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及生长过程
作者姓名:张海生  韩正兵  雷吉江  赵军  于培松  胡佶  卢冰  Pulyaeva  I.A.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1076072,40676025)
摘    要:正确判断富钴结壳生长年代及过程有助于研究结壳形成地质历史和重建古海洋环境.利用生物地层学方法(生物遗留印痕)对太平洋不同海山结壳样品进行生长时代和阶段研究,发现麦哲伦海山CM3D06结壳和中太平洋海山CB14结壳最初形成年代和富集特征差异显著: 前者为白垩纪(或更古老)、晚古新世-早始新世、中-晚始新世、中-晚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等5个阶段;后者为晚古新世-早始新世、中-晚始新世、中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等4个阶段.两座海山结壳层内部超微化石组合具有极强的区域性特征,反映了大洋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结壳层间的不整合和结构构造的变化指示在渐新世其生长存在间断期,与成矿作用的间断有关. 

关 键 词:富钴结壳   钙质超微化石   生物地层学   地质年代   太平洋海山   地球化学
收稿时间:2013-09-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