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陆内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构造——胶东地区研究实例
引用本文:吕古贤, 焦建刚, 张宝林, 吕承训, 王宗秀, 王红才, 王翠芝. 2023. 陆内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构造——胶东地区研究实例. 地质通报, 42(4): 489-509. doi: 10.12097/j.issn.1671-2552.2023.04.001
作者姓名:吕古贤  焦建刚  张宝林  吕承训  王宗秀  王红才  王翠芝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5.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7; 6.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胶西北金矿床流体地质地球化学与构造成矿研究》(批准号: 40972016)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项目《莱州—招远地区构造岩相体系演化与成矿规律研究》(编号: 鲁地调合[2012]33号)
摘    要:
在胶东地区金矿矿田构造研究的基础上, 把岩浆核杂岩和拆离构造联系起来, 提出陆内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构造的新模式, 并认为中生代该区不发育变质核杂岩构造。经过10多年的构造变形蚀变岩相填图、岩浆岩结构构造填图和古地磁研究、运动学测量, 结合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发现, 胶东地区典型的玲珑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构造显示出长垣状、拱曲形态的穹窿, 表现为: ①穹窿核部由多期和多构造性质的花岗质杂岩组成; ②花岗杂岩体被断层圈闭, 这些中低角度铲状形态的拆离带剪切断裂, 其宽大的破碎岩带显示了韧-脆性变形叠加, 发生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矿化作用; ③拆离断层上盘岩石围绕岩浆核分布, 由基底变质岩和中生代沉积岩组成, 呈滑脱凹陷状态。
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构造是符合东亚陆内构造岩浆活化背景的一个新模式。通过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构造研究, 提出岩浆隆起和拉分盆地属于同一构造系统, 挤压构造岩浆隆起和引张拆离凹陷带是应力场转化过程的产物, 而拆离铲式断裂和脆-韧性叠加的构造岩带是成矿预测的目标, 并把区域成岩成矿规律作为直接观测和勘查的标志, 在区域地质成矿规律研究、地质调查、成矿预测等方面具有广泛推广价值和示范引导意义。


关 键 词:岩浆核杂岩   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构造   花岗岩结晶构造   拆离铲式断裂带   脆-韧性叠加   胶东地区
收稿时间:2023-01-09
修稿时间:2023-03-2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