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18年常州一次罕见持续性雾-霾天气分析
作者姓名:雷正翠  郑媛媛  刘银峰  孙康远  刘端阳  何涛  吴晶璐  周文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气象局,常州 213022;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08,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08,浙江省景宁县气象局,景宁 323500,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08,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08,江苏省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常州 213001,江苏省常州市气象局,常州 213022,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盐城 224005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大气污染专项项目(JFYS2016YFC0201903和JFYS2016YFC0203303)、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BRA201656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60041)、江苏省气象局重点项目(KZ201902)和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北极阁基金项目(BJG201703)共同资助
摘    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污染物浓度及AQI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11月24日至12月3日夜间常州持续11 d的强浓雾和严重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雾-霾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污染重。(2)中纬度地区高层持续纬向环流控制、中低层暖脊稳定存在,地面持续受均压场或弱倒槽顶部、弱冷锋前部影响,是这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重要天气条件。(3)边界层内弱辐散、负涡度及弱的下沉气流是此次雾-霾天气得以长时间维持、发展的动力因子。近地层长时间水汽饱和且维持小风速利于雾-霾的长时间维持。(4)近地面高强度的贴地逆温长时间维持和持续较低的混合层高度是此次雾-霾形成、发展和长时间维持的重要热力条件。雾比霾的平均混合层高度明显偏低且霾等级越高混合层高度越低,混合层高度的变化先于能见度变化,对雾-霾临近预警有较好的指导作用。(5)弱冷空气渗透、风速适当增加、混合层高度的先期快速下降、负净辐射曝辐量绝对值的明显增大是雾爆发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持续雾-霾  气象要素  污染物  逆温层  混合层高度  爆发性增强
收稿时间:2019-01-07
修稿时间:2019-06-05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