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91年春秋两季,在厦门的临海陆基水池中进行了两次海洋生态系围隔实验,对海水中可溶性锰与赤潮发生规律大小的关系作探索性的研究。实验时人为地引发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春)和颤藻(Oscillatoria,秋)的赤潮。实验用的厦门西海域海水,其可溶性锰含量在3~4μg/dm3的水平时,就足够藻类形成赤潮的增殖需求。若含量升高,在低于80μg/dm3情况下,过量的可溶性锰不影响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但处于mg/dm3含量水平的可溶性锰,会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浮游植物的数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