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型花岗岩类研究综述 |
| |
引用本文: | 张旗, 翟明国, 魏春景, 焦守涛, 周李岗, 黄广宇, 陈万峰, 汤军, 刘睿, 原杰, 王振, 王跃, 袁方林. 2024: 下地壳填图理论与方法. 地质通报, 43(10): 1673-1688. DOI: 10.12097/gbc.2023.01.030 |
| |
作者姓名: | 张旗 翟明国 魏春景 焦守涛 周李岗 黄广宇 陈万峰 汤军 刘睿 原杰 王振 王跃 袁方林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2.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3.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100871;4.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北京 100055;5.自然资源部地质信息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 100055;6.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7.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100;8.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 淄博 255000;9.邢台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北 邢台 054001;1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
| |
基金项目: | 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开放课题《下地壳底部填图理论与方法探索》(编号:Sinoprobe Lab 20221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地球科学数据集成与服务》(编号:DD20221785)、邢台学院《邢台天梯山溶洞碳酸盐同位素记录的第四纪季风信息研究》(编号:XTXYYB202210) |
| |
摘 要: |
一个地区某个时段的下地壳是什么情况,很难了解清楚,究其原因是没有有效的方法手段。最近对花岗岩起源的研究表明,花岗岩来源于下地壳变质岩的部分熔融,与熔融残留相处于平衡,因此,可以根据地表花岗岩的特征反演下地壳变质岩的特征。变质岩研究的进展表明,可以根据不同温压条件构建不同组成变质岩的视剖面图,据此推测发生部分熔融时形成的熔体性质。 这2个方面结合起来,即构成下地壳填图的理论基础,据此了解下地壳底部的情况,下地壳填图方法也由此而来。本文探讨了下地壳填图的方法,讨论目前下地壳地质图可能表达的图面内容,并着重讨论花岗岩可以给出的下地壳信息,提出对待争论问题的处理原则;讨论在没有花岗岩出露的情况下如何填图的问题,以及沉积、地层、古生物、矿产、构造等可能提供的下地壳信息,重点推荐镜质组反射率方法。此外,基于下地壳填图的意义及其局限性,以山西省早白垩世下地壳地质图作为实例,探讨了下地壳填图的作用和意义。
|
关 键 词: | 下地壳地质图 填图方法 花岗岩 镜质组反射率 |
收稿时间: | 2023-01-29 |
修稿时间: | 2023-11-28 |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