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沙群岛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输运趋势 |
| |
引用本文: | 陈俊锦, 张经纬, 刘时桥, 陈万利, 秦永鹏, 吴时国. 南海中沙群岛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输运趋势[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2, 42(2): 15-27.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1090901 |
| |
作者姓名: | 陈俊锦 张经纬 刘时桥 陈万利 秦永鹏 吴时国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三亚 572000;;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海口 571127;; 4.海南省海洋地质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海口 57112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基金项目“南沙海区减薄陆壳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及特色深水油气系统”(U170124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海南中沙群岛海域海洋区域地质调查”(DD20191027); |
| |
摘 要: | 对南海中沙群岛海域23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以探讨研究区沉积物来源、沉积环境和输运趋势。根据Folk沉积物命名法,将研究区沉积物划分为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质泥、粉砂和泥等6种类型,以砂质泥和泥为主,粒径较粗、分选较好的沉积物主要分布在中沙台地海域。通过对组分含量、粒度参数和水深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考虑沉积物来源和海底地形地貌的影响,将研究区划分为5类沉积区:台地区、台地阶地区、台地周缘斜坡区、海槽海岭区和深海盆地区。 结合沉积环境分区进行了粒径趋势分析,研究显示,沉积物主要以中沙台地和西沙隆起海域为中心向周缘输运,在中沙海槽海域形成汇聚区。研究区沉积物输运格局主要受季风、海流、潮汐和波浪等因素的共同控制,与沉积物来源、海底地形地貌和实测水动力条件相吻合。
|
关 键 词: | 表层沉积物 粒度特征 输运趋势 中沙群岛海域 |
收稿时间: | 2021-09-09 |
修稿时间: | 2021-09-23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