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古代石里有洞天,诗词歌赋呈眼前。今朝盛世年景好,吟石咏矿出新篇。散发着墨香的《中国古代吟石咏矿诗选》,如一桌丰盛的地矿文化大餐,摆在我的案头,让我忍不住大快朵颐。人类历史就是矿的利用史,也是逐渐认识自然、开发自然的历史。一切人类文化、文明都是从"石"开始的,古代文人、雅士看到了矿石带给人类的福音,对"石""矿"情有独钟,不免发出感叹并咏物寄情,留下了丰富的诗篇。但以诗歌形式描述、赞颂石、矿的专著却没有,其内容都是赋存于不同  相似文献   

2.
石泡构造是酸—中酸性火山岩的一种特殊构造。它产于溢出岩流的表层和火山通道的管壁,是由石泡体和胶结熔浆两部分组成,形成独特的石泡熔岩体。石泡体与胶结熔浆相比较,具有较高的酸度和较低的TiO_2,Al_2O_3、MgO值,说明形成石泡体的熔浆是经过分异的。挥发物质的存在是石泡构造形成的必要条件,石泡体内部的结构分带及氧化外壳的存在,说明它形成于冷接触环境。石泡体与胶结熔浆来自于同一的岩浆源。  相似文献   

3.
土地·社稷·社日--古代人民的信仰和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波 《国土资源》2002,(3):56-57
土地是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自诞生以来,对土地就寄予了深厚的情感和希望,对土地顶礼膜拜,并留下了许多有关土地的神话、传说与祭祀活动记载。追寻这些人类走过的足迹,我们不难看出土地在人类心目中的庄严与神圣。 在人类童年时期,原始人关于大地的崇拜是  相似文献   

4.
山东观赏石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造型美,品相佳。自古山东为观赏石大省,具有深邃的齐鲁石文化积淀。文中对山东观赏石分类,并着重论述了泰山石奇石、琅砑石、临朐石等30多种观赏石的机理及特征。对观赏石的研究与开发,领先的奇石文化市场,必然对山东经济发展具添砖增瓦意义,山东石文化将在发展中谱写出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矿业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和过程。人类的进步史就是对矿产从认识到开发利用的历史。从今天看,重新认识矿业文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阻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2007,(12):1-1
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就是矿产资源的应用过程,所以才有了以矿产为断代的习惯,石(陶)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每前进一步,人类文明就提升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7.
所谓海洋文化,就是与海洋有关的文化,是人类缘于海洋而产生的行为、精神、社会和物质要素的总和。北部湾海洋文化是人们长期孕育、构架形成的具有北部湾海洋特性的思想道德、民族精神、教育科技文化艺  相似文献   

8.
寿山石是福建省稀有的名贵石种,也是福州矿产资源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近年来,随着寿山石先后被确定为福建省"省石",并被列为侯选"国石"首位,福州市着力打造代表福州城市文化的寿山石文化,海内外掀起了收藏投资寿山石和寿山石文化研究的热潮,由此,  相似文献   

9.
辽东半岛南部金州湾拉树山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徐庄组顶部发育丰富的巨型泥晶核形石.基于野外描述和镜下观察资料,分析研究区核形石沉积特征及微观组构.结果 表明:徐庄组产出的核形石与鲕粒共生且核形石灰岩与鲕粒灰岩具有明显分界,最典型的沉积特征为核形石的泥晶质组成和非纹层化结构,核形石内部致密泥晶中发育密集的丝状钙化蓝细菌鞘化石及不规则的窗格状组构;核形石可能形成于光合作用生物膜与"碱度发动机"和EPS紧密耦合的复杂的钙化作用,与以丝状钙化蓝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膜沉积作用密切相关.核形石表现无纹层特征、白云石化现象及外来碎屑存在,可能形成于浅海正常浪基面附近的中高能水体环境.该结果为研究早古生代高能水体中微生物调节的沉淀作用形成碳酸盐颗粒提供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人提出"天人合一"、 "效仿和虚有其表然"的观点,是人和自然和谐的经典诠释,完全符合我们今天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作为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学养生就是对"天人合一"观点最权威最形象的例证之一. 地学养生源远长 我国地学养生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发现,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各种物质与景象无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天人合一"、"效仿自然"就是当时我国古代先贤们提出的具有真知灼见的养生思想.中医养生圣典《黄帝内经》对养生与地球的关系均有诸多的论述.《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著名的古医书更是记载了大量的矿石药方.当时著名的山东泗水砭石就有"中医外治第一石"的美誉.  相似文献   

11.
正在坦桑尼亚的一个小小山谷中蕴藏着一种美丽宝石,有人说它是"戴着蓝色假面"的精灵,有人说它是游走在奢华与尊贵之路上的冉冉新星,有人说它是比钻石更加珍贵的宝石……它,就是坦桑石。年轻的历史、灵动的颜色、稀有的产出、文化的渲染,都赋予了它今日独特的地位。坦桑石的成长历经坎坷,但浴火重生后绽放出的灿烂光辉,终于冲破重重阻碍,展现在人们  相似文献   

12.
采石成景是绍兴石文化的一大"看点",东湖洞天、柯岩云骨、吼山云石、羊山石佛等采石成景的杰作,无不与古城的色调相符,与水乡的风光相配,与绍兴的文化相融.悠悠千年开山采石的活动,展示出先民虽人工雕凿却浑然天成的博大智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奇石观赏的起源和发展进程 ,对我国石文化传统和各发展阶段的石文化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石成景是绍兴石文化的一大“看点”,东湖洞天、柯岩云骨、吼山云石、羊山石佛等采石成景的杰作,无不与古城的色调相符,与水乡的风光相配,与绍兴的文化相融。他们悠悠千年的开山采石活动,展示出先民们虽人工雕凿却浑然天成的博大智慧。  相似文献   

15.
品位人生     
文化修养和底蕴这两个词汇一直是我编辑《文化茶坊》这个栏目所体现的思想。何为修养和底蕴,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所谓文化底蕴,就是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6.
赏石·赏心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赏石开始越来越青睐。人们为什么会喜欢石头呢?原来,从远古开始,人与石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亿万年前,海浪和石头的撞击,产生氢、氧,而后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又经过漫长的演化,有一部分变成了人类。人类从森林里走出来也是依靠石头,成就了石器时代。石与人类的关系,既是同根生,又是半生缘。历代皇帝把美丽的石头喻之为宝物,赏石成为达官贵人的专利。进入新世纪,国人突破了生存和发展两大层次,人人都成了赏石的专家,奇石、观赏石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奇石,也称观赏石,是除宝玉石以外…  相似文献   

17.
皮质衣服作为服饰的一种,与人类社会发展及文化变迁关系极其密切。诞生初始,皮衣以实用功能为主,但已有原始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后来与封建礼制和封建特权结合起来,负有浓厚的政治权势色彩,成为特权阶级的享用品,功利性明显地渗透于审美意趣之中。在商品经济的现代社会,皮衣又成为时尚和消费的符号,呈现出审美和文化的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 0 0~ 2 0 0 1年度 ,广西自然博物馆申请的 5项基础科学科研项目 ,全部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 5个项目是 :《宁明盆地鱼化石与中新生代地质事件和气候变迁》 ,《百色盆地边缘洞穴堆积环境与旧石器文化研究》 ,《中国西南重要晚更新世人类化石的年代学研究》 ,《中国晚更新世大熊猫化石的分子石生物学研究》 ,《百色盆地与东亚早期人类环境适应性研究》。其中前 2项是以广西自然博物馆为主申请的科研项目 ,后 3项是广西自然博物馆作为合作单位申请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的基金 ,其宗旨是把…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科技界一直认为砂轮磨床是欧洲人于公元1850年发明的. 2006年11月28日,浙江大学柳志青、复旦大学陈宏京、南京大学徐士进等教授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博物馆考察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柳志青对一块经打磨的石英砂岩发生浓厚兴趣,他非常肯定地说,这就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磨床,揭示了人类工业的起源"(浙江日报2005年11月30日头版).这一发现已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20.
橄榄石宝石颜色深沉、含蓄,它的颜色是黄色的高贵与淡色的希望的结合。在圣城新耶路撒冷的12块基石中,第7根柱的基石就是橄榄石。按照宝石的功能排列,橄榄石曾被列为9月生辰石。1912年美国全国珠宝零售商协会从商业角度出发,在所列传统的生辰石表中。橄榄石被列为8月生辰石的侯补成员,1938年,经美国宝石协会建议,橄榄石正式成为8月生辰石,与缠丝玛瑙互为替代8月生辰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