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信息化进程最快、信息交换程度最高的区域,它对空间信息的需求呈现出比例尺大、更新周期短、社会对空间信息需求量大等3个方面特点。本文对上海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就现阶段主要任务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体系初探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近年来,我国测绘部门完成了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初始建库",基础测绘工作重点已转向持续更新和灵性服务。未来的基础地理信息"应需适时更新"将体现更新内容灵性化、更新周期适时化、更新方式多元化等特点,其主要业务模式包括变化监测、变化测定、主数据库更新和产品更新及服务四大部分。为了有效开展"应需适时更新",应构建包括动态监测与数据预处理、变化信息采集与处理、数据库与产品更新、更新信息网络化服务四大主体部分的动态更新技术体系。该体系是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其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展技术装备成套化和业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0引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与地球科学融合的产物。基础性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正在成为国家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21世纪,全球空间信息获取、处理技术进入全面更新的阶段,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信息资源相继投入民用,海量数据的增长速度成倍提高,目前仅全球的  相似文献   

4.
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为基础地理信息的及时更新提供了持续、可靠的参考数据。本文针对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成果应用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实际需求,从数据转换、要素匹配、变化识别和增量更新等方面设计了基于地理国情数据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技术框架。针对要素相似性匹配和变化识别难题,从距离、面积和形状相似性等方面设计了面向几何要素匹配与变化识别的系列指标、算法和知识规则。研究成果在山东莱芜某地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对变化要素的识别精度达96.6%,极大地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工作效率。研究成果不仅为基础地理信息增量式更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将提高地理国情数据成果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面向地理国情监测的变化检测与地表覆盖信息更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能够全面、动态地掌握地理国情信息及其变化,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数据基础。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是按照统一规范标准、经过内业解译和外业核查形成的矢量数据。如何在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实现变化信息提取与更新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关键。针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特点与监测需求,以多时相遥感影像处理分析为基础,构建了针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变化检测方法体系,提出了像元—对象结合的多时相影像变化检测、基于对象实体统计分析的变化识别方法,实现了综合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和遥感影像的地理国情变化检测与数据更新。基于像元—对象结合的多时相影像变化检测首先根据传统的变化矢量分析法提取基于像元的变化检测结果,再以地理国情普查的矢量对象为统计单元计算对象内变化像元的比例,以此判断该矢量对象是否发生了变化,并根据变化像元的比例计算其变化强度。基于对象实体统计分析的变化检测方法直接以地理国情矢量为对象进行特征提取和差异构造,再将差异影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基于地理国情对象的变化检测图。最后,根据变化检测结果,对变化区域进行面向对象分割,并从上一期未变化区域选取训练样本训练分类器模型以得到变化区域的地表覆盖类型,将变化区域与未变化区域结合得到更新后的地理国情矢量图。选取江阴市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和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准确提取和解释变化区域的同时,明显提高了变化检测和数据更新的效率,可用于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  相似文献   

6.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中间件功能设计与组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间件是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具有统一编程接口的虚拟机器,支持复杂应用问题的求解和广域网上各类资源的共享.设计地理空间信息网格中间件要具备资源动态监测、屏蔽节点异构、优化资源选择和协同计算等功能.地理空间信息网格中间件的组建模型包括:资源监测组件、计算服务组件、网格安全组件、容错服务组件、信息服务组件和应用调度组件.  相似文献   

7.
虚拟地理环境作为一种基于地理研究并提供地学分析的三维可视化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需要解决物理存储分散、数据格式多样的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本文研究了虚拟地理环境下的空间信息及其元数据的组织管理方式,定义面向对象思想定义简单的空间信息对象实体,通过对其进行迭代和组合来表达复杂空间信息对象,设计出具有元数据信息的空间信息对象XML描述方案。研究了如何构建集中式的空间信息对象管理与分布式的空间信息服务相结合的空间信息共享体系架构,通过提供对空间信息对象的浏览、分析、操作的Web服务,使得虚拟地理环境在网络中进行资源交换、信息共享、协同工作以及提供决策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面向电子政务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库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四大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库之一,它是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集成的数据库。具有多业务类型、多尺度、多源性等特点。由于历史、数据政策、管理体制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这些信息资源普遍是分散的、异构的和不同格式的,是仅与局部范围信息化应用相适应的“信息孤岛”。因此,通过对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与提升新的应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协同处理成为十分迫切的要求。本文将重点讨论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整合的原则与方法,信息共享及数据交换。以及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整合与更新的技术路线与实现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体系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理信息的需求和地理信息服务的现状出发,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结构框架,详细介绍了网络化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分布式生产与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网络分发与服务和基于位置的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初步建立了数字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地理空间信息收集、处理、存储、管理、分发和应用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的深入,实现空间信息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技术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地理信息运营将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基于互联网络的空间信息计算平台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体系、运行平台、服务体系、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概括为3个层面,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化应用,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管理、救灾应急指挥、生态与环保、城市资源管理以及国民经济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指出了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发展方向—建设重庆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组织的"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研究"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地理信息资源产权的政策问题,浅谈了产权与地理信息资源产权、地理信息资源产权的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对我国地理信息资源产权政策的建议等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理空间数据的行业交叉性使用更加频繁。在“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的战略背景下,研究解决跨行业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政务平台建设中出现的基础数据地理空间矛盾的问题十分迫切。从数据结构整合、行业管理协调、数据组织模式创新、数据更新方式改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解决长期以来缺少行业协调和沟通而产生的技术性数据混乱的问题。该研究方法能够科学地完成历史数据的统一整合并彻底杜绝行业间数据生产的技术壁垒。提出了从数据的框架体系设计、采集、更新、应用与管理等全流程的数据建设方案,为跨行业的政务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富有探索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和数据收集,从政策、市场、企业、产品等方面,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进行了简单综述。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正处在诞生阶段,市场规模较小,但发展迅速,潜力巨大。在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上,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不平衡。数据产业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软件产业和地理信息集成服务极具发展潜力。从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看,政府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从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来看,地理信息技术储备不足,亟待创新。  相似文献   

15.
流感监测系统的建立是应对流感大流行的一种极为有效的举措。为此,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国、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等国家,先后都建立了自己的流感监测系统。为了提高我国流感监测系统的水平,作者选出代表性强、特色显著的美国、欧洲和我国的流感监测系统作为典型,从地理流行病学的角度,着重对流感监测及其数据分析的地理分区、流感疫情动态变化的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总结先进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作者对我国的流感监测系统提出了改进意见。在综合考虑我国地貌特点、气候分区和管理需要的基础上,建议将现有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的南、北两个地理分区,细化为黑吉辽区、京津冀鲁豫区、长江中下游区、闽粤桂琼台区、蒙甘新区、晋陕宁区、渝黔川滇区和青藏区等8个流感监测地理分区;建议将现有流感监测系统引入基于流感样病例占门诊病例百分数的基线,利用归因肺炎及流感的死亡率,计算流感季节基线和流行阈值,以客观地衡量和评价流感流行水平及其严重程度。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地理流行病学的发展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对流感及其他传染病的监测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软件是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迫切需要加快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一套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完整、系统、协调的标准体系框架,推动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现行标准的适用性、系统性与先进性的不足,软件标准化与产业发展联动的缺乏,企业参与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等。在分析当前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地理信息软件标准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路,形成了地理信息软件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编制了体系框架图与分类表,并且展望了未来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阐述了标准化工作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工作进展,以地理信息国家标准及其在研项目的构成情况为基础,针对普遍反映的标准化问题,从标准化工作主体和客体(即:标准制定者及标准本身)的组成和变化的视角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理信息国家标准的制定主体仍为标准科研及行业事业单位,企业制定标准的较少;现有地理信息国家标准仍以基础通用和数据资源类标准为主,面向产业发展的应用服务类标准仍然缺乏。分析认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各种标准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当前标准化工作机制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机制设想,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in estimating ecosystem’s relative sensitivity to acid deposition. East China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area. Four variable layers, which are base rock, soil buffering ability, vegetation type and soil humidity, are used in the process. Five grades are separated in this research. The sensitivity mapping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具有多数据形式、大数据量、传输快捷等优势,大数据分析已逐渐影响和改变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本文利用滴滴打车数据和感兴趣点分析人们的打车需求,识别出打车活跃区域。对打车需求数据进行时间划分,核密度分析得到打车聚集区域。统计了打车点附近各类型POI的个数,分析了各区域内打车需求与时间段、地理位置、工作日和周末的关系。发现早高峰(7点到9点)打车与住宅区POI相关,晚高峰(17点到19点)与商铺POI相关,夜晚(21点到2点)打车与公司POI相关,且同一地区在周末与工作日的打车活跃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涉及感知、传输、数据、平台与应用以及展现等内容,提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运营与智慧管控的分层架构体系,研究了面向时空信息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联动与融合构架、地下综合管廊安全运营与智慧管控体系、基于GIS的管廊运营隐患预警与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等关键问题,基于上述研究构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运营与智慧管控服务平台,并在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取得了示范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