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RTM DEM的地形起伏度对天水市黄土滑坡的影响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宿星 魏万鸿 郭万钦 王思源 王国亚 吴玮江 叶伟林 |
| |
作者单位: |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2.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00;3. 中国科学院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甘肃省青年基金 |
| |
摘 要: | 以天水市辖区30 m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中邻域统计分析法,依次选取2×2、3×3、4×4、…、28×28、29×29、30×30共29个矩形邻域分析窗口,运用均值变点分析法进行最佳计算单元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2×12的网格大小(12.96×104 m2)为曲线突变的拐点,作为曲线由陡变缓的阈值,确定12×12的网格大小(12.96×104 m2)为研究区地形起伏度计算的最佳单元,生成研究区地形起伏度分级图。进而采用确定性系数法(CF)、证据权法、信息量法和条件概率法对研究区发育的黄土滑坡灾害与地形起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地形起伏度影响因子层中地形起伏度60~120 m的分级因子层为黄土滑坡灾害的易发因子层,而其中60~90 m区间的值最大,为黄土滑坡灾害的优势因子区间,对滑坡的响应最敏感。
|
关 键 词: | 黄土滑坡 地形起伏度 确定性系数法 证据权法 信息量法 条件概率法 天水市 |
收稿时间: | 2017-01-15 |
修稿时间: | 2017-03-18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冰川冻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冰川冻土》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