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米”字形高铁网构建对可达性及城市空间格局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孟德友 魏凌 樊新生 高超 |
| |
作者单位: |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2.唐山师范学院资源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178、41471117)、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资助计划(hncjzfdxqnbjrc2016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602234,2017T100530)资助 |
| |
摘 要: | ![]() 从可达性的视角采用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日常可达性等指标对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构建对各地市省内和省际可达性及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① “米”字形高速铁路网有助于各地市省内和省际可达性水平提升,郑州的极化与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边界城市的交通边缘化状况明显改善,“米”字形城镇发展轴带正在形成;② 各地市省内和省际经济潜力大幅度提升,位置居中的高铁沿线城市省内区位优势显著,边界高铁沿线城市在省际联系中的门户区位优势显现;③ 以郑州中心的0.5 h核心圈、1 h紧密圈正在形成,“同城效应”显现,各地市省际2 h交流圈大幅度拓展,以郑州为中心的1.5 h省际合作圈即将形成。高铁网的构建将成为河南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推动因素和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支撑条件。
|
关 键 词: | 高速铁路 城市空间格局 可达性 河南省 |
收稿时间: | 2016-08-12 |
修稿时间: | 2016-12-0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下载全文 |
|