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寒武系油苗,气苗,沥青显示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宽勤 《贵州地质》1994,11(4):303-310
本文在查阅前人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贵州寒武系的油苗、气苗及沥青显示特征进行综述,并对油气生成、近聚、破坏、保存条件进行初步分析,指出其贵州寒武系的天然气远景区和可能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杨秀然 《贵州地质》1998,15(4):331-337
研究了贵州凯里地区多年来有关石油,天然气普查,详查,专题研究,钻井地质及地震勘探等各项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凯里地区是寻找深层天然气的勘探选区,以大山背斜构造的大坪高点为佳,目的层主要为下寒武统,下奥陶统,中下志留统翁项群,此区聚集的天然气,系石油深演化形成的油型干气;而建筑浅层油气区,以鱼洞向斜较好,目的层为下奥陶统,中下志留统,为油气并存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业已查明在海床中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由此推论地质历史上的海洋中同样存在这种水合物,且主要赋存于深海槽及其两侧地区。另外,世界上已知大油气区多与来自古地槽区的油气源有关。在四川盆地发现的巨大天然气储量难以由已知源岩提供,因此可以考虑到秦岭、龙门山在上扬子地块北缘、西缘的大陆边缘深水槽区,它们在回返造山过程中由天然气水合物的释放和迁移可能提供了大量气源。类似的地台(块)区油气勘探选区可由此借鉴。  相似文献   

4.
贵州地区油气勘探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惠明  刘诗荣 《贵州地质》2003,20(1):46-49,45
文章简单回顾了贵州40余年油气勘探历史,较客观地评价了贵州地区油气地质条件,提出了符合贵州石油地质条件的油气勘探方针,指出贵州油气勘探要想有所突破应注重研究油气成藏机制,勘探重点应放在浅层气藏成藏领域上。  相似文献   

5.
6.
氦气的天然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之  高伟  江浩  庄原 《物探与化探》2009,33(2):154-156
氦气具有的不易液化、稳定性好、扩散性强等特点,使它既能在天然气藏中富集,又能垂向运移至地表。氦有大气氦、壳源氦和幔源氦3种来源。3He主要来源于地幔;4He主要来源于地壳,通常以R/Ra来表示氦的来源。氦气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地质意义:地表氦气浓度异常有一定油气指示意义;氦气的同位素分布特征值(R/Ra)还具有指示油气构造环境、指示断裂带及旁证CO2气藏的成因等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7.
贵州西部六盘水地区天然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王国司 《贵州地质》1997,14(4):337-345
六盘水地区的13个含煤盆地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主要集于煤岩及致密砂岩之中;发育两套大的生储盖结合;而多各圈闭类型并存;保存条件较好,综合上述特征分析评价表明:亦资孔、格木底、岩脚盆地为I类天然气远景区;六枝,郎岱盆地为Ⅱ类天然气远景区;其余8个盆地为Ⅲ类天然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藏北高原地质演化及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FI技术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包裹体(FI)为研究油气地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过分析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特征、丰度、均一温度、盐度、压力和成分,可以了解油气热演化程度,为油气生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流体的来源等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在油气运移、聚集过程中,温度与成分等特征发生相应的交化,通过对不同阶段所捕获的FI的研究,可以确定油气的运移时间和深度,探明油气运移的通道和方向,评价油气资源潜力以及预测油气的勘探远景区。此外,作还用流体包裹体势图和流体包裹体地层学方法,从宏观上描述了油气的运聚方向和通道,指出了其会聚的最有利区段,为直接指导油气的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威远震旦系天然气与油气生运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威远震旦系气藏天然气组成、同位素特征、储层包裹体的对比研究,我们认为该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岩,其天然气主要是干酪根裂解气、次为油的裂解气,次为油的裂解气。威远震旦系气藏是喜山期形成的,威远的天然气无论是干酪根裂解气还是油裂解气都由北面古构造聚集的干酪根裂解气和油裂解气转移而来,威远构造之所以能形成工业聚集的重要原因就是威远构造的形成与北面古构造的消失的良好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1.
西藏东北部比如盆地中生界油气苗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如盆地位于西藏的东北部。野外石油地质考察期间,在比如盆地发现了大量的地表油气苗。油气苗均为干沥青,出露层位集中在中-上侏罗统拉贡塘组与下白垩统多尼组中,其他层位未发现油气苗。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拉贡塘组与多尼组碎屑岩骨架颗粒之间发育有油气包体与不发光沥青。从地表出露形态与特点看,干沥青主要分布于断裂带、裂缝等构造强变形的部位。与青藏高原腹地同类残留盆地对比,比如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更强烈,盆地抬升并遭受剥蚀的幅度更大。由此,提出高原找油可能面临的诸多难题,应该重点关注新生代构造与构造地貌演化对油气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沙海域西南部具有上始新统-下渐新统、上渐新统-中中新统、上中新统三套油气源岩,其有机质类型属ⅡB-Ⅲ干酪根。根据DavidA.Wood(1988)计算不同地层的777值和R0值,确定了研究区的生油门限深度,万安盆地南部为1700-3500m,曾母盆地西北部为1500-3500m,并分析了有机质成熟度的热演化史。研究区发育有三类储集层:渐新世-晚中新世砂岩、中-晚中新世台地灰岩或礁灰岩和前第三纪裂  相似文献   

13.
陈佑德 《贵州地质》2001,18(2):123-127
本文以赤水油气遥感为例,说明油气直接探测的意义,选择TM数字磁带资料作为提取油气遥感信息源的原因,经计算机图象处理,将直接提取出的遥感信息分类,排除油气遥感无用信息,保留其有用信息,图出有可能的天然气远景区,为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克斌  陈银节  孙长青 《地质通报》2009,28(11):1620-1627
油气化探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寻找油气,具有直接、快速、有效、成本低的特点,已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一定时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油气化探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其中异常的稳定性与重现性是制约油气化探推广应用的认识障碍。以河南泌阳洼陷(井楼-古城油田)和山东临邑洼陷南斜坡(临南油田)的实际地球化学测量资料为基础,通过已知油气藏上方不同期次(同年)、不同时期的油气化探异常特征的对比,从油气化探指标组合关系、结构特征、剖面显示、油气异常的平面分布等方面证实油气化探异常存在较好的稳定性,表明利用油气化探技术方法寻找油气是可行的,并进一步证实了油气化探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廖世南 《贵州地质》1998,15(2):126-127
贵州境内油气勘查历经数10年,除发现赤水气田外,其他地区尚未突破。随着新理论、新方法的引进及运用,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新的部署思路。通过近年的实践,已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贵州黄平凹陷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平凹陷上震旦统—三叠系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交互沉积,厚度达5000~6000m,曾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过程。主要有三套烃源岩,即震旦系陡山沱组黑色碳质泥页岩,为"好"烃源岩;下寒武统九门冲组炭质泥页岩和灰岩,以及下寒武统变马冲组—耙榔组泥页岩、炭质泥岩,均为"较好"烃源岩。含油气层主要为下寒武统九门冲组石灰岩、变马冲组—耙榔组砂岩、志留系翁项群二段砂岩和三段泥岩中的砂岩夹层。盖层分布广,厚度大,封盖性好。生储盖组合重复出现,油源、构造的配置关系很好,具有较好的油气保存条件。近期的浅层地震资料表明,虎庄背斜和鱼洞向斜分别可是寻找深层天然气和浅层油气的远景构造。  相似文献   

17.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勘探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建南盆地位于南海西部陆架—陆坡区,承接了南海北部陆坡和南沙海域构造域的地质特点,并受到南海西缘大断裂的控制,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研究表明,中建南盆地新生代陆相、过渡相、海相各种沉积体系发育;具备有利于烃源岩发育的沼泽、泻湖、浅湖(海)—半深湖(海)、半深湖(海)—深湖(海)环境;地温梯度中—高,有利于干酪根成熟;河流、扇体、三角洲砂体和风化基岩、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全球地球动力体系联合作用控制,以及南海海底扩张运动产生的区域性应力影响,盆地演化过程具有多旋回发育的特点,导致发育多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断裂体系和多种类型圈闭。以上各种地质要素为盆地含油气系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储存空间。同时盆地具有明显油气显示。据国内外地震勘探资料,发现在盆地西北隆起带及盆地中部、南部等多处地方都有气显示,同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吴必豪等在该区海底表层柱状样品中先后发现了碎块状沥青,断面新鲜,经荧光显微镜鉴定为油脂沥青,证明中建南盆地具有油气生成的潜力。因此,中建南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具备较高的油气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18.
贵州重要地质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贵州地质构造特征可划分出四个构造旋回期,即武陵构造旋回期、雪峰—加里东构造旋回期、海西—印支—燕山构造旋回期和喜马拉雅(新)构造旋回期,各旋回期产出不同的盆地类型,发育不同的岩浆岩组合和构造组合。反映出贵州在武陵构造旋回期、雪峰—加里东构造旋回期主要受江南造山带的发展、演化所控制,从晚古生代开始(即海西—印支—燕山构造旋回期)贵州同时受控于东南侧江南造山带和西南侧特提斯域的发展演化,使贵州在不同阶段处于不同的构造位置,而喜马拉雅(新)构造活动期更多地受西侧特提斯域的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与控制。  相似文献   

19.
钟幔 《海相油气地质》2003,8(2):102-102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领域广阔,油气分布格局具有”南油北气、浅油深气、中油古气”等特点。即盆地南半部是主油区,北半部是主气区,盆地浅部发育含油带,深部发育含气带,盆地中生界主产油,古生界主产气。该盆地是我国实现油气协调发展的理想地区。在鄂尔多斯盆地进行油气勘探,建立正确的地质思路,并根据其地质特点制订油气勘探方针、把握油气勘探方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4):F0004-F0004
<正>投稿内容应符合以下报道主题(1)对海相油气地质与勘探的方针政策、技术方法、研究方向、勘探目标的见解、建议、思考和思路;(2)海相地层区含油气远景分析、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区块的评价与优选分析;(3)海相地层区大地构造与含油气盆地的特征与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