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矿十年来勘查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十个方面新进展新趋势 |
| |
引用本文: | 王登红, 代鸿章, 刘善宝, 李建康, 王成辉, 娄德波, 杨岳清, 李鹏. 2022. 中国锂矿十年来勘查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十个方面新进展新趋势. 地质力学学报, 28(5): 743-764.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2811 |
| |
作者姓名: | 王登红 代鸿章 刘善宝 李建康 王成辉 娄德波 杨岳清 李鹏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2. 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2021YFC290190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95, DD20190379, DD20160346)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zgdzdcqkw-data.xml-journal.net/zgdzdcqkw-data/dzlxxb/2022/5/PIC/2022-05-02-1.jpg)
中国锂矿资源丰富,其中盐湖锂矿虽然储量巨大,但开发利用技术尚待发展,目前开发的主要是硬岩型锂矿。硬岩型锂矿以伟晶岩型为主,集中分布在新疆和四川等地;成矿时代以中生代最为重要;成矿背景以强烈造山运动之后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最为有利。![](https://cache.aipub.cn/images/zgdzdcqkw-data.xml-journal.net/zgdzdcqkw-data/dzlxxb/2022/5/PIC/2022-05-02-2.jpg) 经过十年来的勘查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国锂矿的类型已不再单一,卤水型从地表卤水扩展到浅部卤水与深部卤水并重,硬岩型从花岗伟晶岩型一枝独秀到蚀变花岗岩型、伟晶岩型、角砾岩筒型、沉积型等多种类型并重;成矿时代从中新生代拓展到古生代等多个期次;成矿区带从12个增加到16个,并在川西的甲基卡、可尔因及新疆的大红柳滩、砂锂沟等地探获了一批新的矿产地,新的资源格局正在形成;找矿方法与勘查技术也从单一的地表踏勘填图发展到遥感定区(远景区)—地质定型(类型)—化探定性(矿种)—物探定位(孔位)—钻探定量(资源量)及生物找矿、深穿透深部探矿等新技术新方法成体系化的新时代。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于锂资源的刚性需求,建议加强对以锂云母为主要工业矿物的新类型锂资源及以含锂黏土为主的沉积型锂资源的调查研究与开发利用;除了中生代之外,加强对古生代乃至前寒武纪锂矿的研究与找矿;加强阿尔金、喜马拉雅、冈底斯、大兴安岭西坡等新的锂矿成矿区带的勘查力度;加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锂资源动态管理的新机制研究;加强对锂同位素作为可控核聚变原材料的超前研究与资源储备,为开发高端矿业作出示范和引领。
![](https://cache.aipub.cn/images/zgdzdcqkw-data.xml-journal.net/zgdzdcqkw-data/dzlxxb/2022/5/PIC/2022-05-02-3.jpg)
|
关 键 词: | 锂矿 找矿勘查 理论研究 新进展 新趋势 |
收稿时间: | 2022-05-14 |
修稿时间: | 2022-06-28 |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力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力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