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遗产,是地球在46亿年的形成演化历程中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这份遗产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矿产资源,另一类就是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今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这个主题告诉我们: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之路,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地球资源。  相似文献   

3.
面对不断减少的地球资源,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及时的宣言,这是一个令每个地球公民都应当积极面对的沉重课题。既然是提倡珍惜地球资源,那么我们首先必须刨根问底弄清楚:消耗地球资源最大的"胃口"在哪里?如何通过  相似文献   

4.
赵凡 《国土资源》2008,(4):22-27
2008年是国际地球年。2008年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这个有纪念意义的"年"和"日",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心声:认识并且爱护地球。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发出认识地球的声音,已经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是全社会人人要参与的行动。地球科学知识,不是附加品,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研究——地球信息科学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cs)这个名词出现还不到十年时间,但是它已经在欧美国家的学术界中广泛应用,而且也被世界各国学者所承认。但是,地球信息科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尤其是理论体系更加不成熟,完全是由于生产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建设“信息社会”和实现“国家信息化”的迫切需要,要求把地理信息系统从技术上升为学科理论。目前的状况是:理论的发展赶不上技术发展的需要,而理论制约了技术的发展,所以现在客观上要求发展地球信息科学。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黄大年同志是从广西国土资系统走出去的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担任母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东北地区首位引进的"千人计划"专家。7年多来,他不计得失、只争朝夕,带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22日,是第3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在这个全人类共同的节日里,希望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希望人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资源基本国策,更好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人类依赖地球提供的一切自然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千万年来,无论是刀耕火种的蛮荒古代,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来自地球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地球的负载变得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又到了地球日,又到了我们向地球说"对不起"的时候。一年一度的地球日是人类共同的节日,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更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地球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日子。看看那步步紧逼的污染,想想那步步退后的家园,我们是否还能心安理得若无其事?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对地球做了什么?来吧,行动起来,不要迟疑。让我们把耳朵贴在泥土上,聆听一朵花绽放的声音如何牵动着大地;让我们把心交给草原,感受一棵树如何站立着成为四季。让我们迈开大步,去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起一个温暖的名字,让我们张开双臂,和全世界的雪溶为一体。让我们都来爱地球,就像爱我们自己的生命。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正山西省阳高县总面积1678.26平方公里,人口28.8万人,共设13乡镇256个行政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今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正>按语: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地球日。地球日是宣传国土和国土资源政策,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科技平台。借此平台,围绕今年的活动主题:"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青海省国土资源博物馆分别于22日、24日到城北区大堡子小学和吴仲学校开展国土资源知识科普宣传活动。此次进校园活动,展出科普挂图20张,典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遥感地学计算的方法体系,完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论,发展时空数据集成管理、高性能地学计算、时空数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月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舒德干与英国剑桥大学康威·莫里斯教授等人在早期动物起源演化研究上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中国早寒武世的文德生物及地球早期双胚层动物演化》.他们在地球动物界"仲春时代"发现的"春光虫"被认为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原始的一类真后生动物;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果,作者还提出了关于动物界起源及其早期演化的新谱系图.  相似文献   

13.
地质遗迹是地球46亿年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历史记录和自然遗产。地质遗迹是大自然中一个鲜活的生命实体,也会像人一样受伤、枯弱、毁灭……1991年,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百余位学者在《国际地球记录保护宣言》中呼吁:“地球的过去,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人类自身的历史,现在是保护我们地质遗迹的时候了”。——献给第35个世界地球日。  相似文献   

14.
<正>凡是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了,而且许多人还可能了解地层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另外,近些年来人们对"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第四纪"这样的词也比较熟悉了。但是,这些名词是如何来的,恐怕很多人只  相似文献   

15.
《地球信息科学》是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6年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自2007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它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信息网络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综合研究地球科学复杂系统的新领域。地球信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高新技术发展与交叉的必然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认知…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17.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18.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纲要(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论问题,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是:GIS没有理论,只是工具,是技术;另一种是:GIS是科学,有理论。GIS是属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就是它的理论。 在正式讨论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之前,首先要研究若干基础定义或概念。首先,什么是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cs或Geo-Information Science,简写为GISci)。它是指研究地球表层信息流的科学,或研究地球表层资源和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综合信息流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20.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17(8):1008-1008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