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重力场恢复中的位旋转效应

程芦颖, 许厚泽. 地球重力场恢复中的位旋转效应[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1): 93-98,
引用本文: 程芦颖, 许厚泽. 地球重力场恢复中的位旋转效应[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1): 93-98,
CHENG Lu-Ying, XSU Hou-Ze. The rotation of the gravity potential on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recovery[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6, 49(1): 93-98,
Citation: CHENG Lu-Ying, XSU Hou-Ze. The rotation of the gravity potential on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recovery[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6, 49(1): 93-98,

地球重力场恢复中的位旋转效应

The rotation of the gravity potential on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recovery

  • 分析了地球自转引起的位旋转效应公式中采用近似速度的影响. 对一组GFZ的快速科学轨道、一组TUM的约化动力法轨道以及一组GFZ的事后科学轨道,计算了星历提供的速度与只有地球引力场对卫星产生作用时的卫星速度的差值,其中参考重力场模型分别采用EGM96、EIGEN2和EIGEN_CG01C. 通过比较得出:轨道数据与EIGEN2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自恰性优于EGM96和EIGEN_CG01C地球重力场模型. 速度差各分量的变化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且与卫星轨道的运行周期相吻合. 当要求在卫星轨迹处获得1m2/s2精度的扰动位时,也即要求位旋转效应公式中卫星速度的近似精度小于2mm/s时,GFZ的快速科学轨道、TUM的约化动力法轨道只需要剔除那些速度精度不满足要求的卫星轨迹点;当要求在卫星轨迹处获得0.5m2/s2精度的扰动位时,应当重新估算上述轨道的速度信息,或采用精度更高的GFZ事后科学轨道.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PDF下载数: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04-12-31
修回日期:  2005-09-20
上线日期:  2006-02-2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