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是由气象服务产品的公共消费性所决定的;气象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投入同GNP的增量这两者的比较即是服务社会效益的宏观经济概括;决策效益、公众效益与专项效益是气象服务社会效益的重要分类;从气象服务产品的有用性与气象信息的错情率及准确率三方面出发分析,可建立起气象服务社会效益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气预报服务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四川省气象服务满意度的调查评估,为今后提高气象信息在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根据CSIWS测量模型,从受众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对气象信息的了解、对气象信息的理解、对气象服务的要求4方面进行调查。有效问卷结果分析表明:(1)公众对四川省“气象部门公众形象”的评价最高,满意度指数达到90.60%;(2)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率”期望值最高,为4.13分;而满意度为3.30分,两者差距0.83分,说明表现尚达不到社会公众的期望值,今后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方面仍需下大力气;(3)评价满意度指数平均值为85.60%,社会公众对气象部门公众形象评价比较高,其余指标的满意度指数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提高的迫切程度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在经济发展需要进入可持续性发展轨道的宏观背景下,研究气象服务产品的消费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气象服务产品的消费极具特殊性,风险性等五方面的性质;其消费主体结构与消费客体结构也极为复杂;气象服务产品的消费成本在气象服务产品消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决定消费成本有两个经济量,它是制约消费的基本经济变量。  相似文献   

4.
分配是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气象产品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与再生产过程中的分配,有别于其它物质产品的分配而具有特殊性;社会再分配是气象产品生产与再生产的基础,是分配的前提,是气象现代化的物质保证,是气象服务产业化、商业化的经济条件,是制约气象效益的重要经济变量。  相似文献   

5.
国内气象服务研究中的公共气象服务主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国内气象服务研究中公共气象服务主题的研究状况及趋势,对1986~2010年以"气象服务"为主题的1439篇学术论文进行了知识图谱分析,整理出包括公共气象服务在内的14个气象服务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气象服务研究包含于应用气象服务研究层次,处于气象时效性低、服务专业性高的研究领域,与农业气象服务、气象信息服务、气候资源服务、应用气象服务等热点领域存在交叉性的特征,具有面向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产业化和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侧重于信息传播、预警、效益、安全、网络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气象服务市场的特征、性质、地位及作用 ,分析了当前气象服务市场的供求状况 ,提出了促销气象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专业气象服务效益不高,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结合现有专业气象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提出以实现专业气象服务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为目标,集数据采集、产品加工、产品显示发布、业务管理于一体的专业气象服务集成系统。系统采用数据解析技术将不同的专业气象服务所需的数据解析为统一的格式,利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生成动态服务产品,实现产品自动化制作。自2011年4月汛期投入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使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了业务的需要,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气象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气象资源和气象服务的产业性质,阐明气象服务和社会再生产及其它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气象服务需求是气象经济学中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从经济学的需求意义上,立足于气象服务实践,提出气象服务需求主体与需求客体,进而把需求主体划分为政府和企业,把需求客体划分为公共产品和服务商品。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制约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因素和制约气象商品的需求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在对气象产品生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就气象公益服务产品生产、气象生产资料生产、气象科技信息商品生产等三方面的投入与补偿问题作出理论分析,开拓性地提出了气象产品的投入主体,补偿原则及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气象服务产品是指气象服务部门“生产”的产出物。抛开产出物的自然属性,产品便具有产品性、商品性及信息性。只有把产品性、商品性与信息性统一起来,人们才能正确认识其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出绩效(如田间道路、灌溉渠道、农田防护林、标准田块等),也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出绩效(如农民感受到工程的实用、方便以及由此带来的满意),即土地整理项目使用者的主观感觉绩效。根据市场消费理论,评判一项产品的绩效好坏,消费者的主观使用感受比任何其他的客观数据更具说服力,公共产品绩效好坏的评判也不例外。只有公众认可的、满意度高的公共产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13.
建设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是实现气象业务现代化和气象服务产业化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攀枝花市气象业务及综合信息产品服务系统总体设计与实践,对地市级气象业务服务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从信息工程理论出发,结合实际,提出了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百姓,仙居县国土局在公开办事程序、推行承诺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积极做好便民惠民服务。一是减免农民个人建房审批的行政收费。从2004年对农村村民个人建房审批过程中需要缴纳的每平方米3.6元的土管费予以免缴,此后又取消了农村个人建房需要缴纳的每平方米20元的耕地开垦费(或土地整理折抵指标成本费每平方30元),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青岛海洋气象预报工作,构建了青岛市海洋气象信息预报服务平台。该平台以Flex和Web GIS技术为支撑,依托丰富的气象服务产品,综合运用GIS服务器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和GIS的专题地图显示功能,编辑与分析多种与海洋相关的气象产品的时空要素特征。平台实现了多种海洋气象实况要素与地理信息的叠加、近海区域的天气预报与预警信息、海洋生态与船舶信息、台风实况路径查询、卫星和雷达图的动态显示等功能,提高了青岛市海洋气象综合观测、预警服务能力,为促进海洋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6.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警信息综合发布平台以提高气象预警服务的效率及信息化水平为目的,应用数据库、软件编程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完成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基础数据产品的获取及分析,确定气象灾害预警范围内的信息终端,高效编辑各类气象预警信息,基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码分多址、Web Service等信息技术,实现了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机、决策手机等多种终端的预警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综合发布。  相似文献   

17.
气象再分析在互联网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系统体系及开发标准。为降低开发人员开发气象再分析产品的难度,提升开发效率,同时避免开发人员误解气象用户需求,论文总结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主系统功能完善项目的开发过程,基于经典的MVC三层模模型,提出面向气象领域的在线再分析平台通用架构,并将架构中数据过滤和数据显示封装为组件。工作以专业气象用户需求设计效果及习惯,以开发人员的开发模式开放配置接口,建立在线平台的开发基础。该成果用于洪水监测预警系统项目的需求分析,开发人员使用通用架构,再通过三步操作:匹配数据源、设计页面布局、配置组件,完成原型开发。以此优化系统架构过程,复用已有组件。  相似文献   

18.
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空间化误差的尺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属性数据空间化是利用矢量数据生成栅格数据产品的有效方法,它有助于不同来源、不同格式之间的数据的综合分析。空间化是一种必然有误差伴随的过程,为探讨空间化误差与数据源密度、空间化模型方法,以及空间化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7种水平的气象站点密度、5种空间化模型方法和19种栅格分辨率分析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空间化误差与这3类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1)气象站点密度的降低导致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的空间化误差增加;(2)在IDW、Kriging、Adjusted IDW、Regression和Anusplin 5种空间化模型方法中,Adjusted IDW、Regression、Anusplin比IDW、Kriging的精度高;(3)随着栅格分辨率的变粗,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空间化误差增大;(4)在影响空间化精度的3类因子中,空间化模型方法对空间化精度的影响最大,栅格分辨率次之,气象站点密度的影响最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空间化误差与这3类影响因子之间的定量模型,可为空间化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承担建设的“天地图。山东”(www.sdmap.gov.cn)正式开通试运行。作为国家“天地图”的省级节点和山东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山东”建设遵循了国家统一技术要求并基于该省最新基础测绘成果。制作了15~17级在线数据集,对外提供了电子地图服务接口(WMTS)、地名查询服务接口(WFS—G)和地图API。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在日内瓦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气象大会上,批准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的第三期长期规划(1992~2001年)、世界天气监视网(WWW)计划和卫星活动计划,这又使国际间的世界气象合作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第三期长期规划对90年代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水文、气象工作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作了深入分析。90年代世界环境条件将有很大变化,人口增长、经济多元化,政治格局变化及公众社会对大气环境的关心,都将对气象服务工作提出更高、更广泛的要求。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气象科学和气象业务迅速提高,其中特别是遥感、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将使气象工作具有新的能力。如何迎接挑战和把握时机,将是全世界气象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