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洼槽结构特征及与烃源岩的响应 |
| |
引用本文: | 孙永河1 隋立伟1 付晓飞1 申家年1 康琳1 孙庆华2.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洼槽结构特征及与烃源岩的响应[J]. 地质科学, 2011, 46(04): 919-928. |
| |
作者姓名: | 孙永河1 隋立伟1 付晓飞1 申家年1 康琳1 孙庆华2 |
| |
作者单位: | 1.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8;; 2. 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第四大队 黑龙江大庆 163453 |
| |
摘 要: | 海塔盆地主要发育南二段和南三段烃源岩,二者在沉积特征和结构特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搞清这两套烃源岩的形成背景及控藏作用,从盆地构造演化角度出发分析不同时期洼槽的结构特征,进而分析洼槽与烃源岩的关系。研究表明,南二段和南三段烃源岩分别形成于被动裂陷盆地和主动裂陷盆地时期,这两个时期形成的洼槽其结构分别为“泛盆”结构和多个半地堑构成的“复式小型断陷湖盆群”结构。两期不同结构的洼槽均控制了各自烃源岩层的分布及地层结构特征,从而决定了油气近源聚集且分别为短距离侧向运移和短距离垂向运移的规律。南二段烃源岩对已发现油气的贡献要好于南三段烃源岩。
|
关 键 词: | 被动裂陷盆地 主动裂陷盆地 洼槽结构 烃源岩 海塔盆地 |
收稿时间: | 2011-06-01 |
修稿时间: | 2011-08-25 |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