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湘鄂西褶皱带中-新生代剥蚀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作者姓名:邹耀遥  张树林  沈传波  张先平  李志强  杨超群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16CFA05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3-007HZ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2016070204010145
摘    要:恢复湘鄂西褶皱带中-新生代以来的剥蚀历史, 探讨其变形的时空格架, 对于研究陆内褶皱造山以及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该地区磷灰石样品进行裂变径迹年龄测定与热史模拟, 对中-新生代的剥蚀厚度和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湘鄂西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年龄为71~100 Ma, 与川东隔挡式褶皱带中的磷灰石样品年龄进行对比, 具有由SE到NW向递进变新的趋势; 中新生代以来的热史呈现出"三段式"的特征, 这3个阶段的转折时期为115~90 Ma和35~20 Ma, 分别对应了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挤压造山到晚白垩世伸展成盆再到新生代整体抬升的构造转换; 燕山期为湘鄂西褶皱带的主变形期, 变形时序呈现出由SE到NW向递进变新的趋势, 剥蚀程度呈现出由SE到NW向变弱的趋势.这些认识为燕山期湘鄂西-川东褶皱带陆内递进变形的形成演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关 键 词:湘鄂西褶皱带   中-新生代   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史模拟   剥蚀特征   石油地质
收稿时间:2018-03-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