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固化剂对盐渍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固化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盐渍土路基产生的盐胀、翻浆、冻胀、淋溶与湿陷等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结合已建工程路基病害和拟建铁路工程的重要性,归纳了改良盐渍土的常用方法. 分析了土体固化剂从单一传统型到离子型再到新型高分子等复合型的发展趋势,从化学角度讨论了盐渍土固化的机理,并就固化盐渍土的微观机制、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盐渍土路基填料固化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将多种固化方法及固化剂对盐渍土路基进行综合固化.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大安地区分布着大量盐渍土,冬季温度降低后土体发生冻胀会引,会引发一系列工程危害。本文对吉林省大安地区盐渍土体进行野外取样,并进行室内基本物理、化学及物质组成试验,通过室内冻胀试验模拟土体冻胀过程,查明土体冻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体为碳酸盐渍土,钠离子含量较高,交换性阳离子含量较高;土体在冻胀过程中其击实度、含水率及土体中含盐量均不同程度影响着冻胀结果,对于各含盐量下土样均存在最佳击实度;盐分过少时对冻胀产生抑制作用,达到一定含盐量后产生盐胀,对冻胀产生促进作用;研究区起始冻胀含水率为21%。该结论为防治吉林省西部盐渍土地区由冻胀作用带来的工程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疆兵团垦区硫酸盐渍土路基的野外试槽试验测得的地温、盐冻胀变形量等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硫酸盐渍土路基的盐冻胀变形规律、盐冻胀变形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一个冻融循环周期内,路基中各测点的地温-变形量曲线可以分成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盐冻胀变化规律不同;②在降温、升温过程中,硫酸盐渍土路基盐冻胀变形量的影响因素不同,相应的计算公式也不同;③在一个冻融循环周期内,路基中各测点的盐冻胀变形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升温初期,因此,建议采用升温过程中盐冻胀变形量的计算公式计算路基的最大盐冻胀变形量。  相似文献   

4.
季节冻土区特殊的温湿环境造成盐渍土累积变形是导致众多工程问题的主要原因,但其变形破坏机理尚不十分明确。通过配制不同含盐量的粉土开展冻融循环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温度、未冻水含量、孔隙水压力、基质吸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和基质吸力对土体温度敏感,对土体变形有重要影响。类比于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给出了冻结盐渍土的有效应力方程,将土体变形分为温度应变、盐胀、冻胀、溶陷、融沉和残余应变,很好地解释了冻结盐渍土的变形机理。研究了含盐量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程度,发现低含盐量时土体应变以冻胀和融沉为主;随着含盐量的增加,盐胀和溶陷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含盐量为1%时土体变形最小,表明适当控制含盐量可有效抑制土体变形。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下,项目组与俄罗斯和日本学者合作,从土体冻胀和盐胀的基本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土中水的成冰作用和冷生组构、土体冻胀机理及含盐土的盐胀和冻胀等方面,对土体冻胀和盐胀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许多全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对盐胀和冻胀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硫酸(亚硫酸)盐渍土的工程性质。通过对天山北麓水磨河流域细土平原区硫酸(亚硫酸)盐渍土盐胀和冻胀试验研究发现:(1)随着温度的降低,试样盐胀和冻胀率逐渐增大。试样冻结前土体产生的膨胀是盐胀,试样冻结后产生的膨胀是盐胀和冻胀,当土体达到-15℃以后,土体盐胀和冻胀趋于稳定。(2)硫酸钠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其起胀温度降低。土体起胀温度取决于土体中硫酸钠析水结晶温度、硫酸钠结晶含量的多少、土体结构、内摩阻力、粘聚力、土颗粒间的引力、土体孔隙间和孔隙接触间吸收结晶硫酸钠的程度。(3)硫酸钠含量增加,其单次盐胀和冻胀率变化区间增大。  相似文献   

7.
季节冻土区含盐土公路路基在季节性冻胀、盐胀和融沉作用下,发生大量的道路病害,给道路的安全运营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在考察大量现场道路病害的基础上,针对甘肃省季节冻土区公路沿线盐渍化道路病害比较严重的地段,选取几种典型的盐渍土进行室内冻融循环试验来研究它们在周期波动温度条件下冻胀、盐胀和融沉特性,进一步探讨盐渍土地区道路病害产生的机制。试验结果发现,含盐量对路基土冻胀、融沉和盐胀等变形过程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含盐量路基土膨胀机制不同。含盐量较高的土体,变形主要由盐胀引起,没有明显的融沉变形;含盐量较低的路基土,变形主要由冻胀和融沉引起,可能存在盐胀;对于无盐但冻胀敏感性路基土,其变形主要由冻胀和融沉引起。另外,开放系统下盐渍土反复冻融循环后含水率重新分布,含水率普遍增加,且形成了两端含水率高、中间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冻区盐渍土热特性及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路基冻胀、融沉是在青藏铁路经常遇到的现象,在盐渍土分布的冻区更为明显。运用TG-DSC技术对冻区盐渍土热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环境变化对冻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易溶盐对盐渍土热特性有着重要影响,随含水率增大影响愈剧烈;冻结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冻结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所得结论对掌握青藏铁路盐渍土地区冻土工程冻胀、融沉特性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硫酸盐渍土盐胀特性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硫酸盐渍土分布广泛,其盐胀特性给工程建设带来诸多困难,以往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多是通过向非盐渍土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盐分,人工制备成盐渍土样进行,且仅侧重于盐胀率的测试和分析,对盐胀压力的研究很少.结合硫酸盐渍土地区工程现场出现的渠道面板胀裂变形等问题,取样天然硫酸盐渍土,对单因素影响下的硫酸盐渍土膨胀率进行测试和分析,对各因素作用下的盐胀机理加以分析,并对法向膨胀力进行测试,与非盐渍土的冻胀力进行对比后,发现硫酸盐渍土具有较大的法向盐胀压力,建议设计分析中需在试验的基础上考虑盐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硫酸钠溶液的盐胀与冻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硫酸钠盐渍土产生盐胀与冻胀的机理,研究了硫酸钠盐溶液在温度变化时的盐胀和冻胀的特征和规律性.针对不同浓度的硫酸钠盐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进行了观测.通过试验,定量分析了不同浓度的硫酸钠盐溶液在温度降低过程中,其盐胀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在负温区间,不同浓度的硫酸钠盐溶液冻胀率随着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硫酸钠盐溶液的盐胀必须具备一定的浓度条件,否则无结晶盐析出,无盐胀产生,并且低于这个浓度的所有盐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将一直处于冷缩状态,直到冻胀产生.比较了不同浓度溶液的盐水比和结晶盐的盐水比,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其体积膨胀率(盐胀率与冻胀率之和)不同,硫酸钠盐具有一定的抑制冻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宁夏南部地区湿陷性黄土厚度较大,湿陷性系数较大,压缩性高,相应地地基处理难度大,费用高,尤以该地区的低层建筑物地基处理安全性和经济性两者矛盾最为突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开发建设的一大阻碍因素。针对此问题,采用经验总结和专家论证的研究方法,提出采用垫层法部分消除湿陷性,同时采取严格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的综合处理方案,以科学、安全、经济和适用为宗旨,经该地区采用此地基处理方案的工程实践证明,此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该地区低层建筑物地基处理中安全和经济两者的巨大矛盾,使两者达到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水源地勘探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取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水源地供水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以宁夏石嘴山市小校场水源地为例,基于GMS模拟技术,对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建立水文地质数学模型计算源汇项,评价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并对水源地远期可采量进行预测,结果可见:水源地满负荷开采20 a时,承压水获得的补给量可满足开采量,以4万m3/d的开采量开采20 a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3.
炭山地区的沉积背景归属长时间存在争议,前人将其划分为山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相对独立。本次研究采集固油-1油页岩调查钻孔所获延安组下部泥质岩岩心样品,通过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稀散元素的分析测试,恢复了延安组下部沉积水体环境、古盐度、氧化还原条件,同时通过对比研究证实了炭山地区延安组沉积物源除来自于基底沉积地层以外,还有南华山—西华山一带早古生代花岗岩和长城系海原岩群的物源供给,印证了炭山地区沉积范围较广,推测其为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并且在六盘山盆地内部可能赋存有厚层延安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宁夏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求宁夏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在分析宁夏2004~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基础上,对宁夏5市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分水资源支持力、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3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得到宁夏5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指数和分级标准。具体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2004~2014年间,宁夏水资源承载力仅在2005~2006年有所波动,其余年份两种方法结果一致,11年间保持稳定上升;(2)对于宁夏5市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主成分分析结果由大到小排序为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和中卫市,因子分析结果由大到小排序为吴忠市、银川市、固原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3)建立宁夏5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分级阈值,主成分分析下吴忠市和银川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高,石嘴山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中等,固原市和中卫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低;因子分析下吴忠市和银川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高,其余3市水资源利用状况都较低。  相似文献   

15.
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与植被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被状况的变化是反映区域性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地下水是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宁夏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是全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省区之一。2000年后,随着宁夏黄河引水量的减小,水资源的不合理应用使银川平原的生态植被出现了退化的趋势。本文利用MODIS-NDVI遥感数据,对银川平原2000~2004年间的植被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引用黄河水量及多年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植被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适宜于植被发育的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大学低温工程试验研究室刘镜仁同志,在《渠道(沟)衬砌工程冻害治理的新思维及试验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一些与《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91相左的观点文章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渠道衬砌中的冻害研究范畴、渠床的冻胀融沉和衬砌体的破坏、允许冻胀位移值与允许残余变形量等问题.并介绍了《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编制中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7.
管线施工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荒漠等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和破坏。应用遥感、野外样方调查等方法,通过对比“陕甘宁气田—银川天然气管线工程”管线两侧建设前后植被类型、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等因子的变化特征,对生态环境自然演替规律和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合管线施工中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宁夏银川平原是继河套平原之后,在黄河流域发现的又一个高砷地下水分布区.为了总结其高砷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并探索水化学因素对地下水砷释放和富集的影响机制,本文以银川平原北部(银北平原)作为典型研究区,采取野外水文地质调查、水样采集与测试、砷与水化学组分散点图相关分析及水文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银北平原地下水砷含量在0.2~177 μg/L之间;高砷地下水(大于50 μg/L) pH值多在7.5~8.5,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Ca、Cl·HCO3-Na及Cl·HCO3-Na·Ca型,Eh多在-200~-100 mV.银北平原砷含量较高的地下水中COD、NH4+、HCO3-含量相应也较高,而NO3-和SO42-含量较低.高砷富有机质的冲-湖积含水层经过长期演化,形成偏碱性的中强还原性地下水环境和特殊的水化学特征,也具备极大的砷释放能力.较高的pH导致砷从铁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等水合物或黏土矿物表面解吸.其次部分铁锰氧化物在高pH、低Eh条件下可被还原为低价态可溶性铁锰,从而使与其结合的砷也得以释放进入地下水中.此外重碳酸根与砷酸根、亚砷酸根的竞争吸附行为促使含水层砷的解吸.  相似文献   

19.
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2号点剖面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晚更新世晚期孢粉组合以草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有Chenopodiaceae、Artemisia、Zygophyllum、Ranunculaceae和少量的Euonymus、Ephedra和Nitraria等,木本植物花粉次之,有Pinus、Picea、Abies、...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银川平原普遍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文章对银川平原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及潜在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利用Landsat 8 OLI数据与野外实测数据,选取地面高程、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植被指数、盐分指数及干旱指数为预测指标并提取指标值建立数据集,结合野外实测样点数据,建立基于异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神经网络算法的盐渍化灾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建立预测模型时,选择Radial Basis Funciton作为模型的核函数,c=100且g=3时预测精度最高可达85%;(2)研究区轻度盐渍化土壤面积约854 km2,中度盐渍化土壤面积约985 km2,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约231 km2,主要分布在平罗县西大滩、银川芦花和吴忠苦水河地区;(3)银川平原北部的土壤盐渍化情况较严重且多分布于耕地周围的撂荒地以及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耕地资源中土壤盐渍化状况较严重,应注重耕地的合理灌溉与排水,增加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