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主义下的中国区域治理模式重构——珠三角城际铁路的实证 |
| |
作者姓名: | 张衔春 栾晓帆 李志刚 |
| |
作者单位: | 1.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中国香港 999077;2.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43007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5011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67) |
| |
摘 要: | 中国的区域治理模式长期以来呈现出阶段性演化的特征。特别是近些年,传统省-市分层设权的权力组织关系被动态的、反复连续性的博弈所取代。本研究借助政治经济学与人文地理学关于“国家空间再中心化”及组织社会学者的“行政发包制”理论,立足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即“珠三角城际铁路网”展开实证,系统分析其规划、建设及运营过程。并聚焦其中的事权与财权动态演变过程,解析省政府的角色定位和省市关系的演变等两大关键问题,揭示中国城市区域治理重构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一方面,省政府的角色定位由“分包商”和“协调者”逐渐转变为协调与发展并重的新角色定位;同时,省市关系由结构化的“行政发包”转化为多轮协商的动态博弈连续体。
|
关 键 词: | 城市区域主义 区域治理 珠三角 国家空间 城际铁路 |
收稿时间: | 2019-03-22 |
修稿时间: | 2019-04-25 |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