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做好后汛期(七月份)暴雨过程的中期预报,对农业生产和防汛工作有重要作用。本文用波谱分析的方法,对我区后汛期七月份暴雨过程前期波谱之间相互转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中低纬度由1波向2波3波的演变特征与暴雨过程的中期预报均有较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超长波优势波转换与玉林地区低温阴雨时段的关系指出:在超长波波段内,优势波的转换与华南低温阴雨过程密切相关:一波酝酿着一次低温阴雨过程;二波则为低温阴雨过程的背景;三波预示着低温阴雨过程的结束。  相似文献   

3.
根据1972—1980年500mb候平均高度谐波分析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间1、2、3波振幅和位相的特征。发现:60°N 1—3波的振幅与极锋急流的活动有关;高中纬超长波的位相主要影响冷空气的路径及强度,低纬超长波的位相与南方海洋的水汽输送有关,并进一步分析了梅雨前期的超长波特征,找出了梅雨量预报的线索,并对1981—1983年的梅雨做了预报检验;预报与实况基本相符。 梅雨的分析和预报一直是人们重视的课题,前人做过许多工作。为了进一步揭示大尺度系统的作用,了解梅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本文引用500mb候平均高度谐波分析资料,从超长波的振幅和位相上,对长江中下游梅雨期的特征进行讨论。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梅雨前期的超长波特征,并从中找出了梅雨量的预报线索。最后,对1981—1983年的梅雨做了预报检验。  相似文献   

4.
王继玲 《气象》1992,18(11):26-29
通过对暴雨出现候前第2—3候500hPa候平均图上的大气环流长波、超长波特点,进行人工归类分析,归纳出5种较大样本暴雨征兆型环流形势,并具体论述了各种环流的形势特点及其与暴雨间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5.
分析多雨的1996年秋季500hPa环流形势发现,乌拉尔山或东欧的阻塞高压及南欧的高压脊,孟加拉湾及印缅低槽,随季节南撤的副高强度及脊线相应稳定位置,是造成秋季多雨的决定因素;并对照其它秋季多雨年和少雨年的环流形势及利用遥相关关系,确定了秋季多雨的长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6.
分析多雨的1996年秋季500hPa环流形势发现,乌拉尔山或东欧的阻塞高压及南欧的高压脊、孟加拉湾及印缅低槽、随季节南撤的副高强度及脊线相对稳定位置,是造成秋季多雨的决定因素;并对照其它秋季多雨年和少雨年的环流形势及利用遥相关关系,确定了秋季多雨的长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7.
1981年夏末初秋我省气候异常,特别是8月14日至9月13日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出现长达一个月之久的连阴雨天气。由于暴雨频繁,降水过于集中,使关中、陕南尤其是西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本文对1981年陕西夏末初秋的天气气候特点及环流特征作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2003年洛阳夏季多雨环流特征,探讨了汛期降水偏多的预报因子,并用副高特征量因子建立了汛期降水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吕克利 《气象学报》1985,43(4):486-490
在[1]中,我们曾经讨论了大尺度运动、中小尺度运动中的快速过程,指出,对大尺度运动,在时间上可以区分出静力适应过程、地转适应过程和水平无辐散适应过程三类快过程.静力适应过程最快,地转适应过程和无辐散适应过程的相对快慢程度与运动的尺度L相对于Rossby变形半径L0的大小有关.当LL0时,地转适应过程比无辐散适应过程快;当LL0时,地转适应过程较无辐散适应过程为慢.对中尺度运动,在时间上可以区分出静力适应过程,不可压缩适应过程和准静力准不可压缩非线性过程三类快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地形影响的物理过程,过去较多地是从正压涡度方程来说明的。事实上,地形不仅影响着正压流场,而且还同时影响着随高度改变的切变流场和温度场。我们首先通过σ-坐标的涡度、散度和热力学方程进行尺度分析(水平尺度—10~3公里),得到一组能够说明中纬度大地形影响特性的简化方程组,并考虑如图1的两层模式,对于任意函数有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2003年洛阳夏季多雨环流特征,探讨了汛期降水偏多的预报因子,并用副高特征量因子建立了汛期降水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菏泽地区冬季多雨时段前期大气环流特征。从天气学方面对产生多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建立了对多雨时段中长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作者在“一个修改的σ坐标初始方程”北半球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全球大气模式的第一个报告.文中给出了这个全球格点模式方程组的基本计算方案;并对一个全球大气形势预报的实例进行了分析,与半球模式预报的结果作了比较,讨论了有关超长波的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崇银 《气象》1983,9(9):35-39
在对流层中上层,流场型式多呈波状,系统的尺度比较大,一般围绕整个地球有3—6个波,且自西向东缓慢移动,这就是大气长波(或称Rossby波)。在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低层,有更大尺度的波动,其水平波长比一般长波长,通称为超长波。长波和超长波的活动同天气演变有密切关系,往往是造成大范围天气变化的重要条件。本讲将讨论长波和超长波的一般动力学特性及其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大气非线性超长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非线性大气运动方程出发,根据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指出了非线性超长波存在的条件,求得了非线性波动解,它反映了大气非线性波动的特色。本文还对此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是通过多雨过程的前期环流形势分析,报准72或96小时(旬报的第一次水降过程)的降水天气。日常的预报实践表明:对地处中纬度的烟台市来说,盛夏7—8月份较大的降水过程大多数是西风带与副热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盛夏候多雨、少雨 5 0 0 h Pa候平均环流特征的分析 ,得出多雨、少雨 5 0 0 h Pa候平均环流存在明显差异的结论 ,引进相似指数 ,用欧洲中心 5 0 0 h Pa数值预报格点值作为初始预报资料 ,然后计算相似指数 ,从而确定未来 5天的降雨趋势。  相似文献   

18.
热带大气运动的长波和超长波(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热带湿大气运动的长波、纬向超长波(纬向扰动尺度L1~104公里,经向扰动尺度L2~106公里)和经向超长波(L1~103公里,L2~104公里)进行了尺度分析,得到了适合这些运动的近似方程。对于纬向超长波,与干大气一样为正压无辐散运动;但对于长波和经向超长波,它们的运动特征与干大气有着巨大的差别,在这类运动中,位势部分、辐散辐合和垂直气流相当重要,而且重力内波波速大大变慢,因而可以认定混合的Rossby-重力波是热带长波和经向超长波的一个重要特性。我们所得的结果与Charney对干大气的分析不一致,也与Murakami对湿大气的分析不一致。从而证实了谢义炳教授最近提出的空气温度对大气运动有重要影响的观点。同时,在假定基本气流U=0的情况下,对线性化扰动方程进行了频率分析,证实了上述尺度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20.
热带大气运动的长波和超长波(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麦村  姚棣荣 《大气科学》1981,5(2):113-122
对热带干大气运动的长波、纬向超长波(纬向扰动尺度L_1~10~4公里,经向扰动尺度L_2~10~3公里)和经向超长波(L_1~10~3公里,L_2~10~4公里)进行了尺度分析,得到了适合这些运动的近似方程。对于纬向超长波,与长波的情况一样为正压无辐散运动;但在经向超长波时,则涡度方程中存在辐散项,这一结果与Matsuno得到的在热带存在Rossby波和惯性-重力波混合的情况是一致的。同时,在存在基本气流切变的情况下,对线性化扰动方程进行了频率分析,结果指出,当n≥1时,Rossby波和惯性-重力波是可分的;当n=0,而纬向尺度L_1~1000公里时,存在混合Rossby-重力波,这就证实了上述尺度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于是,把尺度分析的结果与热带波动运动中Rossby波和惯性-重力波是可分的或混合的特性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