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坑头金矿位于贵州黔东南金矿带,前人对该金矿带石英脉型金矿进行了广泛研究,认为深部可能有蚀变岩型金矿存在,但都未证实。近期经综合研究,在坑头金矿施工钻孔发现坑头金矿的深部存在蚀变岩型矿体,含金量最高达6. 65 g/t。蚀变岩型金矿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主要载金矿物为毒砂。硅化蚀变及断层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体位于硅化蚀变发育的构造破碎带中。目前,黔东南金矿的开采目标多为300 m以浅的石英脉型金矿体,因此该发现对黔东南地区金矿深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发现对扩大我国黄金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该类型金矿虽然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但资料表明有向全国其它省区扩展之势,有可能成为我国黄金生产重要类型之一。但矿石中由于载金矿物很细,金的独立矿物更为微小(次显微金),且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具有多样性,因而给工业利用带来了困难。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不少单位从不同侧  相似文献   

3.
卡林型金矿为华南低温成矿域重要的矿产。贵州为南盘江—右江卡林型金矿聚集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我国重要的金资源产地之一, 其大地构造位处江南复合造山带西段。本文采用成矿系列理论研究方法, 深入研究典型矿床特征, 系统总结了卡林型金矿时空规律。建立了贵州卡林型金矿矿床式10个、成矿亚系列5个、成矿系列3个, 建立了基于构造蚀变体的南盘江—右江卡林型金矿多层次构造滑脱成矿系统。建立了贵州卡林型金矿综合找矿预测模型, 据此开展了区域成矿预测, 圈定找矿预测区24个, 明确贵州卡林型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排庭金矿是贵州三都——丹寨锑、汞、金成矿带上,继苗龙锑-金矿、宏发厂汞-金矿后首次发现的产于中下寒武统独立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其矿体受断裂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控制,矿床规模为中型。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于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准地台过渡带寻找寒武纪地层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矽卡岩型矿床中的伴生金是重要的金源之一,它占全国伴生金产量的44.60%。笔者通过对我省矽卡岩型矿产集中区个别矿床含金性的调查,发现其中产有大量的独立金矿体,并可构成相当规模的金矿床,其金的价值有可能超过主矿价值。本文拟从金矿的成矿特征和控矿因素方面,来阐述对该类金矿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持续不断发展的采金热,相继发现了一批大型、特大型金矿。原有岩金主要类型如太古代绿岩型金矿,长林型金矿又有新的发现,并取得重要进展。与此同时,一些新类型的岩金找矿取得了巨大突破,特别是环太平洋带的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已成为找矿热点。了解国外金矿勘探新发现及找矿趋势,对岩金地质找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南衡东县石峡金矿是60年代中期在国内最先发现的一个卡林型金矿床,从而揭开了我国寻找这一新类型金矿的序幕。近20年来,先后在贵州、广西、陕西、四川等省(区)发现和评价了若干大中型金矿床,使找金取得了重大突破。与此同时。我省却无多大进展。80年代初,高家坳金矿(中型)的发现,才开始出现了新的转机。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等方面对内华达和贵州卡林型金矿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对比,结果表明两地金矿有很多相似,也有很多差异。主要的相似性包括:两地构造背景演化均经历了早期拉张裂陷、沉积一套被动大陆边缘海相沉积地层、之后造山挤压和晚期拉张;矿体主要受富铁地层和构造控制;与金矿化相关的蚀变作用均有硫化、去碳酸盐岩化、硅化和泥化;金主要以不可见金赋存于含砷黄铁矿中;晚期雄黄、雌黄、辉锑矿、方解石等矿物以脉状充填在开放空间。重要差别体现在:矿床区域分布控制因素;绝大部分贵州金矿矿床范围内未见岩浆岩;贵州金矿特有的白云石化以及相对较弱的去碳酸盐化、硅化(似碧玉岩)和泥化;载金黄铁矿的形貌和微量元素含量;部分贵州金矿含成矿期-成矿晚期毒砂;贵州有大量晚期石英-(方解石)脉;贵州成矿流体更富集CO_2,且具有更高的温度、压力和pH值。相似性和差异性的鉴定对于卡林型金矿(尤其是贵州卡林型金矿)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指示作用。斜坡相地层是卡林型金矿最好的赋矿层位,卡林型金矿勘查中需要多关注斜坡相地层,尤其是富铁斜坡相地层。近期在贵州玄武岩分布区的区域不整合面(又称"构造蚀变体",即SBT)中,金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玄武岩富含铁,是一种潜在的卡林型金矿赋矿岩性。在贵州地区,识别茅口组和龙潭组(或峨眉山玄武岩)之间的SBT及SBT上部的构造高点对于台地相区的区域金矿勘查至关重要。识别切割泥盆纪碳酸盐岩台地的区域同沉积断裂,对于调查矿床的区域分布(尤其是盆地相中金矿的区域分布)非常关键。大量似碧玉岩露头或者石英-方解石脉表明该区发生了大量的水-岩反应,预示周围可能有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辉锑矿、雄黄、雌黄等成矿晚期矿物多以脉状充填在矿体周围的开放空间,比矿体的分布范围更广,对矿体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册亨丫他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丫他金矿区是1978年新发现的微细侵染型金矿床之一,属“断裂型”金矿,已初步确定其远景,其中一部达中型规模,是贵州找金工作一大进展。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探讨矿的成因,对寻找这类金矿,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对中楚科奇金矿的分布规律及其标型特征,区内已探明金;锡矿的潜力极大,是俄罗斯主要的金,锡矿区,近些年来还发现了金-稀有金属矿床。中楚科奇金矿床矿化可划分为4种主要建造类型:层控金-石英脉型,金-银型,金-硫化物浸染型和金-稀有金属型。本区成矿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造-岩浆活化作用。中生代地层的金矿远景与金矿床的矿化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1.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from the Lannigou and Yata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were analyz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ir trace elements(Co,Ni,Cu,Pb,Zn,Pt,etc.).The results show that quartz fluid inclusions entrapped at different ore-forming stages contain higher Co,Ni,Cu,Pb and Zn.It has been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responsible for the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are rich in Pt.From thi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basic volcanic rocks seem to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for the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相似文献   

12.
冉瑞德 《贵州地质》2005,22(1):14-21
本文以安龙戈塘金矿床为例叙述了以岩溶构造为容矿空间的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其成矿机理,简要阐述了安龙戈塘地区卡林型金矿与红土型金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地震勘探资料对黔西南中部卡林型金矿赋存层位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东吴不整合面和广西不整合面显示良好.该地区卡林型金矿主要受古隆起和冲断-褶皱构造的双重控制.根据卡林型金矿在冲断-褶皱构造中的位置,可以将其划分为2类,即断层控制型金矿和断层伴生型金矿.在断层控制型金矿床中,断层“上陡下缓”,为低角度逆冲断层,断层上盘常...  相似文献   

14.
位于右江造山带北缘的毛安、播老等地,发现了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灰岩中的卡林型金矿,丰富了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赋矿层位,本文从描述该类型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该类型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探讨其地质意义,并对下步找矿提出建议,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何融华 《福建地质》2014,(3):177-184
贞丰水银洞金矿床是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卡林型金矿床。是滇黔桂“金三角”金矿勘查区层控卡林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在概括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典型金矿点构造蚀变体作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阶段2个方面对矿床成矿规律进行探讨,初步认为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深部的隐伏岩体;矿床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期和构造-热液期2个成矿期。  相似文献   

16.
A large number of the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occur in the Longtan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The Longtan Formation contains abundant basalt, tuff and siliceous rocks. All rocks of the Long-tan Formation are enriched in gold, which were deposited in a limited platform environment in the transition zone from marine to continental. The process of sediment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the eruption of Emeishan basalt and hydrothermal deposition controlled by co-sedimentary submarine deep faults in the west, which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peculiar gold-bearing formation with coal series strata. This formation controlled the occurrence of the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In response to the remobilization of the Emei mantle plume during the Yanshanian period, As, Au and other ore-forming materials were continuously extracted by deeply circulating waters from the Emeishan basalt and coal seams, thereafter forming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s. When these elements were transported in the coal seams, large amounts of As, Au and other elements were enriched in pyrite within the coal seams, thus forming high-As coal and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the Longtan Formation coal series strata.  相似文献   

17.
水银洞金矿床是黔西南地区著名的特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对矿石品位统计分布特征的分析表明,水银洞金矿床为多次成矿作用叠加的产物.通过矿石品位进行混合总体筛分获得两个单一总体,分别对应两次成矿作用,即沉积成岩期的金预富集和构造-热液期的叠加成矿,其中后者成矿强度大但不均匀,前者成矿强度小但较均匀.对矿体自相关特征的变异函数模拟结果表明,对该矿床进行勘探时可采用沿矿体走向和倾向方向布置的矩形勘探网,提出今后矿山和外围的勘探可以使用比目前网矩更宽的网距,即75 m×190 m网距来控制矿体,这将大大降低勘探成本.矿石品位的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标高的降低,即往深部方向矿石品位的平均值和变化系数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往深部矿化强度减小,而矿化变得较均匀.结合矿区目前的勘探情况和趋势面分析结果,认为灰家堡背斜的北翼是矿区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8.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张复新  宗静婷  马秦 《矿床地质》1998,17(2):172-184
鉴于目前对沉积岩型金矿、卡林型金矿概念和类型划分存在分岐,该文在对秦岭沉积岩区浸染状金矿研究基础上,主张将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床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沉积岩型金矿床是具有广义内涵的一类金矿,包容了从沉积-轻微改造,到沉积-强烈改造的一类热液金矿;可划分四种亚类:卡林型、变质细碎屑岩型、热水沉积岩型、脉状体型。卡林型金矿床是狭义内涵的金矿类型,属于沉积岩型金矿类型中的重要亚类;在区域金成矿密集区内,可构成卡林型矿床地球化学系列。建议不要将沉积岩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相互代替使用或等同起来。秦岭沉积岩区卡林型金矿与美国卡林典型矿床有较好的类比性。矿床具有沉积-轻微改造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地震勘探资料对黔西南中部卡林型金矿赋存层位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东吴不整合面和广西不整合面显示良好。该地区卡林型金矿主要受冲断褶皱构造的控制。在地震剖面上,根据卡林型金矿在冲断褶皱构造中的位置,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即断层控制型金矿和断层伴生型金矿。在断层控制型金矿床中,断层 “上陡下缓”,为低角度逆冲断层,断层上盘常发育不对称背斜构造,断层向下在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大厂层”凝灰岩和东吴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间滑脱,金矿体产于低角度逆冲断层中,在浅部为脉状矿体,在深部渐变为缓斜穿层矿体。断层伴生型金矿床发育于由高角度断层引起的层间滑动带,呈似层状。印支晚期华南古特提斯洋的相继闭合是形成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主要冲断褶皱构造的主控因素。地震勘探资料揭示,黔西南中部还存在与已经发现卡林型金矿的冲断褶皱构造带类似的构造,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0.
李德忍 《矿物学报》1995,15(4):428-432
利用电子探针对黔南卡林型金矿床中环带状黄铁矿进行研究,把它划分成三种类型,并分别测定内外带中As、Sb、Au、Hg和Tl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绘制了以步间距1μm,横穿环带的这五种元素的X射线强度变化曲线图,图中清楚显示出环带起因于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这五种元素在微观尺度上呈正相关的振荡式变化,具有同源性。讨论黄铁矿经由胶体粒子的聚集、固结与结晶的生长演化过程,提供了低温热液可能是一种富含成矿质的多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