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南地区江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根据西南地区的实际,以及在区内开展的部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的执行情况,提出以江河流域为基本的调查评价单元的思路;以“缺什么,补什么”的总体工作原则以及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填图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内容后,提出了适宜于青藏高原牧业环境下的生态环境地质"自然综合体多属性叠加填图法"的新方法。即针对生态环境地质条件复杂区的调查要素,摒弃了以往单一方法,有机地协调气候、土壤、植被、景观与众多的地学要素,避免了不同学科对同一生态环境地质现象单打一的调查现象。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使青藏高原1∶20万区域化探工作采取正确的方法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自1999年开始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物探所及有关省区地调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先后以"关于新疆西昆仑区域化探招标项目有关野外采样粒级问题的通知"(2000年5月8日)、"关于西藏中西部区域化探野外采样方法问题的函"(2001年5月9日)和"关于青海省高寒湖沼景观区域化探有关野外采样粒级问题的通知"(2002年5月22日)等文件方式形成规范性要求发给有关省区,对区域化探采样粒度、采样密度及采样部位等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4.
周权平  杨海 《华东地质》2021,(2):175-175
正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水环境和水生态等突出问题,以水为脉,积极探索长三角水网平原区无人机调查、采样和监测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技术应用示范。(1)形成无人机水域污染源快速筛查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热红外相机,可在1小时内完成10 km2的工业排污口监测,  相似文献   

5.
通过历时2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结合大量前人资料和多时段的遥感解译成果综合分析,充分利用3S技术和信息技术,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方法体系,为编制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示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特点、思路、体系构架和3S技术的应用,重点阐述了RS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生态环境地质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通过历时2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结合大量前人资料和多时段的遥感解译成果综合分析,充分利用3S技术和信息技术,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方法体系,为编制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示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特点、思路、体系构架和3S技术的应用,重点阐述了RS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生态环境地质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通过历时2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结合大量前人资料和多时段的遥感解译成果综合分析,充分利用3S技术和信息技术,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方法体系,为编制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示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特点、思路、体系构架和3S技术的应用,重点阐述了RS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生态环境地质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1999-2002年,中国在大江大河流域、沿海地区和特殊地区实施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顾了近4年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和专题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总结归纳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展望了今后如何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更好地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西南地区城市化率是19%~33%,比全国的城市化率(38%)低,与世界差距更远。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西南地区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韩再生 《地质通报》2003,22(11):977-983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1999-2002年,中国在大江大河流域、沿海地区和特殊地区实施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顾了近4年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和专题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总结归纳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展望了今后如何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更好地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1999—2002年,中国在大江大河流域、沿海地区和特殊地区实施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顾了近4年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和专题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总结归纳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展望了今后如何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更好地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西部大开发,中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下达"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任务,开展了新一轮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本文首先评述了当前调查工作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讨论了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农业地质调查第二期培训班于8月15日-20日在邢台举行。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地质学会遥感地质学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三——二十七日在成都举行。参加这次学术交流会的代表共82人,会议收到各专业有关应用遥感技术指导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的论文和经验总结24篇,以及有关遥感图象解译处理技术手段介绍材料如101系统及显微密度计等两篇。  相似文献   

15.
16.
生态地质调查以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查明调查区生态地质现状和主要生态地质问题,研究生态环境与地质条件之间的联系,并开展生态地质综合评价。笔者利用在大凉山区和三峡库区生态地质调查的探索经验,总结了西南山区生态地质调查与评价思路和技术方法,主要取得以下认识:①地质条件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和孕育环境,地质条件通过制约土壤、水文、地形地貌、动力作用、地质灾害等生态地质条件,而制约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环境发展差异。②西南山区成土母质主要是下伏基岩原地风化或风化后近距离迁移形成的,存在明显的岩石−土壤−植被物质传导链条,地质条件是制约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③对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分析和研究,是在该地区进行生态地质调查的基础。④提出了西南山区生态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工作思路、工作内容、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方法。该成果可为西南山区开展生态地质调查提供借鉴案例,同时对生态地质学科的建设和全国生态地质调查方法体系的建立也具有一定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与综合性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本文探讨“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基本概念,从环境地质学的观点出发,把地质环境作为一个独立的非生物系统,在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双重影响下,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即生态地质环境系统。作者建议把传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等内容,概括的通称为生态环境地质,并把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作为国家基础性工作之一,列入国土资源大调查的计划。  相似文献   

18.
张瑞江 《世界地质》2010,29(4):640-645
经3 m空间分辨率TerraSAR图像在四川攀枝花地区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提出了一套基于TerraSAR图像的应用影纹-结构影像单元进行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介绍了TerraSAR图像的解译分区、解译标志的建立方法、地质体影像单元的划分及三大岩类和构造的解译方法。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不将TerraSAR图像作为区域地质调查的首选数据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物探方法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探方法是利用地下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差异,使用仪器测试地下介质的物性数据,利用计算技术,反演推断出地下不同岩土体分布的一种无损快速的探测方法。不同的岩土体具有不同的密度、导电性、磁性等物理性质,根据不同的物理性质、采用不同仪器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可以解决不同的地质问题。本文论述了高密度电法、重力、磁法在区域地质调查中解决基岩埋深、地下水情况、隐伏断裂位置及特征、矿产分布等地质问题的情况,选择适当的物探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