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测绘DLG元数据是基础测绘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生产方法费时费力,且生产过程中容易出错。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以DLG元数据生产为例,用Python语言编程生产Excel格式的DLG元数据,通过对元数据属性项的自动化生产,减少了人工填写的工作量,降低出错率。这种方式解决了DLG元数据的制作难点,简化了元数据生产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利用自编程序实现元数据必填属性项的自动化提取,利用程序自动化处理生成最终组织好目录的元数据成果。通过在新疆基础测绘项目的实际生产应用,对程序进行测试,证明可实现减少错漏出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行方法中,遥感卫星元数据制作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资料整理与信息提取,操作过程繁杂且出错率高。本文首先对元数据制作总流程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在元数据制作流程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软件运行的新流程,并针对该流程中涉及的关键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相关程序开发人员提供有力参考;最后通过软件成果的展示和运行充分验证了软件设计流程的正确性以及软件工作效率的高效性。文章认为,遥感卫星元数据自动生成软件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工管理元数据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DB的4D产品信息库设计方案,自动完成了元数据文件的制作。用VC++6.0结合DAO实现程序,并以DLG元数据为例验证了程序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该程序能为4D产品元数据的生产提供一个快捷方便、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XML的元数据服务(目录服务)是测绘成果分发服务系统项目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和《测绘成果网络分发服务系统建设技术指南》中的2种元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这2种元数据快速批量转换的设计思路,并编制程序实现基于XML的地理信息网络分发服务元数据的批量转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元数据质量,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元数据的生产效率,在分析传统元数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数据库对元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并研发元数据生产制作软件,以减少元数据生产过程中的错误,简化元数据生产流程并实现元数据的快速生产。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利用像素工厂软件制作DSM数据的实践,详细介绍了DSM数据生产的流程、质检方法及作业中遇到的难题,并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为今后的测绘项目生产提供了作业思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水下地形测量因其局限性大、成本高、作业效率低,常规人工测量方法难以开展。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无人测绘船被投入水域测量工作。通过将GNSS RTK与声呐测深技术相结合,实现实时定位测量水底底面的高程,测量精度可达到厘米级,能够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周期及成本。本文首先对无人测量船作业原理和流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结合应用实例,进一步论述了利用无人船测量水下地形的作业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确定工作已全面开展。高质量的正射影像(DOM)是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本文基于实际工作中采用多源影像制作土地确权调查地图的工艺流程,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确保了测绘项目的顺利进行。为以后的测绘项目生产提供了作业思路,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队采用总局测绘研究所编制的441B-Ⅲ型电子计算机平面区域网加密程序,并在该所的帮助下进行了两个测区共188幅1:10000图的平面加密,制作了象片图,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作业情况和我们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在大数据环境下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测绘产品质量监管思路,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了以质检软件为主、人工管理为辅,集质量信息收集、共享、动态监测和分析预警为支撑的测绘产品质量监管平台。该平台通过程序自动评价与人工评价相结合、相比对,分析挖掘质量隐患点、关键人或图幅,并提前预警,为实现测绘生产和质量控制、全生命周期监管和质量信息的深度利用提供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空间数据批量自动化处理可以保证数据的质量较高,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数据处理人员的工作强度[1].本文结合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以下简称山东基础测绘项目)中对相关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具体操作的实例,介绍ArcPy脚本在批量地理信息更新方面的具体应用,完成了批量修改属性表、批量制作外业核查标准数据、批量制作元数据等操作,为ArcPy脚本在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方面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毛炜青  郭容寰 《测绘科学》2006,31(3):127-128
本文成功地在已有的数字化测绘生产管理流程上引入了基础地理数据元数据,使元数据和测绘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互为补充。实现了在测绘生产流程中更新元数据,通过元数据管理测绘生产流程。按照这个理论构建了元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在上海市测绘院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测绘地理信息元数据是一种描述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包含数据的表示、覆盖范围、质量、空间和时间模式、空间参考系和分发等信息,覆盖项目设计、数据生产、质量检查、项目验收全流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成果数据,其对数据的生产、说明、使用和分析管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元数据不精确,则使用相关数据时就会存在质量问题。测绘地理信息元数据生产中,相关标准与具体项目需求和成果需求相结合时通常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易实现质量检查的自动化。目前其质量检查多采用人工检查的方式,检查效率及准确度受人为影响。本文在分析其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四类,结合四类元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以模板为基础的自动化检查方法,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成果、数字高程模型成果检查等项目中得到了实践应用,对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元数据检查的效率及准确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11)元数据标准、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的CSDGM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元数据标准,描述了测绘空间数据的元数据标准与测绘空间数据元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6.
元数据和图历簿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重要附件资料,其内容及填写顺序均有相应的要求[1],部分基础信息可根据图号计算获得。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计算机中存储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元数据和图历簿信息,建立信息系统,提高生产过程中填写元数据和图历簿的速度,并提供高效便捷的元数据和图历簿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17.
测绘成果是指各类测绘活动形成的记录和描述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图件。测绘成果分为基础测绘成果和非基础测绘成果。测绘资料档案包括测绘成果生产、形成过程中的各种记录、技术设计、质检报告、技术总结、元数据等资料,同时包括测绘成果本身。测绘资料档案管理部门在管理实务中既履行测绘资料档案管理的职责,又履行向社会提供测绘成果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全野外人工进行1∶1 000带状地形图测绘存在费时费力等问题,根据相关项目关于城乡道路带状地形图测绘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车载三维激光扫描完成地形图测绘工作模式,对车载雷达数据的获取进行分析研究测试,并对车载激光雷达不同作业环境以及点云密度进行分析,通过精度检测和数据采集获取的效果以及数据获取效率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分析了资源三号卫星定向建模的精度,分别基于不同地形类别的测绘数据生产,并进行精度比对分析,总结出不同软件处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的技巧,对于数据生产精度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可应用于1∶50 000测图项目的结论,为以后的测绘生产提供作业思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理论为基础,采用普通的数码相机,在其高精度几何检校的前提下实施建筑物立面测绘;以具体的建筑物立面测绘试验实例,阐述了立面摄影测量的技术思路与作业步骤,试验结果表明,建筑物立面测绘成果的几何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