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金铜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作者姓名:王瑞廷  冀月飞  成欢  刘凯  张启  李弦  任涛
作者单位:1.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2.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3.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陕西 西安 7100544.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5.商洛西北有色七一三总队有限公司,陕西 商洛 726000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矿集区矿产调查和深部找矿预测”(DD20190570-2020-05)
摘    要: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地质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矿床(点)成群成带分布,成矿条件良好。在长期找矿实践、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解剖的基础上,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矿主要受EW向断裂或EW向韧-脆性剪切带与NE向张扭性叠加构造控制,寒武系水沟口组、泥盆系星红铺组与大枫沟组是金的赋矿地层。金矿体呈近EW向大致等间距展布,单个矿体在延伸方向呈透镜状、哑铃状、囊状等,具尖灭再现特征,构造叠加部位矿体厚大、品位较高。区内金矿床类型多为中-低温热液型、远成低温热液型,成矿时代为印支—燕山期。夏家店等已知金矿床深部及外围、区域断裂旁侧次级近EW向与NNE向断裂交汇部位、构造转折端、构造虚脱部位等是寻找金矿的有利靶区。铜矿分布于山阳—凤镇大断裂两侧,成矿类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构造热液改造型、隐爆角砾岩型次之。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受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控制,赋存于燕山期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内;矿体产状多受岩体与围岩接触面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及其与围岩的接触部位、东西向三级断裂带附近是寻找铜(钼)矿的首选靶区。本次研究建立了柞水—山阳矿集区金铜矿床区域成矿模式,总结了找矿标志,通过成矿规律、成矿作用及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特征系统分析,认为区内找矿潜力巨大,并提出了3片金铜(钼)成矿远景区,指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关 键 词:柞水—山阳矿集区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找矿标志  夏家店金矿  池沟铜(钼)矿  
收稿时间:2021-06-28
修稿时间:2021-10-31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