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城市管线敷设过程中,大量运用了非开挖施工技术。此类管线埋藏深,难以测定其准确位置,增加了后期交叉管线施工的安全风险。为了解决该类管线的定位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惯性陀螺仪在非开挖施工管线定位测量中的应用,并将其与导向仪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实例,验证了惯性陀螺仪定位技术在非开挖施工管线定位测量中的可行性,并且有着其他测量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黄鹏飞 《测绘通报》2021,(5):140-144
地下管线精细探测为在常规地下管线探测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区域、重点管线、疑难管线、特殊管线采用专门的仪器和方法,通过高质量、高密度或高精度的探测,为设计、施工提供更准确更详细的地下管线现状成果。其中非开挖管线的精细探测是重中之重且一直是业内难题。文中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里奇SR-20结合微型示踪探头以及结合惯性陀螺仪定位技术在非开挖管线精细探测中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场地条件和管线深度在这两种方法中进行选择,实现对非开挖管线的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3.
非开挖方式敷设的管道通常埋藏深,且多为非金属材质,采用传统导向仪探测方法测定其位置的精度较低,增加了运营管理及后期施工撞管的安全隐患。惯导陀螺仪定位技术是目前唯一可进入管道精准记录管道的空间轨迹、不受管道埋深与材质的影响、可准确地测定深埋管道位置的测量技术,拟结合具体工程开展非开挖管道惯性陀螺仪轨迹定位测量应用研究,为非开挖管道施工竣工验收探索有效的测量方法,评估管道施工完毕后的准确位置,为管道竣工验收测量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下管线属于隐蔽工程,由于受环境、材质、埋深等影响,现有管线探测技术很难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随着城市基建的开发,非开挖技术、超长、小管径、超埋深等管线越来越多,传统的物探方法如管线仪、探地雷达等对该类管线探测显得无能为力,无法得到精确的空间位置。本文针对该类管线探测现有技术难题,从惯性陀螺仪原理和技术为出发点,通过实验分析、方法测量、结果对比及工程实例验证惯性陀螺仪技术在非开挖超埋深管线的探测中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且其探测精度高,不受外界干扰影响,该方法为城市非开挖超埋深管线探测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探测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东 《北京测绘》2020,(3):319-323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非开挖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大多难以进行,精确测量更是缺少技术手段,因此这类管线的竣工资料非常缺乏。本文着重阐述和分析惯性定位技术探测非开挖地下管线的技术原理、施工方法、及技术特点。此外,还利用惯性定位仪的重复性测试和全站仪实测验证,证明了该仪器测得的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管线施工,采用明挖法埋设,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非开挖施工工艺(顶管、拉管)埋设的管线大量出现,给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提出新的挑战,本文讨论分析多种常见的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并且着重对惯性定位技术在地下管线的探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惯性定位仪正广泛应用于城市非开挖管线测量中,其校准和管理尚处于无规程和无监管状态。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惯性定位仪定期校准监管,确保非开挖管线测绘成果的质量,并阐述了开展惯性定位仪校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惯性定位仪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专门针对于非开挖非封闭管线测量的新技术。本文简述了惯性定位仪的系统结构、作业方式和作业特点。结合工程实例,通过与全站仪、探测仪等直接测量和间接探测方式的对比,验证了惯性定位仪探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其也逐渐成为城市非开挖非封闭管线探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准确、完善的地下管线信息是工程建设前期的一项重要内容,非开挖深埋地下管线精确探测至今仍是困扰管线探测界的一大难题,也是保障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建设场地及市政工程管线详查的特殊性,创新性地将陀螺惯性定位技术应用于非开挖深埋管线的探测。通过与全站仪的对比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可靠性,且将其运用到相关的工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建设场地及市政工程建设的设计、迁改、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中,非开挖方法极大的便利了管道的施工,而常规管线探测方法已不能满足非开挖施工管道定位及定深要求。本文采用频率域电磁法、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3种物探技术探测了非开挖敷设的超深天然气管线,通过对3种方法探测数据进行反演解释,综合确定了该非开挖施工管道的走向及埋深,和现场一处探测点的开挖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1.
王勇  王永 《测绘通报》2011,(4):58-61
非开挖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管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歼挖施工方法的不足.但是,非开挖工艺敷设的地下管线大多数集中了管线探测的难点,这给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提出新的挑战.采用综合物探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非开挖敷设的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管线的敷设方法更多采用了非开挖技术,管线材质也越来越多样,隐蔽管线工程的测量工作也越来越复杂。本文通过珠海城市燃气管线工程测量实践,总结经验,为隐蔽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今管线敷设方式受益于非开挖技术的迅猛发展,跨越江河、铁路、公路、建构筑物等复杂地段已不存在技术困难.特别是最近几年,水平定向钻等非开挖技术在各种地下管线施工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在这些非开挖施工中,不仅有刚性的钢管(高压燃气管、给水),而且有柔性的PE(中压燃气、给水)、PVC(通信及电力的套管)管.材质为钢管的管道且运行中的可采用地下金属管线探测仪(或改装后的管线探测仪)进行探测;而材质为柔性的管道探测亦可分为多种情况.本文阐述不同情况下非金属管道及非金属套管的探测方法,通过松山湖110 kV电力电缆的探测实例重点介绍了探头示踪法的探测方式.  相似文献   

14.
惯性导航设备有采用率高、自主强等特点。由于惯性导航设备的定位结果随误差漂移,因此需要其他定位技术的结果来校正这种漂移。GPS具有定位精度高全球覆盖等特点,但卫星信号在受到阻挡时会对定位结果产生影响,采用GPS和惯性导航设备相互结合可以弥补单系统的不足,使得定位系统更加完善。本文针对某型号惯性测量单元数据采集中的粗差进行处理,实现了非耦合GPS和惯性测量单元的组合处理。行车试验的重复测量结果表明,GPS和惯性测量的组合可以抑制惯性测量导航系统的飘移误差,获得高采样率的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15.
提出利用市政工程施工开挖的断面,对暴露陈旧的地下管线进行GPS测量,取得管线的3维坐标,建设地下管线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异质多处理器特点和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ic 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异质多处理器的卫星/惯性组合导航系统,重点讨论了微惯性测量单元(Micro—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MIMU)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为了满足MEMS陀螺仪输出信号带宽和动态要求在MIMU数据采集模块中提出用浮点放大器采集MEMS陀螺仪的输出信号。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对管线进行测量时,存在测量效率低,精度较难控制以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介绍了网络RTK在管线测量中的应用并以山东省泰安市某市政管线工程为例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合理的观测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测量内容包括对管线测区地形图、管线中线的纵断面的测量、对管线中线点的放样以及为施工控制点的测设,并分别从平度精度与高程精度分析了网络RTK的精度,以验证网络RTK在管线测量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有效指导实际开挖施工任务是当今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市地下三维管线开挖分析方法,通过管线段/管点与开挖面之间空间关系判别及管线段动态分段,实现任意开挖面下的地面开挖分析及相关数据统计,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施工开挖面的任意性导致地面开挖分析困难的问题,为城市地下管线施工提供一个可行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惯性测量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给出了惯性系统中常用的各种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的特点,定位精度,给出了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的定位方程和计算状态参数的计算流程图,这些对这项技术用于列车实时定位的可能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GPS技术的未来似乎是无可限量,技术进步带来的梦想也是没有止境的.GPS系统为地球表面上每一块土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瞬时可知的地址 & MDASH;GPS技术应用于城市市政管理测绘量是管线红线放样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其应用及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市政管线红线放样测量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本文介绍了GPS中的RTK技术在市政管线红线放样的应用及其对市政管线红线放样的巨大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