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西藏嘎拉勒夕卡岩型铜金矿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汪 傲1, 赵元艺2, 许 虹1, 卢 伟1, 郭 硕1. 西藏嘎拉勒夕卡岩型铜金矿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4, 33(07): 1008-1014.
作者姓名:汪傲1   赵元艺2   许虹1   卢伟1   郭硕1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摘    要:西藏嘎拉勒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中铜的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金的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选取矿床夕卡岩中保存极好的白云母,测得40Ar-39Ar年龄为91.48Ma±0.68Ma,代表矿床成矿年龄,表明矿床为燕山运动晚期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在拉萨地块中北部,成矿年龄约为90Ma的夕卡岩型—斑岩型矿床集中分布在措勤—申扎岩浆弧上;在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后,狮泉河—永珠—纳木错—嘉黎蛇绿混杂带(Slainajap带)上的弧后盆地和弧间盆地演化成了一系列小洋盆,这些小洋盆的演化与中拉萨地块北部成矿年龄约为90Ma的夕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有更直接的关系。今后宜加大在措勤—申扎岩浆弧上寻找成矿年龄约为90Ma的夕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力度。

关 键 词:40Ar-39Ar年龄   夕卡岩—斑岩型矿床   措勤—申扎岩浆弧   拉萨地块中北部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