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图例的性质和设计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连笙 《地图》1995,(1):6-9
应用图例是地图设计思想的集中反映,它既担负着约定图象符号语义信息的任务,又为读图者认读地图符号提供一种标准刺激,以建立读图的经验系统。本文还阐述了应用图例的设计要求,重点分析了定量符号的各种类型图例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图图例位置的眼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例是人们阅读地图的重要工具,是地图使用者认知地图内容的钥匙。针对目前地图图例设计尚未标准化的问题,分析现阶段地图图例位置的设计情况,总结了地图图例位置的设计缺陷,并通过地图使用者对地图上不同位置图例的眼动测试,获取地图使用者读图时的视觉信息,提出地图图例位置的放置原则。  相似文献   

3.
现有图例生成方法依靠人工编辑生成静态图例,无法根据地图视口内容的变化而动态改变,给图层丰富、样式复杂的地图交互带来了不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图制图脚本的交互式动态图例生成方法,通过解析脚本,筛选内容、生成图例等步骤,根据地图视口内容自动生成图例。  相似文献   

4.
利用ArcView系统自身提供的图例加载方法完成视图中主题图例的加载需要经过多个步骤。针对Arc-View系统以上繁琐的加载过程,本文探讨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即利用ArcView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Avenue语言,通过编写Avenue程序代码,实现主题图例的快速加载。通过建立Avenue程序与图形用户界面(GUI)工具按钮的"链接",从而实现视图View中主题图例加载操作的简单化。  相似文献   

5.
在运河“申遗” 工作的推动下,以京杭运河为代表的大量水利工程相继成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水利、文物等部门相继开展了古代水利工程保护与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由于古代水利工程保护的特殊性.在保护规划图编绘的过程中发现已有的规划图编绘技术标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突出地表现在现有规划要素图例不能完整地表达保护规划内容,本文根据古代水利工程保护特殊要求.结合当前已有的规划图编绘技术标准和成果,提出了京杭运河保护与管理规划图图例系统和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现今出版的地图左(右)下角皆可看到的"图例",明代罗洪先的<广舆图>中称之为"省文",即通过对图例的察视,可领会地图所要表达的意义.在明朝以前的中国古代地图里,似乎还没有明确标示于地图上的图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审视,因为中国古代地图大多以很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有的还注明"某水""某河"等,使读者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7.
基于图例元的统计专题地图图例符号自动生成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统计专题地图图例符号的分类和特点,提出了图例元的概念。在对图例元分类及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图例元的统计专题地图图例符号自动生成模型;设计并实现了统计专题地图图例的自动生成模块,最终应用到统计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中。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生成各类统计专题地图图例符号,具有一定的拓展性,促进了统计专题地图制图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在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生产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数据产品的过程中,图例系统的设计和制作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图例系统的设计思想、处理技巧、关键技术、实现方法等,并在1:50000地形图制图数据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图例板是MAPGIS相对于其它GIS采集软件的重大区别,用户用好图例板,可以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操作,极大地提高矢量化的工作效率,极大地降低矢量化过程中的错误,利用图例板进行数据修改和地图制作亦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0.
郑贵洲 《地图》1996,(2):31-33
在地质图设计中,图例、符号的设计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图例是地质图信息传输过程的组成部分,它对图上符号提供解释及对符号内涵加以说明,当低面对一张新地质图,其中常用符号的内容可以理解,而新的符号必须查阅图例才能知识,这时对符号的识别是以图例说明为基础,符号就成为地质图作为信息传递工具所不可缺少的媒介。  相似文献   

11.
适时规范各应用领域遥感地质调查图件图例,实现图例标准化和自动化是十分必要的。从图例编制与拓展原则出发,分析了图例的主要内容与表达形式,针对不同类别的图例探讨了图例的生成方法、编排及表达。通过利用Font Creator和ArcGIS软件共设计制作了遥感地质图件图例455种。这些图例可应用于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遥感调查、基础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地质灾害遥感监测、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和遥感影像图等诸多领域,能基本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也可为遥感地质图件的标准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构建泥石流灾害虚拟场景能够为灾害交互查询分析提供一种新方法。但现有的关于灾害场景可视化研究存在VR场景建模效率低下、交互模式单一和查询分析薄弱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空间语义约束的泥石流灾害VR场景融合建模及交互方法,重点探讨了场景动态融合建模方法,利用符号增强表达和射线焦点获取技术设计了多种场景交互模式。并构建了原型系统,选择案例区域开展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泥石流VR场景的快速构建,并能够满足用户对灾害场景沉浸式感知以及灾情信息查询分析等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早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课题,世界范围内的灾害研究机构数量众多,但在减灾机构综合信息表达方面存在不易搜索和难以查询的问题。利用可视化技术在信息表达方面的巨大优势,针对国际减灾机构信息的特点,从研究范围与研究灾种类型2个角度,进行了机构对象的符号设计研究,并结合C#与ArcGIS Engine构建了国际减灾机构信息可视化系统,将有关国际减灾机构的非直观的文本信息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图像形式,以提高国际减灾机构信息的易读性和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4.
可视化与可视化分析能有效提升枯燥、抽象数据的认知能力。然而,受地表环境要素遮挡、三维地质模型的不规则几何特征等要素影响,地下局部空间视觉表征中断,难以高效感知和交互分析地质要素及要素间的空间、属性特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种视觉变量和单目视觉线索组合的三维地质模型特征信息的增强可视化分析方法,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关键信息的增强表达与定量分析,并选择重大铁路某大桥和某隧道两个区域地质单元进行了案例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三维网格类标尺可视化分析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精度和效率分别提升了13.63%、29.32%;根据参与者的调查统计分析,可视化效果与交互体验也有较大提升,证明本文方法可以更高效地感知和分析复杂三维地质模型场景中的关键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15.
人口信息空间可视化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乃至世界关注的重大社会发展问题,因此将人口信息进行空间化总结和表达,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人口信息空间可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人口信息空间可视化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人口信息空间可视化系统设计框架、系统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结构。结合第五次人口普查信息设计和制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电子地图集》,图集提供1 0个图组共计近2 0 0幅地图和近1 0 0 0个分省、分地区和分县人口指标以及强大的系统功能,形成交互的人口空间认知的可视化环境,形象地表达了人口的地区差异、分布特征;揭示了人口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区域各种要素制约关系,提高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空间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电子地图使用者和地图界面之间的操作性交互是实现高层次地图交互的基础,地图系统界面的交互性是提高使用者操作性交互效率的关键。本文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提出了交互界面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模型设计和详细界面设计三个阶段,结合地图使用者的特点,讨论了交互方式和交互形式的选择与配合以及界面隐喻的原则,重点提出了地图可视化系统中界面交互性的设计原则。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够用于地图可视化系统设计过程中交互界面的设计,从而促进多媒体电子地图交互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地图的单一尺度可视化与用户所需地图的多尺度表达之间的矛盾,利用多尺度制图技术,探讨基于用户制图需求的交通要素启发式多尺度表达的技术方法.通过对用户的制图需求信息进行启发式识别,提取出相应参数对不同尺度下各要素进行取舍和简化,最终实现交通要素的多尺度表达.实践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改善电子地图表达尺度单一的缺陷,满足用户对多尺度地图的制图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在全空间信息系统中,多粒度时空对象及其时空域的组织方式,本身并没有对对象进行专门的可视化处理.对象的全特征、复杂关联与多维动态特点客观上造成了用户理解和认知数据的困难,需要专门的可视化工具,对对象的特征信息进行可视化检查与交互探索,一方面可以向下验证全空间信息系统建模理论,融合多粒度时空对象一体化管理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向上为系统示范应用提供数据可视化工具,检查对象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为此,首先从体系架构和可视化流程2个方面对可视化工具进行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以对象特征的直接动态可视化表达为目标,针对对象特征信息的不同来源和时空演变特点,提出多粒度时空对象离散变化特征动态表达、连续变化特征动态表达的关键技术流程,实现对象全生命周期特征信息的变化管理、动态表达与交互探索;最后通过插件扩展,实现了系统功能,以若干应用场景验证了系统架构的合理性和关键技术流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扁平化是当前在网页、交互设计中最为流行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扁平化的历史由来、相关概念的阐述,以及与拟物化比较,结合电子地图符号设计理论,提出了利用扁平化思想设计地图符号的指导原则,制作了若干带有扁平化设计风格的电子地图符号.实验表明,扁平化设计思想指导下设计的地图符号,能够有效地减小冗余视觉要素对用图者的干扰,提高地理空间信息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20.
网络空间信息可视化对揭示网络空域规律、促进网络空间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将网络空间节点与拓扑关系直接可视化的视图中存在大量的点重合和线交叉,目前已有的网络节点布局算法、集束边技术、骨干网提取和网络路由拓扑多尺度表达等方法能够优化视图效果,但在网络的微观结构上,对保持网络空间点群要素的特征信息关注不够。通过分析并量化网络空间点群要素的各类特征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聚类的要素聚合方法和一种基于节点重要性度量的要素选取方法,以自动综合的方式对网络空间点群要素进行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持网络空间点群要素的空间特征,为定量表达网络空间特征、加速生成视觉效果良好的网络空间地图提供基础数据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