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河南省111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河南省夏季不同强度降水事件的时空演特征。结果表明:近40 a来,河南省夏季降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等级降水事件对夏季降雨量贡献率依次是:小雨、中雨、大雨及暴雨,其中小雨和中雨对夏季降雨量的贡献呈下降趋势,而大雨和暴雨对夏季降雨量的贡献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区域在降雨量增加同时,降雨日数却在减少,即降雨呈现出极端化发展的趋势。借助小波分析表明,降雨量、降雨日数和降雨强度均表现出2~3 a左右的低频振荡周期,且降雨量和降雨日数的周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探究降水变化成因,本文对河南省夏季旱涝年大气环流场进行了合成分析,分析表明:偏旱年其500 hPa高空的100°E)以东大部分区域为位势高度正距平区,不利于东部的冷空气南下,850 hPa低空盛行偏北风且多下沉运动,水汽较难输送到河南省上空;而偏涝年高空110°E以东为位势高度负距平区,短波槽活动频繁,110°E以西为高压脊区,其低空多偏南风,有利于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北上,配合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旺盛的对流和充足的水汽均利于降水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公颖  杨阳  周小珊  董博 《暴雨灾害》2017,116(2):125-131

利用长时序(1961—2012年)的辽宁省夏季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2008—2013年CMORPH(中国自动站与NOAA气候预报中心morphing技术融合的逐时降水量0.1°网格数据)夏季逐小时降水资料、2000—2012年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高分辨率中小尺度数值模式WRFV3.3.1,对辽宁暴雨日变化规律进行了统计,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1)辽宁省内陆地区基本为午后降水(暴雨)峰值,沿海地区基本为午前降水(暴雨)峰值,内陆平原站点凌晨到午前有次峰现象发生。(2)辽宁降水日变化特征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内陆地区午后降水峰值、沿海地区午前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山区、东北平原、海洋三大地形热力性质的不同而诱发的局地环流日变化。内陆地区午后—夜间降水峰值由山地—平原局地环流上升支诱发,沿海地区凌晨—午前降水峰值现象由海—陆局地环流上升支诱发。(3)对内陆站点做去除大地形试验的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去除大地形对于日累积降水量无明显影响,但对内陆站点的降水日变化有影响,去掉地形后,内陆站点降水峰值发生时间基本均明显提前至正午前后且峰值雨量均明显减小;沿海站点做海洋改陆地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海洋改陆地试验对于日累积降水量也无明显影响,但对沿海站点降水日变化有影响,海洋改为陆地后,沿海站点降水峰值由午前变为午后至夜间。数值试验结果进一步说明山地、海洋大地形是诱发辽宁降水日变化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城市天气预报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益重要的趋势,而且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采用近期历史资料和天气学分类、特征量分析等方法,建立南宁市大雨以上降水预报工具并形成准自动化的业务系统,是提高预报水平的重要一环,而发展短期、短时预报方法将会时一步改善预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拉萨5mm以上降水日数与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毓意  许燕 《气象》1998,24(5):39-41
运用Z指数法对拉萨历年汛期(6 ̄9月)的旱涝等级进行划分;并分析了实际日降水量≥5mm日数、相当日降水量≥5mm日数与旱涝等级的关系。结果表明:Z指数法所划分的旱涝等级与实际情况吻合;相当日降水量≥5mm日数不仅对汛期雨水的丰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与旱涝等级有着极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河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利用巴彦淖尔市临河、磴口、杭后、五原、前旗5个测站1954—2010年共5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河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平均值和月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探讨了气候平均值的变化、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还对河套地区四季开始的时间和每季的长度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大陆或次大陆尺度日降水长期趋势变化规律,对于检测、理解区域气候和陆地水循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十分重要。利用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NCDC)和中国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网降水观测资料,在对该站点资料进行基本质量控制基础上,选取东亚地区619个站1951~2009年日降水数据,按照百分位阈值对降水进行分级,共分为弱、中、强、极强4个级别,用经纬度网格面积加权平均方法构建区域平均的时间序列,分析了各类降水事件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地区近59年平均总降水量表现出不显著下降趋势,降水日数没有出现趋势性变化,平均日降水强度略有减小;区域平均的年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降水强度在中国北方大部、蒙古东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和日本列岛多呈减少趋势,而在俄罗斯中西伯利亚南部、朝鲜半岛南部和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表现为增加。从季节上看,近59年东亚区域平均的冬、春季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降水强度均呈增加趋势,而夏、秋季一般呈减少趋势,仅夏季日降水强度略有增加。降水的年内分配出现均匀化趋势。从不同级别降水事件看,近59年来东亚区域平均的各级别降水量均为下降趋势,中降水、强降水和极强降水日数也呈现下降趋势,弱降水日数表现出较明显增加;仅有全区秋季强降水量、日数减少趋势和冬季中降水量、日数增加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分析还发现,近30年(1980~2009年)东亚地区日降水趋势变化出现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降水日数呈现增加,日降水强度减少,45°N以南多数台站降水量也增加,全区降水有向非极端化方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玉树地区大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地面AO资料,对玉树地区1970~2001年32年的大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玉树地区大雨的气候背景,并分析造成玉树地区大雨的高空和地面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9.
城市天气预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日益重要的趋势,而且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采用近期历史资料和天气学分类、特征量分析等方法,建立南宁市大雨以上降水预报工具并形成准自动化的业务系统,是提高预报水平的重要一环,而发展短期、短时预报方法将会进一步改善预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不同强度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浙江省196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在对不同等级降水日数进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运用Mann-Kendall检验、等值线分布等方法对显著降水事件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浙江省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来,浙江省总降水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当于每10 a减少4.82 d,其中小雨日数占总雨日的73.00%。在时间变化上,总雨日和小雨日均在1980年代中后期发生突变,转为急剧下降趋势,且小雨日的减少趋势略超前于总雨日。在空间分布上,年降水日数和小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在台州、宁波出现了高值中心,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浙江东北部,而浙西南地区变化平缓;空间趋势分布表现为全省一致的减少趋势,东部沿海下降趋势显著,而内陆地区下降缓慢。浙江省年雨量及其气候倾向率的分布,均表现出较明显的"东—西"向差异,和地形高低有一定关系。年雨量整体表现为增加趋势。以上研究说明,在近50a来,浙江省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概率明显增加,干旱或洪涝的趋势或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广西石漠化片区197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40年来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广西石漠化片区平均年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年际变化较大,春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而夏冬季呈增多趋势;年总暴雨日数呈微弱的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秋季气温上升最为明显;高温日数呈明显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近40年来河套及其邻近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选用河套及其邻近地区58个气象站建站至2003年历年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河套及其邻近地区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量总体上是东南多、西北少,等雨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降水量最小的地方在河套地区西北部,最大的地方在河套地区东南部。由于受下垫面地理特征、蒙古高压和青藏高原东北侧反气旋(小高压)的影响,降水梯度西南大于东北。降水变化的整体性较好,但也存在南北差异。近40年来河套地区降水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别以2%/10a和3%/10a的速度在减少,但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降水又有回升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河套及其邻近地区降水异常与欧亚雪盖面积变化有关,当秋季欧亚雪盖面积增大,则次年河套及其邻近地区降水增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哲里木地区近4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里木地区近4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申广立(哲盟气象处)引言气候变化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当今,干旱、洪涝和低温冷害等灾害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水和能源等条件,全球约有35%的土地和20%的人口受到持续干旱和沙漠化的威胁,气候异常给...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的气象资料,针对河套地区2009年5月的一次明显降水过程,分别从水汽来源、环境场、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1河套地区的主要降水云系分类按其动力特征和外形特征可分为以下4种云系。1·1冷锋型降水云系外形特征为长条带状,伸展方向有经向的和纬向的。主要出现在30°N以北地区,以40°N附近地区活动最为频繁。1·2气旋型降水云系外形特征为圆的或带有旋臂的螺旋形云系,一般旋转较快,个体较大,有的有气旋眼,有的不明显或无气旋眼,生命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有气旋和反气旋两种,有时会成对出现,还有时多个同时出现。这种云系主要出现在40°N以北地区,直径在100km以上。个别由单体积雨云组成的气旋半径要小一些,而且可以出现在35°N附近。1·3冷涡型降水…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阜新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51—2000年阜新地区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一元回归、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近50 a阜新地区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近50 a阜新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24℃/10 a,近30 a增温尤其明显。不同季节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仅冬季平均气温有差异。根据近50 a冷暖波动情况,可将阜新地区划分成2个冷期和2个暖期。近50 a阜新地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递减率为8.009 mm/10 a,但是近30 a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各季节中夏、秋、冬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但春季降水呈下降趋势。近50 a阜新地区降水变化可分为3个多雨期和3个少雨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宁市1997年大雨以上降水过程(17次)的统计分析,找出当年南宁市大雨以上降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近56 a武汉市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意林  覃军  陈正洪 《湖北气象》2008,27(3):253-257
以武汉市1951—2006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累积距平、线性趋势、移动T检验、5%分位数、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6a来武汉市降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6年来,武汉市年降水量、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2)除春季外,其它季节以及汛期、梅雨期、伏旱期等时段的降水量均有所增加;降水日数在春、秋季、汛期呈下降趋势,其余时段则为增加趋势;降水强度在夏季、伏早期呈减小趋势,其余时段均为增大趋势;(3)梅雨期、年的降水量变化较为一致,其周期性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10a年代际周期,突变点约在1979年;(4)1960、1970年代暴雨日数较少,在1979年前后突变增多后,进人多暴雨阶段;(5)历年最大日降水量、5%分位数极端降水强度、暴雨平均强度变化略有减少趋势但不显著,而大暴雨平均强度减弱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利用营口1951~1997年避日(20-20时)资料对营口夏季降水量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营口夏季降水量的多少与不同等虹降水日数关系比较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86以上。均能通过0.01检验;不同等越降水日数的多少也能间接反映出夏季旱涝情况;分析了典型旱涝年各个等赶降水日数的频次;讨论了≥50.0mm降水日数与夏季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