北缘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有关;说明南华纪时期,五莲群位于扬子地台的北缘,而不是华北地台的东南缘。所以将五莲群再从粉子山群中重新划出,恢复为原五莲群及海眼口组、坤山组。  相似文献   

5.
胶南-威海造山带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组成 ,另有少量变质表壳岩、浅变质碎屑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榴辉岩。变质花岗岩可分为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花岗岩。造山带之上曾经有过古生代盖层 ,造山带中侵入有三叠纪闪长岩及花岗岩体。在榴辉岩及其围岩中发现了许多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 ;确认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分早期的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的高压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变质地层、超镁铁质岩及部分片麻岩等围岩与榴辉岩经历了相同的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部分花岗质片麻岩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后或发生过程中侵入榴辉岩中的。苏鲁造山带是一条以韧性剪切带为格架 ,穹窿构造、褶皱构造相伴随的“无山”的造山带 ;造山带可分为南、北二部分 ,北带主体属于华北板块南缘带 ,而南带主体则属于扬子板块北缘带。南、北带的界线大致与连云港嘉山断裂及近岸断裂一致。造山带南界与响水淮阴断裂一致 ,北界位于五莲—王台—朱吴—牟平一线 ,西侧被郯庐断裂带切割。  相似文献   

6.
胶南-威海造山带研究进展及重要地质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南-威海造山带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组成,另有少量变质表壳岩、浅变质碎屑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榴辉岩.变质花岗岩可分为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花岗岩.造山带之上曾经有过古生代盖层,造山带中侵入有三叠纪闪长岩及花岗岩体.在榴辉岩及其围岩中发现了许多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确认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分早期的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的高压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变质地层、超镁铁质岩及部分片麻岩等围岩与榴辉岩经历了相同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大部分花岗质片麻岩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后或发生过程中侵入榴辉岩中的.苏鲁造山带是一条以韧性剪切带为格架,穹窿构造、褶皱构造相伴随的"无山"的造山带;造山带可分为南、北二部分,北带主体属于华北板块南缘带,而南带主体则属于扬子板块北缘带.南、北带的界线大致与连云港-嘉山断裂及近岸断裂一致.造山带南界与响水-淮阴断裂一致,北界位于五莲-王台-朱吴-牟平一线,西侧被郯庐断裂带切割.  相似文献   

7.
五莲坤山硅灰石矿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宫述林(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坤山硅灰石矿位于五莲县城东北5公里之坤山,系1987年第四地质队(今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在评价坤山水泥用大理岩时发现的,1993年进行了初步勘查。现简要介绍其矿床地质特征,并对其...  相似文献   

8.
古亚洲洋通过板块俯冲而闭合后,形成规模巨大的中亚造山带,石尖山花岗岩体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中部,是石尖山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侵入岩体,为了研究该地区构造演化特征,探讨该地区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间,本次研究应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石尖山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岩体同位素年龄(230.9±2.6)Ma和(231.5±2.5)Ma;同时,作者对该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表明石尖山花岗岩形成于造山晚期-造山后过渡的拉伸环境。综合上述研究,石尖山花岗岩体为中三叠世结晶成岩,是造山活动末期的拉伸环境产物,反映了内蒙古石尖山地区古亚洲洋最可能闭合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9.
正泽州高平县东北之羊头山,旧传帝尝五谷于此。——[清]《大清一统志》"羊头山在今山西之南境……其巅有石,状若羊头,觑向东南,高阔皆六尺,长八尺余。山以此石得名焉。"这段文字,出自明代朱载堉(1536—1611)的《羊头山新记》。朱载堉实地考察羊头山后撰写的《羊头山新记》,收录在《乐律全书》中。这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游记,不仅记载了羊头山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还记载了与炎帝相关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0.
蒙山与孔子     
正"蒙山高峰数处,云蒙,龟蒙,东蒙,其实一山,未尝中断。"——[清]《大清一统志》山东多山,蒙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座。蒙山山体以花岗岩为主,海拔超过1 000米的山峰有近10座,主峰海拔1 156米,是山东省第二高峰。蒙山耸天拔地,山高谷幽,吞云吐雾,"合沓百余里",实在是山东群山中的洋洋大者。受山体岩层倾向控制,又受花岗岩易于球形风化的  相似文献   

11.
胶南-威海造山带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组成,另有少量变质表壳岩、浅变质碎屑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榴辉岩.变质花岗岩可分为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花岗岩.造山带之上曾经有过古生代盖层,造山带中侵入有三叠纪闪长岩及花岗岩体.在榴辉岩及其围岩中发现了许多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确认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分早期的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的高压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变质地层、超镁铁质岩及部分片麻岩等围岩与榴辉岩经历了相同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大部分花岗质片麻岩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后或发生过程中侵入榴辉岩中的.苏鲁造山带是一条以韧性剪切带为格架,穹窿构造、褶皱构造相伴随的“无山“的造山带;造山带可分为南、北二部分,北带主体属于华北板块南缘带,而南带主体则属于扬子板块北缘带.南、北带的界线大致与连云港-嘉山断裂及近岸断裂一致.造山带南界与响水-淮阴断裂一致,北界位于五莲-王台-朱吴-牟平一线,西侧被郯庐断裂带切割.  相似文献   

12.
山东徂徕山区珂洛山、刘家山一带岩浆杂岩分布广泛,按岩相学、地球化学等特征可划分为闪长质岩组和花岗质岩组两大系列。闪长质岩组中的细粒闪长岩与泰山地区的普照寺型闪长岩相当,中粗粒闪长岩与中天门花岗闪长岩一致,二者可能产生于长期亏损地慢源.花岗质岩组中的黑云二长花岗岩测得锆石U—Pb一致线年龄为2440±_(22)~(23)Ma,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均与泰山地区的傲徕山花岗岩相当,系由变质岩地壳熔融而来的深成流体形成.徂徕山杂岩体和泰山杂岩体区域片麻理走向一致,共同组成鲁西绿岩——花岗岩地体。  相似文献   

13.
天堂山岩体原属一套陆壳成因具花岗结构二长花岗岩类,由于受区域变质低—中压型高角闪岩相改造而变形变质,使岩石部分重熔、重结晶,产出新世代矿物,形成脉状体,变为—套片麻状含硅线石花岗岩—含硅线石花岗片麻岩—脉带状花岗片麻岩类组合.文章对天堂山花岗岩岩体的变形变质特征和变质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判别岩体成因类型的构造环境及时代.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桂北苗儿山岩头山小—中型钨矿成矿有关的印支期中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岩头山钨矿成矿花岗岩属于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是加厚的地壳在减压、减薄、导水条件下,发生部分融熔形成的。其形成于"造山期后的拉张"阶段,同时叠加在研究区较强的钨地球背景值下,因此形成了研究区内的小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区调填图所获资料表明,加里东期花岗岩成因类型复杂多样,有岛弧花岗岩、同碰撞花岗岩及少量陆内造山花岗岩等,说明东昆仑东段在加里东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洋—陆俯冲、陆陆碰撞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蜿蜒流转的红旗渠,像一条蓝色飘带缠绕在"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插在了太行之巅,其工程之艰巨、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红旗渠·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在浓缩林虑山壮丽的峡谷地貌和秀美的水体景观的同时,记录了当年建设红旗渠背后的故事,更弘扬了林州人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新田岭钨矿为南岭成矿带中一处超大型钨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间的钦杭结合带,南岭NE向构造—岩浆—成矿带的北缘。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后期花岗斑岩为铝过饱和,其演化程度较高,地球化学特征具I或S型花岗岩特征。构造判别图解显示,区内花岗岩为同碰撞花岗岩;Sm/Nd、Eu/Sm、Nb/Ta和Zr/Hf显示花岗岩来源于地壳,以上说明该地区花岗岩源于与幔源底侵作用有关的地壳重熔S型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造山环境,地幔岩浆上侵主要为地壳重熔提供了热能;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强烈的铕负异常,成"V"字形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新田岭钨矿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源于花岗岩体,同时,石磴子组灰岩亦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贝勒库都克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贝勒库都克黑云母花岗岩中Rb、K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相对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Ba、Sr、Nb和Eu等元素,稀土元素含量相对较高,Eu的负异常极强,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坦的"V"字型,属于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该花岗岩在成因上属于A2型,形成于后碰撞的张性环境,其来源可能与洋壳和岛弧建造组成的年轻地壳有关。花岗岩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显示它是一种后碰撞花岗岩,标志卡拉麦里地区在晚石炭世造山作用的结束和板内构造演化的开始。该岩体锡质量分数普遍都比较高(15.50 10-6),为锡的成矿物质来源和锡矿矿床学的深入探索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宝山岩体所在的南岭地区关于花岗岩的研究一直是国内的热点,本文利用地球化学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花岗岩的成因和构造环境。将主量元素投入地球化学成因分类图,可以判定宝山岩体是具有S型特征的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根据地球化学构造判别图,分析出该区域的花岗岩为后造山期板内构造作用生成的产物;结合文献推断研究区燕山早期地壳发生"伸展—拉张"的板内活动,使得深层岩浆上涌继而发生地壳重熔。解释了本区域花岗岩的成因以及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之"湖南省自然重砂资料应用"研究课题。采用自然重砂数据库系统(ZSAPS2.0),对湖南省1:20万自然重砂测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全省及预测工作区自然重砂矿物异常的圈定,在平滩及周边地区圈出了白钨矿—黑钨矿—铋—锡—铅—金重矿物自然重砂异常,以白钨矿异常为主,沿岩体中心向外,重矿物异常分带特征明显。白钨矿异常主要分布于苗儿山岩体接触带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元古代高涧群黄狮洞组变质岩及浅变质砂岩,异常由蚀变花岗岩型白钨矿引起。从已掌握的资料,目前该类型钨矿在我省尚属一种新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