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激光LiDAR在隧道监测中隧道壁点云滤波问题,通过移动测量系统获取隧道点云数据,提出采用联合RANSAC和稳健最小二乘的点云滤波方法。首先根据移动测量航迹对点云进行里程赋值和断面切片划分,获得点云断面数据;其次通过RANSAC算法对隧道进行圆模型拟合,初步滤除加大粗差点。最后通过椭圆约束的稳健最小二乘进行精细滤波,滤除和隧道壁距离较近的粗差点,获得隧道壁点云,并拟合出隧道壁断面参数。对滤波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和拟合结果的稳健分析,说明滤波结果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研究现有解决DTM质量控制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实测断面数据的所谓“断面内插分析法”。其特点是全面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完整而可靠地描述各种因素对最终DTM数据精度的影响。实验证明:该法是最稳定、最可靠的,它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几乎不增加多少作业负担,易于作业人员所接受,为DTM数据获取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质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用于参数模型求解的观测数据不含粗差,将均值漂移模型和线性假设检验法相结合,利用"奇异点"集进行多维粗差检验及定位。用不同的强影响点诊断方法作强影响点检验并作为"奇异点"的并集、将此并集确定为粗差点集、其个数即为粗差的维数、将线性假设检验法和均值漂移模型结合,对粗差点集进行粗差检验及粗差的定位,即用F=η~(*T)P_η~*η~*/m/Ω/(n-t-m)~F_(α,m,n-t-m)作整体粗差检验,当检验不能通过时,再用F_i=η_i~(*2)P_(ηi~*)ηi*Ω/(n-t-m)~F_(α,1,n-t-m)作粗差定位。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尽管部分算例中,该方法存在将个别正常点误判为粗差点的"淹没"现象,但能全部检验出粗差点,并能准确地标定粗差的位置。利用"奇异点"集确定观测数据可能存在粗差的维数,结合线性假设检验法和均值漂移模型,能有效地检验出粗差并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了DTM内插精度问题研究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高密度断面估计DTM内插精度的方法,用此法得出的估值准确性高,而且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利用线性内插模型解决平面坐标转换问题的基础上,将抗差估计及拟准检定法用于内插模型抵抗重合点坐标粗差的影响,讨论了两种抗差算法对粗差的抗差效果。算例表明,抗差估计及拟准检定法均能很好的解决内插坐标转换重合点粗差导致的转换精度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吕言的三次曲面函数内插模型为基础,推出一套计算不规则水体断面面积及其体积的封闭公式,并用实例加以验证。最后从另一侧面探讨了多面函数模型的内插精度问题。本文得到的公式同样适用于工程上的土方量及断面面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一、功能 在地籍测量中,各宗地界址点的测定次序是比较混乱的,且不可能避免地存在着少量的粗差点。人工检索、编排界址点成果表工作量相当大,粗差点也难以发现,且编排时很容易出错,错误的改正不但麻烦且影响整洁,检核起来又同样相当困难。  相似文献   

8.
内插算法用于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时,经常会遇到因病态矩阵和公共点坐标粗差导致坐标转换精度差、甚至转换失败的问题.文章基于双线性内插模型,结合LC曲线及抗差估计法进行抗病态与抗粗差研究.算例研究表明,LC曲线法与抗差估计法能分别克服内插平面坐标转换中病态矩阵及坐标粗差的问题,获得较高精度的转换坐标.  相似文献   

9.
区域内插点的分布对GPS高程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PS高程异常拟合中,选取分布不同的内插点,采用二次曲面、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3种方法,对两种点位分布情况进行高程异常值的拟合。拟合后的数据采用了格拉布斯准则检验各种拟合模型的外推点数据的粗差情况,并查找剔除粗差。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精度分析,评定不同内插点的分布对高程异常的影响。实例分析证明,在实验地区均匀分布的内插点,无论是内插点的精度,还是外推点的推估精度都有明显的提高,合理地选取内插点,有利于高程异常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激光扫描仪点云数据存在较多粗差点导致拟合圆柱不够精确的问题,该文在比较圆柱拟合方法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改善了初值任意选取的圆柱拟合方法和基于坐标转换的圆柱拟合方法,对相同的激光扫描仪点云数据进行圆柱拟合,设置相同的收敛条件,每次迭代收敛后,剔除大于3倍中误差的粗差点重新求解,直至没有较大粗差点,最终得到的圆柱参数基本一致。实验表明,改善后的初值任意选取的圆柱拟合方法和基于坐标转换的圆柱拟合方法能够有效剔除激光扫描仪点云数据中的粗差点,且能够满足一般工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