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传统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问题,该文以湖南省5批共65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例,借助ArcGIS10.2平台,综合应用核密度估计、局部空间自相关、最邻近点指数等方法,描述了传统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湖南传统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呈不均衡状态,热点地区在省域西部与南部。自然景观类地名多于人文景观类地名,以水文类地名、地形地貌类地名居多,地形地貌类地名凝聚在地势高峻的山区,水文类地名大多数分布于沅江和湘江流域;人文景观类地名同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关系紧密,其中,姓氏命名类地名反映了人口的分布与迁移,建筑园林类和美好寓意类地名是当地民俗、建筑、信仰等文化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徐州村落地名中蕴含的丰富社会历史文化,该文利用数理统计和GIS核密度技术分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类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探讨地理环境对聚落选址的影响,同时展现了徐州人民丰富多彩的生产活动.研究发现:徐州地区自然景观类地名,主要包括山文、水文地名,大都依山而生,沿水分布,与境内复杂的地形和河网分布状况基本一致;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划分为姓氏、经济活动、建筑工程、军事、愿望几类,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当地的氏族聚落、人口迁移、生产生活、社会变迁情况基本符合.通过地名中的文化景观,揭示了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和人类认识大自然的过程,有利于挖掘徐州村落地名中所蕴含的民族、历史和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3.
运用GIS点密度分析研究吉林省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在自然景观类地名中,东南部地区集中了地形地貌类、水文类、植物动物类地名;中部地区集中了植物动物类地名;东部集中了水文类和天体方向类地名。在人文景观类地名中,中北部集中了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建筑工程、祈福、姓氏类地名;中南部聚集了许多建筑工程类和历史典故类地名;东南部集中了经济活动类、军事防御类地名;东部集中了建筑工程和祈福类地名;西北部集中了政治类、带"字"类、历史典故类地名。  相似文献   

4.
陈优良  朱倩 《测绘科学》2021,46(2):178-185
针对目前地名文化中客家聚落地名研究的不足,该文从客家迁徙历史的角度,提出了客家地名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以客家摇篮石城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和多元logit回归模型方法,深入分析石城客家地名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历史演变因素。结果显示:在时间上,客家地名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增长时间分为5个阶段,隋唐萌芽时期、宋朝大量增长期、元朝缓慢增长期、明朝平稳增长期和清朝快速增长期;在空间上,客家地名分布显现出聚集特征,但聚集程度各异,聚集点和聚集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根据logit模型结果显示,地形、河流、人口和经济等多种因素交融在一起,对客家地名的演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05-108
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基于GIS技术,从含"围"地名群空间分布特征出发,通过分析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与客家含"屋"地名群进行选址差异的对比,揭示了绝大多数含"围"地名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且符合客家人的选址要求,支持"围屋"的命名起源说法;少数含"围"地名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水患易发地区,支持"堤围"的命名起源说法。  相似文献   

6.
宗教景观空间分布研究对于拓展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事业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利用GIS技术对五种宗教文化景观的格局特征进行研究,制作出密度图;根据宗教景观样本点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取值建立宗教景观密度与交通密度、人口密度和高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解释影响宗教传播的因子,为宗教文化景观的选址及宗教文化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赣州客家文化信息服务系统运用3S技术(GPS、GIS、RS),基于时态GIS技术将赣南客家文化信息与时空地理信息相结合,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表达和应用地理信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对赣州客家文化的历史、人口分布、客家方言、客家建筑、客家美食、客家风俗等资源的收集、管理、共享与服务,全面展现了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赣州客家文化系统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赣州客家文化,为普通民众了解客家文化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窗口,为文化局宣传和传承客家文化开创了新模式。以传统测量和现代测量技术相结合,以地图为载体,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将赣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客家名村和客家寺塔呈现给用户,将客家文化从起源、变迁到立足的整个过程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和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以蔚县剪纸文化为例,提出"派系传承一维关系"、"空间传承二维关系"、"派系与空间传承三维关系"的文化传承景观多维可视化方法,用以解析文化传承景观中的时空传承关系,为文化传播的驱动机制分析提供必要的基础。文化传承景观的多维可视化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学思考,通过多维视角深入解读文化景观内涵,有助于文化地理学者利用现代地理信息科学工具实现信息挖掘。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榆林市乡镇地名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的网络公开地名数据源进行数据融合,获得榆林市乡镇级居民地地名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地名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引入地名密度和地名点距离的指标,运用GIS的分析方法,对榆林市乡镇级地名数据进行景观分析。研究得出:榆林乡镇地名从东南向西北部递减,并且呈现出聚集的分布特征;榆林市的自然人文特征直接体现在其主要地名分类的分布上,山水类地名的分布反映了榆林西北部沙漠干旱,东南部黄土丘陵、河流较密的自然特点,姓氏、军事类地名的分布则反映了榆林市的移民文化、多民族混居的民族特色,以及古代军事价值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地名调查工作涉及地域划分,地理空间,语言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运用"3S"技术,结合当地语言文化开展此项工作,能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有利于对存在尚未掌握的地理实体及地名信息的判断、界定和甄别。通过广东郁南县地名调查工作实例,探讨在"3S"技术背景下,根据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征地区的地名调查工作所呈现的新问题、新特点,可作范例为粤语地区的地名调查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