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周边区域地理信息的获取是我国地缘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难题,志愿者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的兴起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在目前一系列的VGI项目中,OpenStreetMap(OSM)是比较领先的应用,但OSM数据模型不同于我国周边应用的专业矢量数据模型,因此,利用OSM数据时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模型转换。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OSM数据到专业应用矢量数据模型转换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OSM定义的几何类型与地物属性作为分类依据,建立了模型转换基本规则库;对于志愿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标注未包含在基本规则库中的目标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模型转换,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规则库,利用越南与巴基斯坦数据进行实验,最终形成了包括2 344条转换规则的模型转换规则库,为OSM数据模型到专业应用矢量数据模型的转换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分析志愿者地理信息(VGI)中点要素的空间语义交互方法,将要素类型对社区约定的表达作为评估空间语义交互的主要基础,通过开放街道图(OpenStreetMap,OSM)空间语义子集中元素的历史变化介绍了一种新的语义相似性方法。研究结果为构建辅助志愿者地理信息的贡献者的系统创造了条件,这种系统可以用来推荐新的要素类型,清理已有数据并且集成异源数据。  相似文献   

3.
自发地理信息(VGI)是一种新兴的地理数据采集方式,具有数据更新快、细节丰富、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利用VGI数据可以对道路网实现快速更新;但是由于VGI数据是非专业自发共享的,且数据采集时多使用非专业设备,所以存在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大量VGI数据对同一地理要素的重复采集与融合处理则可改善数据的质量,文中以多人采集的道路网数据为例,结合矢量要素的匹配与融合理论,设计一种适用于道路网VGI数据的匹配与融合算法。首先在路段结点处建立缓冲区进行结点匹配,再根据路段距离相似度进行路段匹配,最后再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融合算法对匹配后的同名路段进行融合。将匹配融合后的道路网与原始道路网VGI数据及Google影像图叠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可有效地实现道路网VGI数据的匹配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自发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由大众志愿者自发标报,导致其可信度具有诸多不确定性,但目前的研究工作很少考虑用户信誉对于VGI质量的影响,因此提出基于用户信誉的VGI可信度计算模型。首先提出了VGI的用户信誉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用户的初始信誉和评价信誉两方面,在此基础上综合地理要素的编辑过程和贡献者的信誉等因素发展了地理对象的可信度计算模型。最后采用OpenStreetMap的真实历史数据中的线对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线要素的质量和可信度值呈正相关关系。本文从可信度的角度来评价自发地理信息,为VGI的质量评价和筛选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OpenStreetMap(以下简称OSM)作为全球最大的开放地理信息数据项目,在科学发现、工程应用、公众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全球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其数据质量、项目可持续性和长期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针对OSM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数据质量层面,难以从发展的视角分析其项目本身.鉴于OSM拥有超过500万志愿...  相似文献   

6.
自发地理信息(VGI)是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中出现的新概念,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相关地图传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各向地图信息传输模型,提出了基于VGI的空间信息传输模型;重点分析了VGI条件下空间信息传输的特点和过程;并探讨了空间信息传输中的空间认知规律,为进一步研究VGI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OSM作为开源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与传统的人工实地测量、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获取道路网信息的方法相比,成本更加低廉、获取更加方便,在基础地理信息道路网更新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郑州城区的基础地理信息道路数据和OSM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周期长、投入成本大的问题,探索了基于OSM数据更新道路的流程和方法,研究了同名实体匹配、道路变化检测等关键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更新基础地理信息道路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浅论自发地理信息的数据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自发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数据的来源、分类、特点与管理要求,探讨了VGI数据清理与质量控制,研究了以高效处理绘图查询与数据更新为目标的VGI图形数据管理问题,提出了动态线综合二叉树与缩放四叉树的设计思想,以解决VGI图形数据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面向灾害管理的自发地理信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自发地理信息(VGI)应用于灾害管理的巨大潜力和需求,该文系统地介绍了VGI应用于灾害管理中所面临的机遇及数据可用性、数据质量、数据管理和法律议题等方面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针对VGI数据质量问题,结合我国灾害管理实际情况,提出了3种提高VGI数据质量的方法,即VGI数据贡献者分类与权限设计、政府引导下的灾害管理VGI数据采集框架以及VGI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最后,以开发的地震灾情信息管理原型系统为例,讨论VGI应用于灾害管理中的数据采集框架、数据模型等关键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种自发地理信息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自发地理信息(VGI),提出了基于OpenLayers的信息采集方法。采用VGI的研究理念,将移动应用到自发地理信息中,基于Rest Web Service,利用Openlayers,进行数据的创建、编辑、浏览和采集。使用这种开源的软件,使得聚集大家的力量打破组织边界、持续创造出更高质量、更安全、更易用的软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自发地理信息(VGI),提出了基于OpenLayers的信息采集方法。采用VGI的研究理念,将移动应用到自发地理信息中,基于Rest Web Service,利用Openlayers,进行数据的创建、编辑、浏览和采集。使用这种开源的软件,使得聚集大家的力量打破组织边界、持续创造出更高质量、更安全、更易用的软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吕海洋 《测绘学报》2019,48(2):268-268
正志愿者地理信息/自发的地理信息(volunteer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志愿者提供的车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轨迹数据为道路网络的建模、更新与维护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由于VGI志愿者使用的设备和数据采集方法形式各异,提供的车行轨迹数据普遍存在质量不确定性、数据多源异质性和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等问题,给基于车行GNSS轨迹的道路网络构建与增强带来了挑战。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与挑战,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灾害应急的舞台上,一种新的数据来源——自发地理信息(VGI)由于其在海地地震、台风海燕等巨灾中的优异表现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新浪微博上的台风达维的相关数据,从微博的数量和内容分析两个方面初步探讨了VGI在台风灾情评估中的作用,证明了采用VGI数据分析台风灾情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志愿者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已经成为地理空间数据中最为重要的来源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志愿者地理信息,需要进行VGI与传统地形图数据的匹配与融合。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数据自动匹配与融合算法,其目的是将ATKIS道路网数据(由德国联邦测绘局所采集的官方数据)与AOSD数据(由大量志愿者携带定位仪器进行户外徒步或骑行所获取的轨迹数据)匹配并融合起来,从而丰富传统地理信息数据的内容,并实现数据的增值。考虑到ATKIS数据与AOSD数据在空间表达上的差异很大,所开发的算法包括了道路要素的智能化分割、道路要素匹配、道路网数据融合以及融合后道路网内部要素间的匹配运算与数据集成等4个过程。大量实地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匹配成功率高、准确率高、运算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VGI的地震灾情速报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者地理信息(VGI)是一种新兴的空间信息采集模式.在近年来的全球灾害救援过程中,公众发布的大量信息发挥了巨大作用.针对我国地震灾情信息采集和速报工作的实际情况,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VGI的地震灾情速报系统,能够将专业人员和公众采集的灾情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融合,从而提高灾害信息采集效率与救援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岸然 《测绘学报》2022,51(9):1979-1979
志愿者地理信息是用户以自发开放协作的方式生产的地理空间数据,具备生产成本低、数据更新快等优点,理解数据质量的不确定性是将其用于地理信息应用的关键。与传统地理数据生产通过标准控制数据质量的方式不同,在志愿者地理信息中,数据质量随时间推移不断优化,是一种“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数据贡献的过程乃至项目发展的历程密切相关,需要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志愿者地理信息中最具代表性的开放街道地图(OSM)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质量和贡献者这两个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分析贡献历史来分析志愿者地理信息的数据质量如何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优化。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7.
OpenStreetMap(OSM)的数据由大众自发标报,因而存在大量虚假、低质量的数据,数据清理是OSM数据走向实用的重要前提。可信度被多位研究者提出作为OSM数据质量的评价手段,但目前OSM数据清理的研究工作中很少顾及众源地理信息的可信度,因此,本文提出了顾及可信度的OSM数据清理模型。该模型首先计算出顾及用户信誉的OSM数据的可信度,再对数据按照属性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属性的数据可信度分布情况设置该属性数据相应的阈值并进行清理,对低于阈值的数据进行人工检查,高于阈值的数据则筛选出用户信誉与可信度不相等以及新建的数据进行人工检查,最后采用OSM真实历史数据中的线对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清理出绝大部分的虚假以及低质量数据。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省、市(县)联动更新工作(安吉县)为例,探索建立了对同一个地理实体对象基础地理信息只高精度采集一次的省、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联动更新模式,通过增量更新模式完成浙江省与安吉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联动更新。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建设的网络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旨在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天地图以分布式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以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为表现形式,集成国家、省、市(县)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以及专业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为政府、企业、公众等用户提供权威、标准、统一的在线地理信  相似文献   

20.
何卫国 《现代测绘》2013,36(3):14-17
在当代地理信息科学,当然也包括当代地图学的发展中,使用本体方法构建地理空间对象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在过去,地理信息数据和地图数据很少进行语义上的组织,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图数据)缺少元数据和概念化的结构。构造地理信息本体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目前进行有效的地理信息本体创建比较困难。因此,必须对地理信息本体的理论方法研究,而仅仅只关注本体论方法是不够的,与其密切相关的理论方法也必须被重视起来。本文认为认识论与目的论是本体论的有力支持,因此,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是地理信息科学的三角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