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低空急流与暴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低空急流与暴雨密切相关,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广大台站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早就注意到,当850毫巴或700毫巴的上游地区偏南风增强时,本地降水将会增大的现象,并以此找到了许多预报降水量的指标。不少单位对这个问题都曾进行过探讨。但由于资料的限制,对低空急流的事实及分析还存在一些分歧。为了共同讨论,现将对几个问题的认识,简述于下。一、低空急流的尺度和结构与暴雨有关的低空急流往往存在于西太平洋高压的西、北侧的西南气流中,其高度大约在800毫巴到600毫巴之间(高原地区可达500毫巴以上)。急流的左侧经常有切变线和低涡活动,伴有大片的降水带(在  相似文献   

2.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其他常规观测数据,对湖北省两类典型极端降水型(南北气流汇合型、南北槽叠加型)的天气背景及气象因子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北气流汇合型500 hPa上形成南北气流汇合形势,低层切变线南侧南风发展异常强盛,地面上冷锋入暖槽形成静止锋,动力因子(850 hPa涡度、200 hPa散度)和水汽因子(大气可降水量)异常特征显著;南北槽叠加型500 hPa上形成南北槽叠加形势,低层或边界层形成显著低涡切变,地面上暖低压强烈发展,动力因子(200 hPa散度、925 hPa涡度)和不稳定因子(700 hPa温度平流)异常度比例偏高。最后给出了两类集天气背景与气象因子异常度配置于一体的极端降水天气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3.
我局从1983年6月1日起开始接收北京气象传真广播中的各种物理量预报图。为不断总结经验,便于预报人员使用这些图表,我们将接收的十六张预报图(其中物理量预报图有十二张:500毫巴36、48小时涡度,36小时△H_(24),700毫巴36、48小时垂直速度,36、48小时水汽通量,36小时全风速,36小时假相当位温,850毫巴36小时全风速,300/850毫巴36小时散度,500/850毫巴36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制作冬半年(9—4月)渤海偏北大风持续时间和强度的一种统计预报方法。这种方法以大型环流为背景,根据天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预报员的实践经验,选取系统影响前24小时500毫巴图上一些能够表征系统尺度、强度、大气斜压性等物理量及其各种组合作为预报因子,并分为经向型和纬向型,建立预报方程。考虑到气旋的配合作用,还选取了24小时前850毫巴锋区前涡度和温度平流项,作为气旋发生发展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预报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在700毫巴天气图上,四川盆地一带有闭合低压中心出现时,在多数情况下,未来12—48小时内,本市有降水产生。尤其在夏季,这种现象更是常有。在这种现象启示下,我们统计分析了1966—1980年(中间缺75年和74年的一部分)700毫巴历史天气图和近几年来的500毫巴天气图上出现的西南涡,(区域为29°—35°N、95°—115°E)得到如下一些结果: 一、统计特征 在统计分析14年700毫巴的天气图后,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 1°×1°的资料研究了四川盆地一类持续性暴雨特征,结果表明:(1)在伴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和其南侧有热带低压系统扰动的大气环流背景下,其水汽供应环流形势体现为东南气流输送,这主要与副高和热带低压系统相互扰动有关,而与大部分造成四川盆地暴雨的西南气流输送有差异。(2)局地涡度的变化对大尺度环流背景场的分布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副高西伸稳定的边缘,局地涡度变化为负,在槽区和热带低压扰动区域内,局地涡度变化为正,而局地涡度的正负变化,取决于涡度方程各项的变化大小,在850hPa上,雨区局地正涡度的增加可能与热带低压的局地正涡度输送有关,而这一过程可能主要由正涡度平流来完成。(3)局地正涡度变化范围和中心较好程度上对应着雨区的范围和中心,可以作为一个判断降水落区的预报要素来参考。   相似文献   

7.
梁永生 《气象》1982,8(12):11-11
我站于1979年底开始试用气象传真机,1980年初正式接收传真图。通过传真图的应用,扩大了我们的预报思路,增加了客观的预报依据,使我站的短期降水预报水平有了提高。现将我们接收日本的700毫巴垂直速度、500毫巴涡度实况分析图和700毫巴T—Td的24小时预告图这三个物理量场,用以制作降水预报;以及用700毫巴形势场与本站暴雨预报工具配合使用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成都区域气象中心η坐标模式。对2002年汛期主要降水过程进行了η坐标模式降水预报检验。并分析了模式预报对不同影响系统的反应,进行了个例分析。检验分析结果表明:η模式对区域性中雨以上降水过程有较强预报能力。在夏季500hPa高原或西北地区有低值系统、700hPa有西南涡或兰州涡、850hPa盆地有涡情况下,则模式降水预报强度偏小;反之,在能量过高、500hPa高原至川西北有高值系统、700hPa有兰州低涡、850hPa盆地弱南风情况下。模式预报降水易漏报或强度偏弱。就平均情况而言。模式对有无降水预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对降水强度的预报通常偏弱。对落区的预报位置易偏西、偏北。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降水预报能力减弱,空报率和漏报率增大。模式易漏报不易空报;当模式预报有较大量级的降水时,实况出现的概率很大,但要注意落区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利用成都区域气象中心η坐标模式,对2002年汛期主要降水过程进行了η坐标模式降水预报检验,并分析了模式预报对不同影响系统的反应,进行了个例分析.检验分析结果表明:η模式对区域性中雨以上降水过程有较强预报能力,在夏季500hPa高原或西北地区有低值系统、700hPa有西南涡或兰州涡、850hPa盆地有涡情况下,则模式降水预报强度偏小;反之,在能量过高、500hPa高原至川西北有高值系统、700hPa有兰州低涡、850hPa盆地弱南风情况下,模式预报降水易漏报或强度偏弱.就平均情况而言,模式对有无降水预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对降水强度的预报通常偏弱,对落区的预报位置易偏西、偏北.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降水预报能力减弱,空报率和漏报率增大,模式易漏报不易空报;当模式预报有较大量级的降水时,实况出现的概率很大,但要注意落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EP1°×1°的资料研究了四川盆地一类持续性暴雨特征,结果表明:(1)在伴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和其南侧有热带低压系统扰动的大气环流背景下,其水汽供应环流形势体现为东南气流输送,这主要与副高和热带低压系统相互扰动有关,而与大部分造成四川盆地暴雨的西南气流输送有差异。(2)局地涡度的变化对大尺度环流背景场的分布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副高西伸稳定的边缘,局地涡度变化为负,在槽区和热带低压扰动区域内,局地涡度变化为正,而局地涡度的正负变化,取决于涡度方程各项的变化大小,在850hPa上,雨区局地正涡度的增加可能与热带低压的局地正涡度输送有关,而这一过程可能主要山正涡度平流来完成。(3)局地正涡度变化范围和中心较好程度上对应着雨区的范围和中心,可以作为一个判断降水落区的预报要素来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盛家荣  孙玉桂 《气象》1983,9(1):10-11
我站从1981年5月开始接收北京气象中心发送的北半球五层原始方程模式(简称B模式)形势预报图(500毫巴48小时预报和700毫巴36小时预报),经过1981年夏天的使用,我们感到在形势预报上效果较好。 我们利用1981年8月份我站大雨较多的机会。根据B模式数值预报图提供的信息,建立了大雨MOS预报方程,拟合了8月份出现的4次大雨,效果令人满意。 一、模式输出因子的挑选 1.副高信息的提取 预报实践证明,造成我县夏季较大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系统的演变。在一般情况下,高原和西北地区的低槽24—48小时内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雷达及NCEP 1°×1°资料,在诊断2013年4月19日河北省一次回流多相态降水过程成因的基础上,总结了降雪漏报的原因。结果表明:冀中南降水区位于700hPa切变线南侧、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与850 hPa东北风急流交汇处,暖湿空气在冷垫上爬升和急流的次级环流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低空急流为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及变化可作为降水预报的重要参考。对比分析雨区和雪区的温度廓线发现:通过温度平流分析温度的垂直分布和演变比单独分析温度特性层高度对于辨别降水相态更为可靠,而雷达风廓线资料可作为识别冷暖平流进而辨别大气温度层结变化的有益补充。本次降水相态预报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对温度垂直分布和演变判断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62~2008年遂溪县的日降水量R≥100mm的资料,普查降水时刻的500hPa、850hPa和海平面气压图,找出产生局地强降水天气形势,分析强降水环流背景、触发机制以及产生局地强降水的天气学指标,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本站预报强降水的流程图、预报因子和方法,为防灾减灾提供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历年各月北半球500毫巴高度场与我地夏季历年各月降水量相关普查,进行相关区的分析,从而探讨我地夏季降水与前期500毫巴环流的关系,以作为长期预报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方法在业务预报中,主要选用 B 模式20时500毫巴48小时涡度预报图,700毫巴48小时水汽通量预报图,700毫巴36小时全风速预报图。通过1985年5月14日至7月15日的试报,效果比较理想。经统计每次降水前期B 模式预报,水汽通量高值由南向北伸展,100×10~(-1)克/秒·毫巴·厘米线伸到36°N以北,正涡度大多是由西或西北向东移或东南移,降水地区西北部涡度值大于+10×10~(?)/秒,全风速轴线一般呈东北—西南向或东西向,风速大于8米/秒。  相似文献   

16.
1996年长江中下游、2002年华中南部以及2006年华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显著洪涝,并均伴随强季节内降水活动。在30–60天和10–20天这两个时间尺度上,季节内降水异常均与亚洲季风区大气季节内振荡密切相关。本文选取亚洲季风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关键要素作为预报因子,应用贝叶斯小波频段方案对季节内降水进行了预报时效为15天的延伸期预测。该方案对这三年的季节内降水中心的预测水平均较好,预测与观测的季节内降水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一次温带气旋涡度场演变特征及气旋发生发展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秋芬  张昕  陶祖钰 《气象》2016,42(3):294-304
气旋是涡旋运动,因此相对涡度(以下简称涡度)是确切表征气旋中心位置和强度的物理量,分析气旋发生发展过程就是分析涡度的变化机理。文中采用1000 hPa地转风涡度表征地面气旋,利用常规地面观测、6 h一次的NCEP 1°×1°再分析场等资料,对2014年6月一次具有螺旋式回转路径的北方温带气旋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利用Petterssen地面气旋发展公式,再结合300 hPa涡度平流、散度场与850 hPa热力场的配置关系,考察了对流层中低层温度平流、500 hPa涡度平流以及300 hPa涡度平流引起的辐散对地面气旋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1)这次气旋过程中500、300 hPa存在两个正涡度区及涡度中心的替换:即在地面气旋发生发展阶段,第一个涡度中心为主要的涡度中心;在气旋减弱阶段,第二个涡度中心成为主要的涡度中心。(2)地面和高空涡度中心均以逆时针螺旋式路径移动。在地面气旋初生和发展阶段,高低层涡度中心及正涡度区呈后倾结构;当高低层涡度中心及正涡度区几乎垂直重合时,地面气旋停止发展。(3)温度平流项在气旋初生阶段起主要作用;500 hPa涡度平流决定了地面气旋的发展。(4)当300 hPa正涡度平流引起的辐散区叠加在对流层低层850 hPa斜压锋区上时,地面气旋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用相应时段累积因子预报累积降水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焱  王兴荣等 《气象科学》2002,22(3):356-361
本文针对当前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工作中通常存在的因子的瞬时量与预报降水的累积量这样一个时间尺度的不相匹配的问题,提出了用相应时段内因子的累积量预报降水的累积量的预报方案,用该方法处理的累积因子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与瞬时因子相比有显著提高,以此为依据,用HLAFS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一个降水量滚动预报系统,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使用1981~1996年6~8月长江上游19站日降水资料以及同期500hPa、700hPa、850hPa天气图资料,分析了其间长江上游113个暴雨日的主要影响系统。结果表明,按500hPa环流形势划分,可将长江上游大范围致洪暴雨分为北槽南涡类、低涡切变类、河西小槽类等三种类型,其中北槽南涡类和低涡切变类对长江致洪影响极大。同时,以1981~1996年6~8月08时500hPa、700hPa、850hPa资料为初始场,结合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归纳出了长江上游未来24小时内大范围暴雨的预报判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MICAPS4调阅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16年8月21日和2018年7月22日宁夏贺兰山东麓两次局地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环流形势等,重点对两次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第一阶段均为暖区降水,表现出降水范围小、时间短、强度大,相对第一阶段降水,第二阶段降水范围较大、雨强较小。两次过程强降水均发生在假相当位温(θse)等值线密集区,并沿低空急流轴呈长条状分布,强降水时段与θse最大值出现时间相一致。暴雨区位于位涡(PV)负值中心区附近,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与PV负值中心的移动和变化较为一致,PV负值中心的加强和减弱以及移动方向对局地暴雨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对流层500 hPa以上湿位涡正压项(MPV1)正的大值区对应700 hPa以下负的大值区,正负中心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有利于暴雨发生发展。垂直剖面图上600 hPa都存在湿位涡斜压项(MPV2)负极值中心,对流层中低层MPV2负极值中心的强度和维持时间以及变化对局地暴雨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