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娟 《西部资源》2014,(3):67-67
<正>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塑料包装物等废弃物资,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资源有限、循环无限"。因此,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被人形象地喻为挖掘"城市矿产"。作为全国首批26个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合肥按照"政府积极引导,社区作为载体,市场机制运作"原则,引导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深耕"城市矿产"。从废旧物资中寻找"富矿"以废旧电视机为例,废旧零件通过深加工可以获取各种"矿  相似文献   

2.
在总体分析褐色土地开发存在的环境风险和危害途径基础上,对目前褐色土地再利用环境风险评价的2类主要方法即健康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进行论述且将其进行比较,总结出2类方法的优缺点.并以福州典型褐色地块XX电化厂为例,考察这一地块的土地利用状况和特性,采用“层次评价方法”,探讨该地块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该地块存在环境风险的污染物有六六六、Pb、Hg,这些污染物在空间上呈现点状分布特征;部分地块Ph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污染物Hg对生态存在严重的潜在风险,但从总体上说对人体不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六六六污染主要出自氯乙醇车间,存在严重的健康风险即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对人体存在健康危害;总的来说,这些超标污染物潜在的健康风险的大小为:六六六〉Pb〉Hg.最后针对污染状况对该地块再利用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道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桓曼曼  陈来卿 《热带地理》2001,21(4):350-353
介绍了我国西部资源的国情,指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在于不正确的人与自然观导致了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等,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七大对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制定一个系统有效的统一管理体制;全方位的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资源核算,实行资产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1再生资源产业的定义及其重要地位1.1再生资源产业的内涵再生资源产业是指从事再生资源流通、加工利用、科技开发、信息服务和设备制造等经济活动的集合。再生资源产业通过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回收、综合利用、资源的再生处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遗产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形式,因其具备特殊的价值而逐渐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河南省拥有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刚刚起步.通过对工业遗产保护现状和再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河南省还存在着诸如对工业遗产缺乏科学认识、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相对落后、工业遗产再利用程度较低等问题,需要在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充分挖掘河南省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历史回忆,从能量一经济-环境的复合系统,论述了能量的投入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又会带来环境的破坏,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程度,不能采取简单的末端治理方式,而应从能量投入的源头开始治理,为此,要采取清洁的生产方式,减少废物排放量,并把真正的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确保系统的完备性,做到能量投入减量化,经济发展,高速化,环境污染低量化,由此,结合沱牌集团的计划项目,我们模拟了沱牌集团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框架,并用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农业升温,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选择就是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鉴于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强烈反差这一“基本国策”,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强烈反差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和价值,正确处理好内涵开发与外延开发,分散开发与规模开发,示范开发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关系,并实现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单一开发向多元开发,单向开发向双向开发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国内对于工业遗产的再利用研究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际经验上,是单方向的吸收,但实际情况是,国内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工业遗产再利用方面已经进行了一定时间和程度的实践,研究也不应仅局限于单方面的介绍和“引进”,双方面的对比和总结更有利于准确而全面地找出中外差距。本文通过归纳并分析国内外各类文献、媒体资料,将国际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模式分为整体再利用和单体再利用两大模式,并基于功能角度又将单体再利用模式分为六类。接着,归纳总结了国内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四种主要模式;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我国在工业遗产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褐色土地问题治理欠缺等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再加上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给我国城市化的进展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定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助推我国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从人才是第一资源概念出发,较详细的论述了人才资源属性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人才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加快人才资源化开发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强化人才资源化过程中的机制创新则是实现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大区和经济大区走向人才资源强区和经济强区的必须过程.最后对区域人才资源化的机制和体制创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证.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能源资源开发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与能源资源开发增长在时间序列上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引入资源“诅咒系数”理论来测定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诅咒现象出现时间、发展走向、不同年份诅咒强度,并通过诅咒的传导机制研究剖析诅咒效应长期作用的原因。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轨迹之间存在着良好的耦合关系,资源开发长期上看对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诅咒效应;近年来资源开发的诅咒程度虽然呈持续下降态势,但诅咒的延迟性致使诅咒效应仍阻碍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并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诅咒效应形成与财政开支不断增大,能源开发投入导致科技、教育财政支出大幅度减少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也与资源对经济发展路径锁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域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慈福义  陈烈 《地理科学》2006,26(3):273-276
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新经济, 是以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发展模式,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地理学应加强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域研究。循环经济模式的5 种基本类型包括:①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提高的模式;②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保持不变的模式;③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下降但大于零的模式;④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下降且等于零的模式;⑤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下降且小于零的模式。认清循环经济不同类型模式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循环经济的"多赢",正确选择合适的循环经济模式。认为循环经济模式存在空间差异规律包括环境质量"U"字型分布规律和环境质量地区差距的倒"U"字型规律,在近期缩小中国三大经济地带之间环境质量的差距是不现实的,应通过因地制宜地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减缓三大经济地带环境质量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张掖绿洲水循环经济发展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探讨张掖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现状水资源利用格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总结出张掖建立水循环经济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还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观念、技术体系、市场培育、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问题也做了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4.
简述攀西地区的资源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西地区是一个多山的区域,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区域,也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区域。区内有三大资源体系: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生物资源。本文阐述了攀西地区资源开发的过程,资源开发对攀西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资源开发重点的转移,资源开发观念的更新,并提出未来攀西的发展应以可再生资源开发为主,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区域发展和承担起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屏障的责任并重,以生物资源开发为导向解决攀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卤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述评(续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并讨论了国内外从卤水中提取钾、镁、锂、硼、溴等资源的分离提取技术,并对其技术的应用范围、优缺点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6.
李海民  程怀德  张全有 《盐湖研究》2003,11(4):52-56,51
总结并讨论了国内外从卤水中提取钾、镁、锂、硼、溴等资源的分离提取技术,并对其技术的应用范围、优缺点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7.
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因此,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价显得尤其重要文章先将贵州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和若干小类,在此基础上对其资源价值和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指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建议,旨在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循环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层次,而制度则是实施区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区域循环经济进行剖析,首先讨论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对制度的需求,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不仅有对正式制度的需求,而且还有对非正式制度的需求;然后进一步分析区域循环经济的制度功能,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和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的一般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类型与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区域自然资源是由各资源要素及其运动过程所形成的复杂系统。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甘肃省自然资源的空问组合特征进行定量研究。文章认为甘肃省自然资源的空间组合类型可分为4种。即河西整体优越型。陇中、陇东工业资源主导型,陇南农业资源主导型,甘南旅游资源主导型。不同类型资源区的资源总量不同,与区内外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建立区内外资源开发经营合作机制,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是甘肃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其中省内合作是主导,省际、国际合作为保证。  相似文献   

20.
Being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evaluation of Chinese circular economy should have its particular criterion that suits for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With the growth of economy, Chinese environmental loads should be permitted to increase at an appropriate speed. Based on this concept, this paper divides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into two parts which include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level and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Firstly, this paper sets up a reference system which includes Zaozhuang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Jiaozuo City of Henan province, Shizuishan City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nd China that is regarded as a region respective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of coal resource citie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of ecological efficiency,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of coal resource cities. Secondly, based on C Model of Circular Econom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in which study regions are analyzed in a particular period that is from 2000 to 2020, and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circular economy for study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growth multiples between economic scale and environmental loads. We can draw several main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pathways of all four study regions belong to type Ⅱ which resource efficiency is preferred. Secondly,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ies of coal resource cities were left far behind by China’s average level. Thirdly, the circular economies of all study region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progress. Fourthly,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can be evaluated from two dimensions which consist of horizontal comparison method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method. Fifthly, C model is an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model that suits for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ould be selected a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evaluate regional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circular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