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区叠溪松坪沟景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 |
| |
引用本文: | 穆成林, 习朝辉, 裴向军, 崔圣华. 强震区叠溪松坪沟景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 32(3): 124-130. do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1.03-16 |
| |
作者姓名: | 穆成林 习朝辉 裴向军 崔圣华 |
| |
作者单位: | 1.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6;; 2.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00;; 3.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229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000) |
| |
摘 要: | 以强震区叠溪松坪沟景区为研究范围区,通过多元信息手段调查,共发现地质灾害107处,其中崩塌82处,滑坡25处。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的影响因素包括:原始坡度、高程、坡体结构、水系距离及断裂带距离等。 灾害发育分布在坡度30°~50°数量多且规模大;高程2200~3400 m灾害发育数量多,尤其是高程2600~3000 m占总量的42.5%,规模则在高程为3400~3600 m较大;斜向坡体发育地质灾害数量及规模均较大,其次为顺向坡和反倾坡;水系对灾害一般最大影响距离为4.0 km,其中0~1.0 km范围内灾害发育,且规模较大;地质灾害沿地震断裂带呈次“串珠状”分布,0~2.0 km范围内最为显著发育,且符合一定的拟合规律。通过统计归纳分析,厘定了强震区叠溪松坪沟景区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的总结了其分布规律,为研究区内的基础建设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
关 键 词: | 强震区 松坪沟景区 地质灾害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
收稿时间: | 2020-10-30 |
修稿时间: | 2020-12-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