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合肥地区沙尘暴降尘过程的大气细粒子谱观测研究
引用本文:王杰, 刘建国, 陆亦怀, 桂华侨, 伍德侠, 程寅. 合肥地区沙尘暴降尘过程的大气细粒子谱观测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5): 1168-1173, doi: 10.3969/j.issn.0001-5733.2011.05.004
作者姓名:王杰  刘建国  陆亦怀  桂华侨  伍德侠  程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1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摘    要:2010年3月20日至3月28日,利用大气细粒子谱分析仪对合肥地区大气细粒子谱进行连续在线观测.观测过程涵盖整个沙尘暴降尘期、间歇性降雨期及晴好天气粒子浓度增长期.颗粒物数浓度分析表明,沙尘暴降尘期内核模态(Nucleation mode, 5~20 nm)、爱根核模态(Aitken mode, 20~100 nm)和积聚模态(Accumulation mode, 100~1000 nm)粒子浓度分别为898 cm-3、3424 cm-3、1587 cm-3,并未明显高于间歇性降雨期(粒子浓度分别为255 cm-3、1509 cm-3、1213 cm-3)和晴好天气粒子浓度增长期(粒子浓度分别为706 cm-3、4891 cm-3、2468 cm-3);沙尘暴降尘期粗粒子模态(Coarse mode, 1~10 μm) 粒子值达到 48 cm-3,浓度远高于其他观测期.粒谱分析表明:合肥地区大气细粒子谱呈典型双峰结构,第一峰值出现在10~20 nm之间,第二峰值出现在100 nm左右,而且不同天气条件下细粒子谱峰值位置略有不同;沙尘暴降尘期,粒径10 nm以下和400 nm以上粒子浓度值高于间歇性降雨期和晴好天气粒子浓度增长期,而并非只有粗粒子模态粒子浓度高于其他时段.

关 键 词:沙尘暴   降尘期   合肥地区   大气细粒子谱
收稿时间:2010-05-05
修稿时间:2010-09-03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