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看海     
<正>1.《海上丝绸之路》作者:李庆新著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5-1简介: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陶瓷之路、丝绸之路、香料之路、茶叶之路,涵盖了中国的港口史、造船史、航海史、海外贸易史、移民史、宗教史、国家关系史、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史等诸多具体内容,涉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本书详细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拓展,见证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2.
看海     
《海洋世界》2015,(2):7
<正>1.《话说中国海洋丛书:话说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作者:董志文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4-10-1简介:书中以中国秦汉时期至今日的海上贸易为主线,介绍了涵盖港口、造船、航海、移民、宗教、国家关系、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等诸多与海上贸易有关的内容,详细描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繁盛、衰落、停滞、复兴的过程。为今天专家学者研究中国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详细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3.
海上丝绸之路海啸灾害危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和贸易的通道, 也是东西方文化友谊的道路。2004年印度洋海啸对丝路沿线的多个沿海国家造成了重大破坏。因此需要对海啸发生规律和危害进行分析, 以确保海上丝绸之路上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安全。为探索和识别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啸灾害, 本文给出了历史海啸事件的特征和规律。从震源震级、震源深度和水深等震源参数中发现了一些历史海啸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本文还探讨了不同震级引起海啸的概率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啸主要发生在8个主要构造断层, 每个断层都有不同的海啸发生规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采用数值模型模拟了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潜在海啸,计算结果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潜在海啸灾害程度。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海啸灾害预警, 能够为保证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的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海洋世界》2015,(2):8-9
<正>延绵不断的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人,如果我们像"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那样来审视秦汉至宋元时期的世界历史的话,那么海上丝绸之路无疑是地球上少数几个最引人注目的人类活动之一。这条海上航线从公元前200年开始出现之后,不仅没有被无数个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所打断,而且日趋兴盛。在这一时期的地球上,很少能见到延续时间如此之长的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5.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在福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在福建张明俊(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分为陆路和海路两部分。根据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海路比陆路持续的时间更长,到达的地区更广,在历史上的影响也更大。福建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两朝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  相似文献   

6.
建设“海上山东”研讨会于今年4月在潍坊市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了与建设“海上山东”有关的重要问题。 1 关于建设“海上山东”内涵的界定和建成“海上山东”的标准问题的讨论 (1)一种观点认为,建设“海上山东”是一种目标,这里包括有三种看法:一是在今后10年、20年山东省海洋产业产值赶上1990年陆地农业产值就是建成了“海上山东”;二是山东省海洋产业产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0%,沿海城镇非农业人口占60%以上,海洋产业  相似文献   

7.
海上丝绸之路与文化传播“丝绸之路”一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丝绸之路又有海陆之分,其中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包括丝绸贸易,还包括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宗教等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滔滔珠江水,悠悠黄埔云,热血红土地,滚涌世界潮。翻看黄埔历史,掩卷让人嘘唏:扶胥之口,黄木之湾,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淌金流银!黄埔上空变幻的是那战火的硝烟和改革开放的风云!在这片不到120平方千米的红土地上,竟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黄埔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黄埔是中国惟一长盛不衰的港口:新石器时期,黄埔先民就在珠江口以江海为生;汉朝,黄埔成为中国最早进行对外贸易的商埠;隋文帝下诏修建了我国第一个海神庙:南海神庙;唐朝,黄埔是我国对外交往的几个重要港口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闭关锁国时期,更是中国惟一对外交往的窗口。在这里,最早蕴育了中华民族的海洋文明,南海神庙和外国人公墓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的历史见证。大批黄埔人南迁,飘洋过海,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为各国特别是南海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作出很大贡献,甚至黄埔的地名,也被他们借用:香港多处地名就是从黄埔复制过去的。今天,他们又是外国资本进入祖国大陆的主力军和引路人,为祖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出现的"海上丝绸之路",至2013年因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名义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起再次成为一种国家战略。在国际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形成全方位改革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标志。它既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进行曲,也是中国品牌"走出去",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序曲。对此,亟须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标识、加强推广宣传、提高品牌自觉、注意文化差异、着力协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本质上讲是中国品牌输出,确立国际地位和影响之路,同时又是引进国外品牌和产品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相似文献   

10.
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通过商业贸易将亚洲、非洲和欧洲连接起来。历史上,以平等互惠、合作共赢为其核心内涵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了更好地建设"海上丝路",法律护航必不可少。截然异同于国内法,国际法是主权国家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通过协议的方式制定并得到整个国际社会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实现"海上丝路"的战略构想必然离不开对国际法的讨论与检索。文章从《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东盟达成的诸多协定等出发,讨论了在我国所属南海海域展开海洋开发建设以及"海上丝路"建设的合法性、合理性,并探析了"海上丝路"法律机制运用的优势,旨在为"海上丝路"建设的法律保驾护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开展海上综合保障能力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海洋经济活动与海上综合保障都需要海洋科技的基础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文章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培育创新品牌等方面,深入分析发挥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支撑作用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福州,有福之州,"海上丝绸之路"上不能不提的一座城市。古代素有"榕城"美称,在唐代和五代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逐渐由陆上丝绸之路转向东南沿海,在这种形势下,福州与中原文化交流增多,为福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闽安古镇正是当年最繁荣的四大重镇之首,古港口中的军事要地,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来闽安之前,查阅了不少资料,怀着对历史的珍重与尊敬,很期待这一次能找到资料中展现的那些古朴又沧桑的历史遗迹。出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开展海上综合保障能力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海洋经济活动与海上综合保障都需要海洋科技的基础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文章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培育创新品牌等方面,深入分析发挥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支撑作用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着眼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地位,基于高程数据、历史水文气象数据等,首先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海上丝绸之路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灾害,基于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理论,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并基于地理信息平台(GIS)和历史气象水文数据和航运信息等,以大风(浪)风险为例,进行了评估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冬季,南海大部尤其是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附近的大风(浪)风险较高,而印度洋的风险则普遍在中等以下;夏季,阿拉伯海大部分海域尤其是索马里东北部海域大风(浪)风险较高,其它海域的风险则多在中等程度以下。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南海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域和战略基点,同时也作为连接我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与欧洲的桥梁,在这一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文章立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并结合南海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开发利用现状,分别从地理位置、资源保护与开发、海洋经济繁荣与发展、地区安全稳定和国家海洋战略5个方面,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南海地区的影响:1强化南海地区"桥梁与枢纽作用";2促进南海地区海洋"资源宝库"保护与开发;3推动南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与繁荣;4维护南海地区周边地区安全与稳定;5提升南海地区在国家海洋战略中的地位。南海地区必将在新时期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潮流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6.
向海而生的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鼎盛时期对海洋的渴望与探求从未间断,国富民强与海洋之旅的繁盛休戚相关。现代海洋旅游是提高国际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切入点,发展海洋旅游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合作等多重国家战略不期叠加将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深厚的历史人文交流纽带与现代旅游潮流中,深挖符合双边或多边利益的海洋旅游发展策略价值宏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正北海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陆域面积3337平方千米,人口约160万。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的城市,也是中国大西南连接东盟的最便捷的出海口。北海市面临的北部湾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中国"四大渔场"之一。北海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  相似文献   

18.
李媛 《海洋世界》2015,(2):26-31
<正>素有"狮城之国"美誉的新加坡,是汇聚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各国特色文化的地方。近年来新加坡不断建设创新,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又洋溢着朝气蓬勃的崭新面貌。新加坡的历史学家柯木林曾说过:"海上丝绸之路是一种精神,是中国向世界传递和平、和谐、友谊、共同繁荣的精神和理念。"大陆板块的巧妙组合,成就了新加坡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海洋社会经济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促进海洋空间评价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文章提出"海上虚拟人口"假说,并对其应用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海上虚拟人口"不是海上实际常住人口,而是对陆上人口数据进行插值后所形成的虚拟人口分布;某一海域的虚拟人口一般按照该海域与海岸线的距离进行插值,距海岸线近的数量多,距海岸线远的数量少;"海上虚拟人口"是海洋社会经济数据的载体之一,其数量可间接反映海洋开发利用水平和海洋社会经济状况;应用步骤包括确定海岸线形状、划分网格单元、修正原始数据和插值计算4个部分。目前"海上虚拟人口"假说及其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需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为清楚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文章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绘制出研究热点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考查当今研究热点问题。结果表明:目前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较低,且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国家战略、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文化交流、海洋经济等问题展开;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战略对接研究、跨区域的产业合作研究仍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