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楼兰)地区1260~1450 A.D.期间的绿洲环境和人类活动 |
| |
引用本文: | 李康康, 秦小光, 张磊, 顾兆炎, 许冰, 穆桂金, 林永崇, 魏东, 王春雪, 吴勇, 田小红, 吕厚远, 吴乃琴, 贾红娟, 焦迎新. 罗布泊(楼兰)地区1260~1450 A.D.期间的绿洲环境和人类活动[J]. 第四纪研究, 2018, 38(3): 720-731.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18.03.17 |
| |
作者姓名: | 李康康 秦小光 张磊 顾兆炎 许冰 穆桂金 林永崇 魏东 王春雪 吴勇 田小红 吕厚远 吴乃琴 贾红娟 焦迎新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4.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12; 5.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6. 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7. 若羌县文物局, 新疆 若羌 841800 |
| |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批准号:2014FY2105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72187)共同资助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data.geophy.cn/dzdqs-data/qs/2018/3/PIC/dsjyj-38-3-720-1.jpg)
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周缘绿洲演化和人类活动与气候控制的水文条件变化密切相关。罗布泊西岸地区是古塔里木河尾闾三角洲区,曾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和著名的楼兰古国所在地,而如今却变为不毛之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剧烈变化,使罗布泊地区成为研究干旱区人类活动-气候-水文三者之间相互关系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文章对楼兰地区大量自然植物遗存和古代人类活动遗址进行系统的AMS 14C年代学分析,结合塔里木盆地人类活动历史记录和已有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对其所指示的古绿洲环境格局和人类活动进行初步研究。![](https://cache.aipub.cn/images/data.geophy.cn/dzdqs-data/qs/2018/3/PIC/dsjyj-38-3-720-2.jpg) 结果表明,1260~1450 cal.A.D.是罗布泊地区自古楼兰之后的又一次绿洲湿润期,在罗布泊西岸三角洲区生长大量的植被,对应中世纪暖期向小冰期转变的过渡阶段。14C年龄的统计结果显示湿润期内存在多次洪水事件,表现为多次洪水期与枯水期脉冲式交替出现。同时多处古代遗址的14C年代结果显示元明时期楼兰地区再次出现人类居住,并修建引水渠、灌溉耕地。气候变化导致区域性水文条件变好应该是驱动元明时期人类再次定居楼兰地区的主要因素。
![](https://cache.aipub.cn/images/data.geophy.cn/dzdqs-data/qs/2018/3/PIC/dsjyj-38-3-720-3.jpg)
|
关 键 词: | 罗布泊 楼兰 AMS 14C 元明绿洲期 人类活动 |
收稿时间: | 2017-12-13 |
修稿时间: | 2018-03-05 |
|
|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