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脊山混杂带东段峡门早奥陶世埃达克岩的确认及地质意义 |
| |
引用本文: | 张新远, 李五福, 刘建栋, 欧阳光文, 王春涛. 2020. 拉脊山混杂带东段峡门早奥陶世埃达克岩的确认及地质意义. 西北地质, 53(2): 42-59. doi: 10.19751/j.cnki.61-1149/p.2020.02.003 |
| |
作者姓名: | 张新远 李五福 刘建栋 欧阳光文 王春涛 |
| |
作者单位: | 1. 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青海 西宁 810012;;; 2.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青海 西宁 810012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青海省民和西沟地区1∶5万三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12120114041301);“青海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12120114079701)。 |
| |
摘 要: | 拉脊山混杂带东段峡门地区侵入岩可进一步解体为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英云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80.7±1.9)Ma(MSWD=0.80),代表岩体侵位时代为早奥陶世。主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具高硅(SiO2=59.10%~63.45%)、高铝(Al2O3=15.40%~16.19%)、富钠贫钾(Na2O/K2O=1.41~2.03)的特征,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呈轻稀土富集(ΣLREE=148.22×10-6~173.46×10-6)、重稀土亏损(ΣHREE=10.04×10-6~14.40×10-6)的右倾型曲线,显示轻微Eu负异常(δEu=0.92~0.96)。岩石明显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同时形成Ta、P、Ti均亏损的"TNT"谷,显示出弧花岗岩特征。岩石具高Sr(591.9×10-6~922.9×10-6)、低Y(12.44×10-6~18.79×10-6)和低Yb(1.24×10-6~1.90×10-6)特点,具有较高的Sr/Y(34.85~55.76)值,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结合区域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峡门早奥陶世埃达克岩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楔诱发下地壳富含角闪岩相的基性玄武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于俯冲、消减作用下的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说明该时期拉脊山洋盆在峡门地区已处于板块碰撞前期阶段。
|
关 键 词: |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早奥陶世 埃达克岩 拉脊山混杂带 峡门地区 |
收稿时间: | 2019-08-05 |
修稿时间: | 2019-12-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